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政策 教师 选择 发展 专业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随着对教育的这一社会作用认识的深入和人口素质对社会及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日益明显,教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教师是办好教育事业的主要依靠力量,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如何,他们工作积极性发挥得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是教育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需要个体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从教素质提高的政策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职前培养、入职、在职培训、职务聘任、各种激励等,经过这些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再加上教师本人的努力,他才有可能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教师。

第一,准入,是具备了教师职业所要求的条件的合格劳动者开始教师职业生涯的起点。起点的高低,也就是说教师入职标准的高低,往往是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素质与任职条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各方面的发展。不对教师的素质、入职条件、入职程序等提出一定的要求,就不能保证教师的质量。

第二,经过“准入”环节,进入教师队伍以后,关键就是“任用”的问题。任用,即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教师。这是教师的素质以及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我们知道,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就有赖于我们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政策是否完善和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需要个体长期努力和各种促进个体从教素质提高的政策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职前培养(接受高等教育)、在职培训、教师评价、职务聘任和各种激励等,经过这些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再加上教师本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教师。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待遇在价值评判标准中所占的分量愈来愈重。任何人均会面临自我价值评价和社会价值评价。物质待遇的高低,是最直观的标准。教师的待遇问题成为一个关乎教师队伍质量、数量,并对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问题。因此,优厚的待遇是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师能否解除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准入、教师任用以及教师待遇,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二、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政策选择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教师的准入、任用及待遇。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广大教师的长远利益,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利益。

1.教师准入政策

所谓教师准入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保证教育质量,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入职条件及入职程序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它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入职条件及教师入职程序。教师素质是履行教师职责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入职条件是获得教师资格的必要前提。教师入职程序是从事教师职业需履行的工作步骤。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教师入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1)教师的素质标准

教师素质标准是党和国家为了保证教育质量,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所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应体现出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知识和能力等。

①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热爱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道德方面,要有良好的品格、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师工作要有一定的价值认同、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理想、忘我的工作兴趣;要有严格自律的精神,团结协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美德。做教师者还必须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②专业知识素质。它包括深厚的文化基础、专而精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深厚的文化基础决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待进一步塑造的人,因而需要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了解所教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应当侧重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中去理解专业知识本身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教育科学知识更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它应当包括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知识、课程与教学的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心理健康与辅导的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的知识与能力、教育行政与政策法规的知识、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等等。

③能力素质。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科研能力。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能力是指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判断力、意志力等。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学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估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教育机智、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该懂得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方法与途径,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带教学。

④身心素质。教师的工作特点需要教师精力充沛、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身体健康。教师不仅是能传授知识的“经师”,还是培育学生心智的“人师”,要指导学生智慧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而免于心理压力和震荡,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它包括优良的智力品质,愉快的心境,豁达的心胸,振奋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等等。此外,教师还应有良好的修养,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兴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中追求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具有自然、优雅的风度仪表和不俗的谈吐。

(2)教师的入职条件

教师的入职条件是指党和国家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所规定的应具备的条件。

①守法公民条件。凡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公民,经认定合格的(包括符合我国外事政策规定的外籍教师),不分民族、性别、肤色等,均可取得教师资格。

②学历条件。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是教师入职条件的主要方面。教师的学历越高,所具有的理论知识的起点越高,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就越大。高水准的教育质量需要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教育队伍作保障。

③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师的基本素质部分已作论述)。

(3)教师的入职程序

教师的入职程序是指具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入职条件的人,经过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委托机构认定,允许其从事教师职业需履行的工作步骤。

招聘教师必须坚持计划性、公正性、科学性、平等性等原则,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进行招聘测试(笔试、面试、试讲)、绩效考评、资格认定以及选聘决策等。

2.教师任用政策

所谓教师任用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教师评价、教师职务评聘以及对教师的激励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教师任用政策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的,其内容应包括教师培训政策、教师评价政策、教师评聘政策,以及对教师的激励政策。

(1)教师培训政策

所谓教师培训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对教师培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是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上岗培训,到更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培训;从国内进修深造,到国外留学;从学历提高培训,到教学艺术培训,培训作为一种提高在职教师的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教师培训,包括新教师的上岗培训和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等。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有:在职研究生班、助教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国外进修等。教师培训政策要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职权和职责,教师参加培训的学习、生活保障制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建立教师培训与评价、职务评聘、待遇等挂钩的制约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妥善安排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2)教师评价政策

所谓教师评价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及教育教学规律,对教师评价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应包括:评价的内容、指标、形式和原则等。做好教师评价工作,要制定准确的评价内容、科学的评价指标、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实际水平和业绩相吻合,使评价有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和教师群体的优化,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教师评价工作相伴始终的,同时,教师评价也是制定学校劳务报酬、职称评定、职务升迁以及奖惩的客观依据。

教师评价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评价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师评价的质量。完整的教师评价应包括思想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四个方面。①思想道德,主要是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②业务水平,主要指与教师担任的职务相适应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③工作态度,主要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态度,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工作积极性。④工作业绩,主要指教师的工作实绩和贡献。教师的评价,应当按担任不同教师职务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职责,分类进行。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地采用定量处理,或者尽可能地为定性指标找到定量处理的途径。

(3)教师评聘政策

所谓教师评聘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职称评审和教师职务聘任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应包括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职称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体现,其评定没有数额的限制。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按照高、中、初级职务各占一定的比例设置,受岗位职数的限制,并且是在被评聘人取得一定的职称后择优聘任的。这里为了叙述的方便,将教师的职称与专业技术职务当作同一概念“职务”对待。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职务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授、副教授属于高级职务;讲师属于中级职务;助教属于初级职务。我国中小学教师中高级教师为高级职称,一级教师为中级职称,二级教师和三级教师为初级职称。每一岗位有明确的任职资格和应履行的职责,任用后享有相应的待遇。这样就能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职称评审是由一定专业人员组成的资格评审委员会依据任职条件,按照一定程序认定,并颁发任职资格证书。教师聘任则由学校行政领导根据学校岗位设置需要和限额进行限期聘任或者任命,担任相应的职务。教师聘任的程序包括定编设岗、竞争上岗、签订合约、聘期考核和聘余人员管理等。教师聘任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根据确定的各类职务岗位数,采取个人申请、民主测评、组织审查等步骤,开展竞争,择优聘任。

(4)对教师的激励政策

所谓对教师的激励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对教师进行奖励和惩罚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激励的实质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启人的内在动力,使其朝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满足自己,这期间,激励是不可缺少的。要保证激励的有效性,应该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包括奖金、实物、晋升工资,改善住房和医疗条件,组织疗养、参观或为受奖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等。精神奖励是一种荣誉,如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奖励是激励,使先进更先进,惩罚也是激励,它能催人奋进,也能激发人的斗志,促使后进变为先进。对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惩罚或者其他处理,是以外在的强制力监督和约束教师行为的重要手段。

3.教师待遇政策

所谓教师待遇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从宏观管理层面对教师的待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待遇包括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教师的待遇是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体现,是能否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教师的合理流动起着调节作用。

(1)工资政策

所谓教师工资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的工资待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教师的工资是教师通过进行教育教学的智力劳动所获得的、国家以货币形式支付给教师的劳动报酬,是教师养家糊口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衡量教师个人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决定教师队伍稳定性和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并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教师工资政策实行的是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两部分。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为工资构成中固定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能力、责任、贡献、劳动的繁杂程度。职务(技术)工资标准,是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的,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津贴为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教师岗位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的数量、质量差别。津贴的标准与教师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住房政策

所谓教师住房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住房待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教师住房是教师待遇的重要方面。教师住房政策应在住房标准、住房补贴等方面有所规定。

确定教师住房的标准应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教师一般都需要在家进行备课、批改作业、读书、学习、撰写科研论文等活动,有时甚至还要在家中接待、指导学生,在住房空间上的要求应高于其他行业。因此,确定教师的住房标准要适当高一些,以满足教师的上述需要。

(3)医疗政策

所谓教师医疗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医疗待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应包括基本医疗经费、身体检查、大病救助等。

教师多使用粉笔板书,用嗓过度,容易患急、慢性咽喉炎和呼吸道疾病。而且,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容易患颈椎、腰椎等疾病。因此,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检查,及时防治教师职业病,对于保证教师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根据目前的劳动条件,应对教师实行特殊医疗政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内容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实际上,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时,一个政策文本就会同时涉及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

(责任编辑付一静)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