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利用混沌理论预防和遏制社会犯罪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遏制 混沌 预防 犯罪 利用

摘要:利用“蝴蝶效应”理论引入混沌理论;将社会犯罪现象界定为混沌动力系统;讨论了利用数学中混沌动力系统来指导社会犯罪现象的预防和遏制。

关键词:蝴蝶效应;混沌;动力系统;社会犯罪

一、“蝴蝶效应”与混沌释义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orton Lorenz)在纽约科学院提交的一篇论文中分享了这样一个现象,“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并说明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将可以被广泛应用。在之后的许多演讲和论文中他应用了更有魅力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翅膀的微弱扇动,致使蝴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同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对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系统产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说法的出现之后便延伸出了数学中混沌学概念,可以说“蝴蝶效应”是混沌系统具有初值敏感依赖性形象化表述。

目前混沌的概念及理论已经广泛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动力系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和重视,但有由于混沌现象的复杂性与差异性,迄今为止混沌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关于拓扑动力系统混沌形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Ruelle和Takens,下面介绍狄万内(Derawey)给出的混沌定义:

二、社会犯罪是一个混沌动力系统

从Derawey所给出的混沌定义可知,一个系统能称为混沌系统则对初值有敏感依赖的特性,即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初值变化,如果被射入到经过一个长期的系列的连锁的反应当中,会对行为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动。类似的社会犯罪系统也是一个非线性的动力系统,其对初始条件也具有依赖性。也就是说这个初值偏差对于混沌动力系统的发展是正常需要的,并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类似的对于一个犯罪系统来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的变动,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的影响等等都会对该系统的初值进行影响,经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犯罪事件产生不同结果。因此,犯罪事件实质上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复杂多变的混沌动力系统。

三、利用混沌理论预防与遏制社会犯罪

社会犯罪是阻碍我国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和突出问题。虽然我国对社会犯罪活动一直采取积极打击态度并将预防工作不断加强。但近期社会发生了许多大学生被害案引起了社会对学生安全的广泛关注。“蝴蝶效应”理论及其混沌学,对我们预防与遏制社会犯罪行为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利用混沌动力系统理论预防社会犯罪

1.向社会普及社会犯罪案例

许多受害人被骗或受害都是因为被犯罪分子的行为蒙蔽,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便造成了“蝴蝶效应”中的起因,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导致社会犯罪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增强社会对犯罪案例的宣传力度,可以降低“社会防范意识淡薄”这一“初值”对犯罪系统的影响。例如以下案例:

甲、乙、丙都是10届毕业生、同学,甲、乙为女生,丙是男生,并且是乙的男友。

2014年寒假开学后,许多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在外地联系实习、见习等工作,所以很多同学会和学校请假。但开学第三周同学们发现,甲同学向校方连续请假已经超过了两周,在学校与该生联系过程中,甲生一直称自己在外地等待试讲,且平时与校方的联系都是以短信为主,至此学校发现她的有可疑之处,学校与甲同学家长联系,但她的家长也说她在外地找工作,后经过警方的调查,原来甲同学在开学开学处已经被其亲戚骗至省内A市,经过该亲戚的劝说参加了传销组织,被洗脑后的甲同学欺骗老师说在深圳找到了工作,后来又欺骗其同学乙到A市。

一周后,其同学乙也与校方请假去找工作。实际上已被甲同学骗至A市参加传销活动。乙到A市后不久,所有证件都被传销组织没收,被强制学习传销课程,将传销的各种技巧强行“植入”乙同学的头脑中。被洗脑后的乙同学利用传销组织培训的技巧不断从家中骗来近3万元现金,并将这些现金交给了传销组织。之后乙同学又以找到工作,希望男友一起来为理由将男友丙骗至A市。在发现了乙与丙的请假时间过长后,学校老师多次与甲、乙联系,他们多次与校方的解释仍是找到工作,无法及时返校,不断续假。在丙初到A市时,意识到自己身陷传销,上当受骗,与之前自己在法制频道中看到的关传销的案例进行对比与分析,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经过计划,便丙与乙伺机逃离,第一次逃未能成功。第二次,他们在传销组织防备意识较低时乘出租车逃走。返校后,甲、乙向学校老师报告了事件,校方与警方取得联系后,警方确定确定三人确实被传销组织欺骗。学校立即通知甲即刻返校,但甲被传销组织洗脑太深,仍然不愿返校。与其家长联系,家长仍觉得孩子是正常的请假,学校向其家长详细讲明学校的规章制度“离校超过一定时间视为自动退学”,直到这时家长才感觉到事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甲家长在多次与甲联系没有结果后,到A市将甲救出,并送回学校。

显然,该案例中,只因丙同学通过电视宣传而稍稍的了解了传销的信息,甲同学之前不了解传销的危害,即他们在该犯罪系统的“初值”不同,导致了甲、丙同学在该系统中受到的影响便有所不同。

2.提高学校教育

学校是除了家庭以外孩子成长的第二大场所,一个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所以教育对社会的稳定性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如果受到良好的、高水准的教育,可以大大的降低犯罪几率,因此好的教育可以极好的减小该初值对社会犯罪系统的影响。请看以下调查:

2008年至2013年3月期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保安犯罪案件审理达到25件,涉及案件保安员人数38人,其中有4人被判死刑,5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时有29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里包括“北京的北苑家园的保安杀业主案”、“百度公司保安奸杀女员工案”、一名保安以约见网友为名抢劫杀人案……本应该是人们利益守护者的保安却连续发生犯罪事件,让人忧心不已。

通过调查发现,以上案件有一些共性,那就是涉案保安犯罪呈现出低龄化且文化程度低。

经一项调研发现30名被告保安中,只有一名27岁,其余的29人年龄都在24岁以下,最小的还不足16岁。可见未成年人进入了保安队伍的现象还很是普遍的,在父母眼中,一个孩子自身还需要别人监护,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是现在摇身一变,却成为了保卫他人的安全的人。从被告保安的户籍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调研的这30名犯罪保安当中,具有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的仅有4人,这些人属于受过中等教育,占13.3%;具有初中文化的22人,具有小学文化的4人,这些人仅受过义务教育,或者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他们的比例占86.7%,属于犯罪保安的主要群体,也应当成为预防保安犯罪的重点。

3.注重家庭教育

社会犯罪,特别是少年犯罪,有主要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家庭教育、特别是缺少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情况下造成的。不恰当的家庭管理,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使被教育着者产生逆反抵触心理,甚至使其产生对立、讨厌家庭和父母。如果家庭教育的缺乏或方法错误,便会成为“蝴蝶效应”中的“蝴蝶”。青少年的优良品质、优良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不仅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培养,同时更需要较严格和科学的教育。青少年时期正是良好性格形成的“黄金时期”,所以如何强化青少年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是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不能不引起每个家长们以及整个全社会的重视。

例如:某市初中二年级一女学生苏某,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拔尖的,并且写作水平在同班同学中更是不凡,曾先后有27家报刊先后刊登过她的文章。学校评选她为市、县“三好学生”,县委隆重授予她“特别奖”。按照此同学的状况,应该会一路辉煌,前途无量。然而,令所有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拥有无限荣耀,才华横溢的同学,却因为这些成功使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过早的获得太多的成绩和荣誉,家中的父母和亲戚对她特别的宠爱和娇惯,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在“一俊遮百丑”的光环效应下,校方也是对这位天之骄子百般“宠爱”,对她的严格要求也逐渐的降低;更因为成绩和荣誉带来的光芒,导致她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鄙视同学的进步,无视老师的教诲。后来成绩逐渐下滑,却依然居高自傲,一直醉心于赞美之辞;之后被他人几句赞美的话,而身陷早恋的漩涡,再后来在同伙“不学习也能上社会闯出一番天地的”蛊惑下,辍学“下海闯荡”,进而发展到与人非法同居,进行诈骗行为,最终触犯了刑律。

就这样因为没有及时的控制好家庭教育这一关键的“初值”,一个优秀的社会栋梁就这样陨落了。

(二)利用混沌动力系统理论遏制社会犯罪

1.避免正面冲突

当发现自己已经处在危险中时,切不可正面与犯罪分子发生正面冲突,使该混沌系统产生不良的初值反应条件,要以巧妙的方法来化解危险局势。

不久前,秦皇岛市民王某骑摩托车接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回家,突然,一辆深色轿车从她的后方开了过来,强行将王某的摩托车停下。随后,从车上出来一个手持砍刀的男子,大吼道:“打劫!我数三下,掏钱!”王某担心歹徒会伤及自己的女儿,急忙将自己身上全部带的230元钱。不料该男子嫌王某给的太少,不断挥舞砍刀恐吓王某。就在此时,王某只有5岁的女儿走来挡在母亲前面,递给歹徒两个刚从从文具盒里取出两的钢镚说:“叔叔,我这儿还有两块钱零花钱。你放了我妈妈吧,不要抢钱了,赶快回家吧。”看到这个走来的可爱善良的小女孩,劫持王某的男子愣住了,他突然良心发现,泪流满面地说:“你们走吧,我数三下,你们赶紧走!”王某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很意外,但考虑到女儿的安全,急忙带着女儿离开。落网后抢劫的刘某交代,看到孩子,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我以前每天也给女儿两个钢镚当零花钱,我对不起女儿,我想我的女儿。”刘某含泪说道。

此案虽然有些偶然性,可是也能说明如果巧妙的改变犯罪系统的“初值”,那么犯罪的结果也就可以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

2.提高自我救赎能力

当被害人遇到犯罪分子的危害时,被害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如果处理不当,都可以是犯罪分子采取犯罪行为的一个“初值。因此,如果万一不慎落入犯罪分子手中,要学会见机行事,让犯罪系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1.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冷静思考对策。越是在混乱无助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冷静,只有这样自己的对整个犯罪系统的分析与操控才可以最恰当最有效的。

2.注意寻找求救的机会。如果经过繁华地闹市,这时是寻求帮助比较好的时机,尽量想办法引起行人的注意,例如哭喊、坐在地上不走等。

3.学会应用自己的智慧,善于同坏人周旋。例如可以表面作出顺从的样子,以降低其戒备心理。若被关闭在高楼中,可以利用镜子的反射原理来向屋外的人求救。

4.设法熟记犯罪的衣着、容貌、特征、口音、车牌号码、车型以及犯罪分子对话的内容,为之后的案件的破解提供有力线索。(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周作领,尹建东,许绍元.从拓扑方法到遍历理论方法〔J〕,2011,12

[2]何为民,罗大华,马皑.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运用量化方法引起的理论思考〔J〕,2006,2

[3]方典昌,浅谈混沌理论与行政管理〔J〕,2010,6

[4]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J〕,2009,3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