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策略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景观 修复 改造 生态 垃圾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景观改造;土壤修复;可持续发展

1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根据2015年发布的《土十条》,土壤修复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又一个环保时代课题。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仍然以填埋为主,不仅影响周边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等,还会对附近居民产生急性和慢性的有毒危害,进一步引发一连串的疾病[1],影响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化进程。如果对已经超负荷运行或者废弃的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矛盾,还可以为居民创造新的美丽景观和游玩空间[2]

南昌市麦园垃圾处理场坐落于英雄城南昌市西北方向的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边缘,是南昌第一大垃圾处理场。根据对国内外垃圾场生态修复理论的研究以及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垃圾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的理论及经验,提出一套更加适合该垃圾场循序渐进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模式,打造一个全新且有生命的多功能生态公园。麦园垃圾场的生态景观改造对土地资源再利用、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对南昌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及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都有重大意义。

2项目概况

南昌麦园垃圾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方向的昌北开发区蛟桥镇双岭村境内,背靠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离南昌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和铁路不足500米,面向南昌市区,与市区遥遥相望,相隔大概15千米。总面积约106.73公顷,其中填埋库区就占去了一大半地方,约65.49公顷。从入口开始沿途依次是南昌麦园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站、环保材料供应站、建筑垃圾处理场、渗滤液深度处理站、餐厨垃圾处理厂、机修厂、填埋科、加油站,然后才是高度差较大的填埋库区。填埋场最大存储量达1793万立方之多,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按原计划可以运行31.5年。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十年之后库区填埋高度已达80米。如今差不多到二十年了,由此推算,麦园垃圾场已经是在超负荷运营,必须停止使用,进行封场和绿化。

3修复策略

3.1基本思路

根据“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理念,确立以“退思﹒再生﹒更新”为主题,即“反思补过审视未来,生态重建景观再生,不断更新长期发展”主題概念。

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采用分三个阶段走的治理策略,初期以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为主,根据麦园垃圾填埋场垃圾的污染程度和稳定化程度,分A区和B区,A区采取最适宜的好氧修复技术处理[3],B区进行封场厌氧处理,铺膜后覆上150厘米厚的土壤层,种植草坪和小灌木,同时将建筑垃圾处理场进行地形微整和植被恢复;中期以生态重建和功能植入为主,采用高转筒车或水泵从大吉岭水库引水形成各种水环境,为死气沉沉的垃圾场注入鲜活的血液;后期以功能提升与完善为主,根据综合生态公园的基本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功能完善。

在三个阶段治理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通过持续不断的植物样品种植研究观察,选择最适合该垃圾场环境的植物,加快生态系统的修复,一步步形成能够自我维护和自我循环的良性生态系统,结合垃圾场内的工业机械设备和南昌地域文化进行景观设计,建设涵盖生态、休闲、游赏、运动、科教等多种功能需求的综合生态公园,让这个死亡之地苏醒,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2基本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在生态第一的前提下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2)生物多样性原则: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等,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3)原位治理原则: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应该在原位进行治理,不可将污染范围扩大。

(4)景观个性和连通性原则:景观设计要有特点有个性;景观连通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整体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5)可持续发展原则: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会对后代发展造成伤害,不可只顾眼前。

3.3生态景观改造遇到的难点

(1)垃圾场生态修复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渗滤液、氨气等各种有害液体和气体并形成难闻的臭味,对环境和植物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做到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选择既能够适应恶劣生长环境的抗性强的植物来创造良性生态系统是一大难题。

(2)垃圾场大部分建筑物和器械老旧,路面破损,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投资匮乏,尤其是垃圾渗滤液池,面积大而且深,将这些没有美感的现有设施进行取舍和美化是第二个问题。

3.4解决办法

(1)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土树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种植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形成生态滤网,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扩散;深根性、可吸附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抗性强、在受污染环境下可以生长良好的植物是最佳选择。

(2)结合工业文化和地域文化,将现有设施进行美化打造工业景观,重修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将垃圾渗滤液池改造成生态湖。就地取材,将垃圾场内的旧轮胎、木头、石头等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经济环保且耐人寻味。

4总结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是个复杂而长期的动态过程,所以需要有长期的全盘规划和分阶段的实施步骤。对垃圾填埋场的景观重造,保护环境是原则,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重造良性循环生态系,在场地环境达到用地要求后合理进行景观设计,完善功能需求。立足垃圾场基地现状和修复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下采取不同的尺度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逐步建立可以自我维护、自我循环的良性生态系统,并最终建成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覃德芹,胡秀莲.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及居民健康的影响[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14(6):432-434.

[2] 林学瑞,廖文波,蓝崇钰,等.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6):571-577.

[3] 李睿.填埋垃圾原位好氧加速稳定化技术研究[D].2013.

作者简介

刘欣 女 1996-2  学士在读  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王列,硕士 园林工程师 讲师 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