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博物馆资讯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博物馆 资讯

博物馆开馆、建馆信息

中国农业博物馆重新开放

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面向社会重新开放。新农博分为10座展馆,展陈面积包括1万多平方米的室内基本陈列和8,000平方米的室外展园。

新农博推出了“中华农业文明”、“彩陶中的远古农业”、“中国传统农具”和“室外展园”等7个展陈。“中华农业文明”展示了古代农业“四大发明”、近代农业特点和发展脉络及当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彩陶中的远古农业”追寻远古农业义明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彩陶纹饰所反映的远古先民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中国传统农具”按照耕整地、播种移栽、中耕、灌溉、收获、加工、运输等工序展出传统农具,揭示了农业生产与气候、工具的关系及农具存农业文明中的作用;“中国土壤标本”陈列展示了中国土壤类型的整段标本,并辅以原生态土壤地貌特征、自然植被和物产等内容;“室外展同”以农耕文明为主线,通过园艺、雕塑等艺术形式,营造了春耕、播种、插秧、施肥、收割等农耕场面及杂交水稻、基因工程、太空育种等农业科技。

(农业部网站、《光明日报》,作者梁宝忠、宫苏艺,2009-9-14)

中国内地唯一海关博物馆开放

9月20日,中国内地唯一海关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该馆位于粤海关旧址“大钟楼”内,接收、保管藏品7,000多件,此次展出了近下件。展品中最热门的是三枚“大龙邮票”。1866年12月,海关开始兼办邮递业务,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是1878年由中国海关印刷发行的。展出的大龙邮票全套共3枚:一分黄绿色、三分朱红色、五分橘黄色,图案为代表皇权的正面五爪龙,铭记中英文“大清邮政局”。这套邮票还被国际邮政局长协会列入73种世界各国最早的邮票之一。除了邮政,近代海关还兼办、代办过港口检疫、气象测量、海务港务、商标注册、世博会、同文馆等事务。

博物馆内最久远的海关文物当属“鄂君启节”、张家山汉简“津关令”和“过所”等。“鄂君启节”由青铜铸造,刻有铭文,是战国中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地(今湖北鄂城)封君启的水陆通关符节。张家山汉简“津关令”,1983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汉代墓葬,为西汉初期颁行的律令之一,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当时的关津制度,系中国最早的完整记载古代关津制度的文书凭证。“过所”则是唐朝的通关凭证。

(中新社,记者索有为、付宁阳、安冉,2009-9-21)

甘肃酒泉博物馆建成开放

9月28日,甘肃省酒泉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免费开放。该馆占地面积700余亩,分为商业区、人文景观区和主馆区_三大部分,主馆区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体现魏晋墓葬文化艺术风格。馆内展出历年来在古城肃州境内出土的文物4,300多件,镇馆之宝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北凉石塔、汉代莲子灯等,陈列主题以“丝路风情为特色、地方文化为主体”,展品丰富多样,有陶器、石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等,上起史前文化,下至明清时期,文化涵盖面广。

在展览内容上,重点以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历史,早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商旅,丝路沿途农业与狩猎,音乐与舞蹈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丝绸之路的伟大文明。在整体风格上,巧妙利用古代墓葬的装饰色彩、空间等特点,使所展文物与环境珠联璧合融为—体。

(中国新闻网,记者王鹏、于成哉,2009-9-29)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

11月16日,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发祥地河南安阳开馆。

该馆人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不仅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更反映了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脉络,被誉为“一部分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该馆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投资5.38亿元。主体建筑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字,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不仅隐含了中国文字文化内涵,也显示了在中国文明发展长河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博物馆主体馆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雅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显示了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特别展览三部分:“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是基本陈列,5个展厅全面展示了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一片甲骨惊天下”是专题陈列,展现了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历程;特别展览部分是“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新华社,记者璩静、秦亚洲,2009-11—16)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完成升级改造工程

历经8个多月的升级改造,11月18日,河南博物院重新开放。这扇中原文化之窗新增了诸多亮点:展示文物从3,000件增至5,000余件;考古现场“搬”到了展厅;首创“历史教室”加强互动;多媒体技术大量运用等。

经过改造,河南博物院的大型基本陈列“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更名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更为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中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展览分为序厅、文明曙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8个部分。其中,6个展厅都各有一面巨大的“河南名人墙”,墙上刻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河南名人和在河南生活过的名人。老子、张衡、杜甫、玄奘等近200位古代名人的生平被一一呈现。

改造后的主展馆新增展厅面积3,000多平方米,展出的文物大为增加。贾湖骨笛、杜岭方鼎、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玉柄铁剑等十大镇院之宝悉数亮相。最新呈现的展品中,有近十年新发掘出土的精品文物400多件,它们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唐代的石刻墓门、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梁王墓”、“宝樽”等文物都是罕见的珍品。

展厅中复原的14处考古发掘现场拉近了观众和历史的距离。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器展品旁,有一个大大的“考古坑”,这是按照考古现场1:1的比例“复制”的。河南夏商展厅里,郑州地区发现的牛角祭祀坑“真实再现”,几十个“大牛角”重现了敬神祭祀场景。安阳殷墟的“甲骨坑”、舞阳贾湖遗址344号墓、濮阳西水坡遗址龙虎墓等也都被搬进了展厅。

观众进入第一展厅时,犹如走进了一个被挖掘出的巨大考古洞穴,入口通道两侧约五六米高的墙面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土壤色彩,直观地展现出完整的历史地层剖面。从远古的打制石器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再到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各朝代出土的标志性文物造型依次镶嵌其间,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新华社,记者李亚楠,2009-11-23)

浙江省博物馆新增武林馆区将于年底开放

浙江博物馆去年的游客总量达到142万人次,为了给目前所在的孤山馆区减轻负担,浙博增开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