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话视角下的文学著译关系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视角 对话 关系 文学

摘要:在文学作品面世和传世的过程中,著者和译者分别担任了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重要角色。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文本,其创作却诞生于极为不同的背景和心理过程。原作的产出过程是从无到有,而译作的出现则是由译者将这个过程置换到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当中。文章通过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试图阐释清楚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的译著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争执与对话,从客观上实现共同体验并催生出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关系

1. 引言

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传世除了因其本身文学的特质,亦因为经过卓越的翻译之后跨越了语言障碍,从而使得异域读者也享有了这种财富。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是一项既重要又光荣的事业。(任吉生,2009)在文学作品面世和传世的过程中,著者和译者分别担任了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重要角色。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文本,其创作过程却经历了极为不同的认知与体验。著者对于作品的产出过程是从无到有,而译者是将这个过程置换到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当中。

近一个世纪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翻译家和众多翻译工作者沿着严复、林纾、鲁迅、瞿秋白等先驱者开创的道路,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在文学翻译这片园地上辛劳地耕耘。由于他们学识渊博,中外文功底深厚,加之孜孜矻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译文既忠实了原著又保持了原作风格,堪称译作精品。

文学与翻译历来都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不难发现许多蜚声文坛的作家也是译著丰厚的翻译家。比如鲁迅先生的创作与翻译这两种工作之间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创作《呐喊》各篇小说的同时,他也在翻译小说。翻译占据了鲁迅整个文学活动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翻译工作非但创作的附属物,而是和创作一样非常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段。可以说他是一边从事翻译,一边从事创作的。两种工作同时进行又相互交错。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到自己写的《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可见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个作家。(孙郁,2004)

翻译活动本身仅涉及文本就存在着诸多因素:著者、译者、原文、译文、改写者、复译者、复译文等等。本文中的“译者”既包括专门从事文学翻译的工作者,亦指鲁迅这样身兼多职者的译者身份,通过考察翻译过程中著与译的主体间性关系,旨在确证二者的对话特征。

2. 著与译

翻译活动中的众多因素构成了诸多矛盾,因而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中。翻译理论界开始对此产生质疑,并力图消解这种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探寻两难困境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蔡新乐,2005)

著与译的关系始终是翻译理论界常说常新的话题。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翻译史上不乏对二者的隐喻形容:主与仆、男与女、显与隐、原文与背叛等等。难道译者仅仅是一位事后的叙述者,即作者的奴隶吗?译著应该有怎样独特的文学表现力?假如没有译者我们会是什么?或许身处各种语言的变乱之中,我们只能是自己历史的反刍者。(宁大德,2008)如前所述,著译关系或者像鲁迅一样集中体现在某个个体,更多时候是在多个个体中体现:著者、改写者、译者、复译者。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三十多年前就曾指出,“翻译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The real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are not technical, they are human.)(Nida, 1969)。对译者的形容在不同的翻译研究中呈现出各不一样的比喻:赞誉之辞包括“译文的主宰”、“艺术之天才”、“语言的大师”、“人民的先知”,甚至有“圣人”、“法师”之喻;其他形象的比喻亦有:仆人、桥梁、专家、杂家、协调人、交际者、背叛者、媒婆等不一而足。

如此种种都表现出人们对译者身份与地位的关注。深切的关心和关注或许正是针对了弱者,这凸现出翻译主体的研究同样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化转向”的兴起,译者不再被认为比原文作者次要,而认为译者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译作是原作在后世的延续。深化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趋势日见突显。

3. 翻译的主体(Subjectivity)与主体间性

在哲学中,主体指具有主观经验的存在或与其他实体(或客体)的关系。主体性指人的个体属性一一使之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它也指基于个人观点、情感和知识的解释或在艺术表达中集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反应。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展开了大量的探讨。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體;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这四个答案看上去是不一样的,显得有些混乱。(许钧,2003) 如果从翻译要素的构成上来加以判断,谢天振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文学史应该包括这样三个基本要素:作家(翻译家和原作家)、作品(译作)和事件(不仅是文学翻译事件,还有翻译文学作品在译入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的事件)(谢天振,1998);王向远认为,一般的文学史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即:时代一作家—作品一读者,而翻译文学史的内容要素则为六个,即:时代环境—作家一作品—翻译家—译本一读者(王向远,2001)。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依其上下文关系可理解为主体间性、主观际性、主体通性、共(多)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当代美国学者弗莱德R·多迈尔断言:今日之主体性哲学已近黄昏。“主体间性”是针对传统哲学中“主体性”这一概念所导致的困惑与局限提出来的。

分析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性,主要是着眼于主体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功能,是在主客体对立范畴中去定义主体性和探索如何实现主体性。它强调个体、偶然、感性,批评历史必然这种本质论。但是,仅仅从主客体对立范畴去探讨何为主体,会产生一种局限,或者会给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宇宙间和人间真有一种完整的、统一的、具有纯粹本质的主体。而事实上,处于人类社会中的主体都是不完整的,常常是分裂和破碎的。这是因为人都生活在各种关系中,被这些关系所割切、所异化。这种非完整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关系特性,即主体之间互相限制、互相作用的特性,即为“主体间性”。(刘再复,杨春时,2002)拉康在关于能指链和无意识的阐述中提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界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所以主体间性可以定义为主体存在的关系特性,也就是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特性。“他者”包含着限定主体的关系特性。正如拉康对黑格尔德《精神现象学》中的“奴隶和主人”进行的重新描述,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

作为建构文学翻译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代表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译者(阐释者)主体与语言文本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逐渐跨越了传统意义上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阐释与被阐释的二元对立关系,成为当今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李明,2006)与主体性的概念相对应,主体间性以语言的存在方式进入交流而建构起来,交流乃是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即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以交往为纽带、为核心的主体间性把传统认识论中的单一性主客体关系带到广义的认识论中来,展示出代表共主体性与互主体性特点的“主体——主体”结构。双主体或多主体结构无疑是平等的,便于沟通和交流的。从翻译过程来看,译者最始出现的的第一行为特征就是接受,这反映了翻译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理解和解释的向内的认知过程。自海德格尔以来,理解都被看作是主体存在的基本方式,而不单是主体对客体把握的技术性问题。人的历史存在,无论是作为认识主体或对象,都无法避免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译者在阐释原作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问答对话循环往返于传统与现代、自在与他在的不同时空,文本的意义就体现出无限种可能。

对“主体间性”的强调是对主体性偕妄的一种纠正,但我们不能由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的同时,使主体消失于主体间性。正所谓:任何人对原作的理解都是以特定的视界去解读,进而主动阐释原文的意义。“己所不欲施于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译者僭越作者的行为方式。在文学作品“不译则亡”( translate or die)的现实语境下,翻译主体间对话的作用因而日益显出不可比拟的力量。

首先,文学翻译是文学作品主体间和谐共处,自由交往的中介桥梁,是主体间的存在证实了文学活动的自由生存方式。事实上,对文学语言的体验过程,就是一个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换过程,也就是主体性被克服和超越的过程。

其次,翻译并不是孤立的主体的“独白”活动,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活动;文学语言不仅具有个性化意义,还具有主体间性的普遍意义,从而确定了文学语言的转换是自由个性的创造,具有开放性的、主体间的体验活动。翻译呈现的自我不是孤立的主体,而是共在的自我。自我必然与他者进行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共识(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规范)作为自我的前理解,参与当下的对话活动。翻译过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包含着个体性与社会性,而且消解二者的对立,达到二者的同一。

最后,翻译活动是精神现象,属于人文学科研究对象;读者通过主体间的体验,超越现实,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领悟。在对译文语言的体验中,把人当作对象,沟通自我与他者,充分实现对人的理解。值得注意,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不仅是对对象主体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自我主体的理解。

4. 结论

以沟通对话为特征的主体间性理论为译者研究开启了新的思路,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走向和平与进步的文学征途上,主体间性的文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话语。它让人们将目光聚焦于著译主体之间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确实,翻译就是多种文化互相承认、互相尊重、互相补充的和合过程。其次,探讨著译关系的意义也是对译者身份的再次关注,作为文化传播的大使,译者的影响始终存在并浸润着无数读者大众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费莱德·R·多迈尔.主体的黃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 李明. 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 J ]. 外国语, 2006, (4) : 66 - 72.

[4] 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谢天振.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J].中国比较文学,1998,(2).

[6]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6-11.

[7] 杨春时.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19-26.

[8] 任吉生.回顾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译入http://.cn/s/blog_5000fd4101009zaz.html.

[10] 孙郁. 倒向鲁迅的天平[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 鲁迅. 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2] Nida, E.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