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孟子思想视角下的中学生良心:,内涵、结构及测量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孟子 中学生 视角 良心 测量

摘 要 此次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确定了良心的定义及结构。良心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恻隐心、羞耻心、厌恶心、敬让心及是非心。以演绎法为主,归纳法为辅,在贵州、江苏选取两所初中,两所高中,发放开放式问卷211份,完成良心原始题库编制。选取初一年级43人进行通俗度检验后,在贵州省内选取初、高中各一所,回收问卷331 份。通过项目分析(题总相关,鉴别度,因素解释率)与结构分析(平行分析,最小平均偏相关,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初步确定了29个题项,五个维度的正式良心问卷。随后在贵州、江苏、安徽回收数据613份,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检验良心问卷信度,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基于SEM的聚敛与区分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来检验良心问卷效度。结果发现:中学生良心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中学生良心特质水平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 良心;中学生;项目分析;信度;效度

分类号 B841.7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9.02.004

1 问题提出

从世界的层面来看,道德危机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自然也无法幸免(戚万学,唐爱民,2016)。在社会快速转型、多元文化及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入的新环境下,中国青少年的道德出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及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如何等问题亟待解决(史佳露,刘济良,2017)。

研究者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功利化、知性化、规训化等倾向,导致了当前的德育困境(陈理宣,尹达,2018)。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当前的道德教育更多体现了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的要求,而结果并不乐观。就在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都束手无策时,德性伦理学重新登上伦理学舞台(方熹,江畅,2017)。德性伦理的复归说明了孟子良心思想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德性伦理学以好、善、德性作为基本概念;追求德性的修养;强调人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人的行为;反对将伦理学看作特定情况下的说明书(高国希,叶方兴,2015; 李慧子,2014)。孟子良心思想与之不谋而合,关注人的存在(思诚者,人之道也),追求自身德性修养(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另外,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得心理学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性中积极而美好的事物,注重人自身潜能的开发,追求个体的成长性和向上性(梁爽,2014)。从孟子良心思想来看,其核心观点就在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仁、义、礼、智是人自身所具足的,需要不断的修养扩充。“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在认真修养的基础之上,就会明了人的本性,进而实现人的超越。也即是说,孟子的良心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意义(张云龙,李沫,2016)。从中国文化背景出发,良心一直是中国人在道德评价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属于中国道德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汪凤炎,郑红,2011)。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与个体文化背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汪凤炎,2017)。良心最早由孟子所提,随后一直沿用至今。即使是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仍然可以从许多言行中发现其影响(徐玲,2016)。即,孟子良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文化图式,它必然对中国人的道德心理产生特定的影响(李玮,王振东,蔡宝鸿,杨晓峰,申荷永,2017)。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伦理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良心思想都显示出了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良心思想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更容易被中国学生所接受。深刻理解孟子良心思想,正确认识良心概念,有效地开展心理学视角下的良心研究,对开展中学生道德教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就国内外研究而言,国外有关良心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关注内疚,羞耻两个方面,与孟子良心思想出入较大,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被试群体(邱小艳,燕良轼,2016)。国内研究者李霞等人(2010)编制的良心问卷中,其下属维度为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将良心直接等同于道德,该做法可能有失偏颇。邱小艳(2016)的研究较为全面,但也沒有完全从孟子良心结构出发,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直接从中学生群体意识中挖掘良心结构,其研究结果与孟子原本良心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揭示孟子良心结构的存在,此次研究完全从孟子良心思想出发,分析良心思想的心理学意义,编制中学生良心问卷,同时对其信效度进行探究。

2 良心的理论基础

良心最早见《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此处,孟子以牛山之木为比喻,对前文“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进行了说明,即良心本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杨泽波,2000)。结合上下语境,良心在此处应是指代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及是非之心,至此,良心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构。但是,很多研究者认为羞恶之心是两个概念合在一起的,虽然孟子原文并未见明文论之(陈乔见,2016)。中外研究者较为认同朱熹对孟子思想的阐述,“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即:羞,是指对于自己做了不道德的事感到愧疚;恶,是指对别人作出不道德的事感到厌恶(陈乔见,2016; 戴兆国,耿芳朝,2016; 罗诗钿,2010; Yearley,1990)。即是说,羞恶之心其实是羞耻之心与厌恶之心合在一起组成的,孟子四心即是由五个因子构成的一个概念。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