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时新素材解读与运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时新 素材 解读

阿拉伯的书,黎巴嫩人出

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公司总裁哈提卜自豪宣称:“埃及人编书,黎巴嫩人出书,伊拉克人读书。”这句话道出了阿拉伯人的“读书三部曲”。

埃及文明源远流长,直到今天,她仍然是阿拉伯世界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这源于他们对写书的热爱。在埃及城乡的大大小小书店里,即使二三流作家的著作,也能动辄十多本排成长长一溜,蔚为壮观。

黎巴嫩出版的书籍,设计精致、装帧考究,很能让人眼前一亮,产生购买的冲动。例如刚刚出版的《医学植物大百科全书》,精装五卷本,每一卷都做成不同的颜色,印制也极为精美,有很强的美学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黎巴嫩每年出版约8000种图书,其中新书3000多种。这个国家人口仅600多万、面积仅1万平方公里,出版业却如此繁荣,令黎巴嫩人自豪不已。

伊拉克人爱读书早已闻名于世,即使遭受连绵的战火和多年的制裁,伊拉克人依然嗜书成性。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伊斯康德出版个人日记集《烽火守书人》,记载了他在战争废墟中寻回珍本图书、重建图书馆藏的感人故事,在全球图书馆界引起热烈反响。这是“伊拉克人读书”的生动写照。

[解读]

A.读书让人高贵。当今阿拉伯世界可以说并不太平,埃及政局动荡,黎巴嫩战火纷飞,伊拉克满目疮痍……但他们并不卑微,也不沉沦,而是明亮地向上,积极地生活,这一切应该是书籍给了他们以精神的力量。

B.阅读需要合力。“埃及人编书,黎巴嫩人出书,伊拉克人读书”形象地说明了阿拉伯世界对书的痴迷——看似分工明确,实则是读书交响乐——反映了整个民族对书籍的热爱。

[运用示范]

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且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阿拉伯文明为什么会历久弥新,且令人津津乐道,我想这与阿拉伯人爱好读书是分不开的。尽管当今阿拉伯世界并不安宁,但是我们相信,爱读书蔚然成风的民族一定是不朽的民族,也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奥斯卡绽放中国元素

尽管今年的第91屆奥斯卡奖被美国媒体认为是“小年”,惊喜不多,悬念不够,但其中频现的“中国元素”却令观众耳目一新。

今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非《绿皮书》莫属。它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3项大奖,其背后的联合出品方之一正是中国的影视公司阿里影业,这是中国资本首次投中奥斯卡最佳电影。

今年也是华裔主创面孔亮相奥斯卡红毯最集中的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的《滑板少年》由华裔导演刘冰执导,讲述了三名不同种族的滑板少年的青春故事。首次入围奥斯卡提名的中国动画短片《冲破天际》以中国第一代女航天员为原型,讲述了华裔小女孩璐娜在鞋匠爸爸的呵护下追寻太空梦想的故事。而由皮克斯首位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饱含中国元素的8分钟短片《包宝宝》摘走最佳动画短片“小金人”,更是将中国元素掀起了高潮。《包宝宝》以隐喻的手法讲述一位华人空巢妈妈收养化为人形的早餐包子当宝宝的故事。影片用充满中国元素的讲述串联起一段具有东方家庭情感色彩的故事,阐释了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其实,中国元素早已是奥斯卡影片的常客。从1979年中国内地选送《阿凡提》开始,到展现中国武侠之美的《卧虎藏龙》,李安导演拿下中国人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龙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电影搭建起世界文化交流的共通载体。搭上电影发展的国际列车,充分挖掘中国特色文化素材,讲好中国故事,以艺术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继续让中国元素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绽放异彩,是我们的期待。

[解读]

A.中国元素也有世界价值。中国元素频现奥斯卡金像奖,说明中华文化已经走向世界文化舞台中心。我们未来的任务就是充分挖掘中国特色文化素材,以艺术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继续让中国元素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绽放异彩,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抓住机遇,争取中华文化有更大的发展。奥斯卡绽放中国元素,表面上看是国际社会认同中国文化,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结果——中国资本力量正在以另一种方式拿到奥斯卡的入场券,即参与电影的上游出品环节。

[运用示范]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科幻影片和好莱坞科幻影片的最大差异,取决于有没有一个中国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实际上就是中国的人物、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情感。今年,奥斯卡绽放中国元素,不正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吗?是的,在《绿皮书》《滑板少年》《冲破天际》《包宝宝》等影片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电影创作极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

日本新年号首次不用中国典籍

2019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年号定为“令和”。

“令和”出自日本最古老歌集《万叶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这是日本首次从本国典籍中选取年号。

“令和”之前,能确定出处的日本年号均出自中国古典。以明治维新后为例:

明治取自《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取自《易经》:“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取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平成则拥有两个出典,分别是《史记·五帝本纪》的“内平外成”和《尚书》的“地平天成”。

“令和”具体出自《万叶集》卷五“梅花诗卅二首并序”。该篇序文均以汉语文言文写成。在构成和语句上,日本学界认为从王羲之《兰亭序》以及王勃、骆宾王等初唐诗序中所学甚多。其实,“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一句在中国作品中早有过类似的表达。汉代张衡所写的《归田赋》中就有“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在明仁天皇确定提前退位后,日本国内就出现了希望新年号能首次出自日本古典的声音。日本文学研究资料馆馆长罗伯特·坎贝尔发言说:“东北亚是一个汉字文化圈。年号出自中国典籍还是日本典籍,事情不能对立地看。”

NHK援引政府人士的话称,新年号进入最终候选名单的共有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透露:其中,既有数个出自日本典籍,也有数个出自中国典籍。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文学专家E氏对NHK表示,“令和”并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从日本典籍中来的”。

[解读]

A.对待本民族文化,心态开放最重要。日本新年号“令和”到底出自日本典籍还是中国典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很好地表达新年的新希望、新祝福。事实上,中日两国地理位置上一衣带水,文化传统上同属汉字文化圈,年号之争,不过是面子上的或自尊或自大,并不能健康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B.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当今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才是正道。日本历史上的“遣唐使”,清朝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不都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而发展的吗?事实上,世界文化发展至今,没有哪一国文化是纯粹的本民族文化,都是在学习借鉴异质文化中存在并发展的,日本文化如此,中华文化亦如此。

[运用示范]

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成熟与自然。无论日本怎么阐释2019年新年号“令和”的来源,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应该大胆而自信地走出去,让世界欣赏中国文化之美,让人类文明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英语在法国

十多年前,如果你在法国街头用英语问路,有些法国人很可能不愿搭理你,他们更希望你说法语。

根据法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只能用法语和员工交流,任何有关劳动就业关系的文件,如果使用了法语以外的语言,企业将会被重罚。从13世纪到20世纪初,法语一度成为国际语言。但“一战”后英语逐渐取代法语,成为世界第一交流语言,这让大多数法国人生发捍卫法语地位的情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讲英语,也为这个骄傲的国家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过去,不少外国学生因为语言障碍不愿去法国求学,如今用英语授课使法国名校广开生源。各国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法国人讲英语。

在过去,来欧洲投资建厂的日本企業不会选择法国。因为日本人不会讲法语,而法国人又不肯讲英语。当时法国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企业落户邻国。如今,法国人不得不承认,不学外语是不行了。

当然,除了英语,学中文的法国人也多了不少。尽管对中文有需求的工作岗位并不多,但现在很多法国中小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面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有广阔市场以及就业机会的国家,法国人学中文的热情着实不低。

[解读]

A.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法国人以母语为傲,当然可以理解为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很难想象一个对母语缺乏热情的人,会有多深厚的爱国情怀!但是,真正的爱国不是应该让国家变得更好吗?事实上,英语在法国的推广,让法国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B.与时俱进求发展。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法语亦如是。法国人对自己的语言以及文化的自豪感是世所共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他们也不得不以积极的姿态顺势而为,加强英语的学习。

[运用示范]

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因此,我们理所应当首先要学好母语。但是,学习借鉴他国语言,也是必须的,就像现在的法国人以前抵触英语,而现在不仅学英语,还学中文,因为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中餐扎根秘鲁

位于南美洲的秘鲁,与中国隔着整个太平洋,对多数国人来说,也许是无法想见的“异域”。不过,很快你会发现秘鲁店铺的招牌上面写着“Chifa”。“Chifa”是中文“吃饭”的音译。

秘鲁中餐馆之多,离不开华人移民的“贡献”。十九世纪,南美各殖民地陆续发起独立战争并废除奴隶制,秘鲁在1821年完成这一转变。这固然是大势所趋,但也带来劳动力短缺这一负面影响。为此,秘鲁当局不得不通过外交途径求援,设法“邀请”外国劳工前来填补其蔗糖、棉花种植园里的劳力空缺。他们找到了中国人。据记载,第一批华人共有75人,在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航行后,于1849年10月15日登岸。这些主要来自广东和澳门的华工,除了在传统的甘蔗田、棉花田里劳作外,还被派往海岛上采集鸟粪——当时,作为化肥出现前最好的农业生产原料,鸟粪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

现在,与秘鲁的种族一样多元的,就是当地的饮食文化。其中,中国菜大概是最重要的外来组成部分。秘鲁作为前西班牙殖民地丝毫找不到西班牙海鲜饭的影子,中国菜却“遍地开花”——仅利马城里就有超过6000家中餐厅。

如今,在秘鲁,炒饭被称为“Chaufa”,这和“Chifa”一样,已成为本地词语,人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当然,中餐还没有普及到成为秘鲁人的主要饮食方式。当地另有一套饮食传统,譬如吃豚鼠、羊驼、牛蹄以及各类动物内脏。中餐就是中餐,中餐馆就是中餐馆,秘鲁人通常分得很清楚。

[解读]

A.中华文化应更自信。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文化之于西洋文化显得不那么自信,但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文化越发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中餐在秘鲁的成功,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B.欲发展首先要自强。从第一代华人到如今的华商,在秘鲁,从被误解到受追捧,可以说是中国人在他乡自强不息而成功转型的样本。如今,中秘两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不仅为秘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让中餐成为秘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华文化走出去还要学会自洽。相对于他国文化,中国文化在他乡毕竟是外来客,所以中华文化还应融合当地文化,就像中餐,毕竟还没有普及到成为秘鲁人的主要饮食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饮食习惯及需求必然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中餐馆也需在菜品创新和经营管理方面努力转型。

[运用示范]

中国文化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电影《黄飞鸿》结尾,奴颜屈膝的提督问黄飞鸿:“金山,到底世界上有金山吗?”黄飞鸿回答说:“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金山的话,这些洋船为什么要来我们的港口?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是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座金山,我们应该扬起自信的风帆,在中国文化更深处漫朔!

(作者:陈玉驹,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