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编历史京剧:期待百看不厌的精品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百看不厌 京剧 新编 期待 精品

近年来,以振兴京剧为宗旨的新编历史剧大量创演,令人耳目一新,其中部分精品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不过,曲终戏散之后,大多数观众并没有想多看几遍的愿望、多听几遍的冲动,百看不厌、百听不厌更是无从说起。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许多新编历史剧过度重视文学剧本的创作。剧本是一剧之本,是出好戏的前提。不过,京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观赏性强,要吸引观众,还是应以表演为中心。一些新编历史剧过度强调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心灵碰撞,而从把雅俗共赏的京剧硬拉进高雅艺术的殿堂。须知,京剧毕竟是戏曲,首要的目标是满足观众的愉悦要求,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

戏曲和话剧是戏剧中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话剧打动观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和哲理的语言;京剧打动观众,主要靠名角的表演。观众对许多情节简单的传统戏目已耳熟能详,但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不但看和听,还要哼上几句,从不厌倦。新编历史剧从中可以借鉴,不妨在剧情上多做些减法,而在表演、唱腔上多下功夫。

其次,许多新编历史剧过重地背上了包装的包袱。京剧传统戏基本没有布景,其目的是突出演员的表演。许多京剧艺术大师都认为,戏曲的布景就在演员的身上,演员要靠演技交代人物所处的环境。现在大多数新编历史剧的布景气势恢弘、金碧辉煌,台上搭台,给演员的表现空间越来越小。

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批评演出经纪人韦龙:“在歌剧堂皇的标签之下,用抢眼夺目的布景、服装、舞蹈来最大限度满足那些附庸风雅而去大歌剧院的人们”,“韦龙先生美化了音乐女神的殿堂,但却把女神本人从殿堂扫地出门”。这种批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不妨套用海涅的话:“那些不懂京剧艺术的导演美化了京剧艺术的殿堂,但却把梅兰芳本人从殿堂扫地出门”。

京剧舞台上的写实布景,同演员虚拟写意的表演是格格不入的。此外,舞台灯光忽而全亮、忽而全暗,追光扫来扫去,也是大煞风景。

其三,许多新编历史剧担起了评奖、获奖的任务。编戏、演戏,都是给广大观众看的,不是专门给领导和评委们看的。有的新编历史剧,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冲奖”的指标和任务,难免将浮躁之气传染给编导演员。这样的戏,在创作时往往巨资投入、不惜工本,在演完后往往是马放南山,束之高阁,是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绝大多数不以当年或近期科研成果为评奖对象,有的奖项甚至会颁给多年前的某项研究成果,原因是它已被大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例如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元凶——幽门螺杆菌。这个发现是二十多年前就宣布的一项科研成果。

综观现在的创新得奖剧目,很难说有几个是真正经过时间考验、得到观众认可的精品佳作。有些剧目似是靠抄作新题材、新概念而得奖的,比如“交响诗京剧”,诸如此类。为评奖而创作,是戏剧创作的一种精神负担,应当甩掉,按戏曲规律轻装前进。

其四,许多新编历史剧过于依赖交响乐伴奏。现下,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在开演大戏时运用交响乐来伴奏。在西洋乐器的统一指挥下,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被指挥成统一的风格,这种戏曲的趋同现象,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到底是喜讯还是噩耗?经常听到一句时尚话:“用交响乐伴奏是为了适应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难道现在的中国青年对洋乐情有独钟吗?

且听李世济唱的“文姬归汉”。李世济用的是民族乐器伴奏,那种黄沙低迷、胡马嘶鸣的萧瑟景象扑面而来,恍如眼前。再听听关肃霜的“黛诺”,那种苗族旖旎风情,也只有用民族乐器演奏才能表现出来。

最近,一个中国京剧团体赴英作商业巡回演出。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经纪人很有眼光地要求剧团:演出节目必须“原汁原味”。既然外国人能接受“原汁原味” 的京剧,难道国人非要接受变味的京剧吗? “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在这次中国剧团英国巡回演出得到了印证。苏州园林是世界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如果硬把一座西式建筑搬进去,会是什么景象?国人当然不会答应,外国人恐怕也不会赞成。

新编戏很多唱段不耐听的问题,多少也与伴奏有关。其唱腔多高亢激昂,缺少表现演员个人艺术魅力、流派唱腔的空间。戏曲不能没有流派,没有流派的戏剧是没有生命力的。

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确实在发生变化。其实,所谓“变化”二字并不确切,不如说“分化”更为准确。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大量外来文艺娱乐形式涌进国内,国人的审美趣味必然产生分化。有些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因此特别喜欢迪斯科、摇滚乐,以宣泄感情、张扬个性;有些中年人事业有成、生活稳定,则比较喜欢轻音乐、交响乐、西方歌剧或芭蕾舞。有些人热爱传统文化,平时看京剧、听昆剧、习书法、作国画,求得精神享受。青年人的喜好,又与家庭、学校、工作环境分不开。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不爱京剧,而是没有机会了解京剧。京剧艺术工作者应该积极组织力量引导有文化的年轻人了解京剧、喜爱京剧,培养新一代有文化、会欣赏京剧的观众群。

期待百看不厌的新编历史京剧面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