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运作模型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模型 运作 合作 共享 知识

[摘要]文章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并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整合与共有知识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三个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文章认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是一种反复螺旋上升的创新能力共享的动态过程;自有知识选择与溢出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知识整合为共有知识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共有知识的形成是知识整合的目的;通过建立共有知识库可以帮助产学双方开展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关键词]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运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F4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1)05-0050-04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应用知识和基础知识、自有知识与共有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在企业和大学之间双向流动与分享。随着技术与生产力之间转化周期越来越短,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过程往往是多次动态、反复运作和螺旋上升的复杂协同过程,某一次知识共享的完成是各类要素相互协同运作的结果,这种协同交互构成了知识共享运作的内在规律。

一、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比单个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要复杂和困难得多。我们可以构建一个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要素总体运作模型,如图一1所示,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自有知识与共有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作用并相互补充,循环转化而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协同模型。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三个运作过程:一是自有知识选择与溢出过程;二是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过程;三是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过程、各种知识在认识论维度和本体论维度两个方向上运行,彼此交互作用,这种知识双向流动在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中的个人之间进行,是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过程,这个运作过程推动了产学双方创新能力的双向穿越式共享。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是包括企业与大学等创新参与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选择的动态双向知识流动过程,是公共选择的决策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与信息分布的功能性与结构性失衡是阻碍我国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症结。结构性失衡是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育的基本内因,而功能性失衡又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制约作用。两种失衡的交互作用最直接的后果是企业和大学创新接口的缺位。这种缺位与错位降低了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妨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培育与发展。不可否认,大学技术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失衡,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失衡问题。因此,必须以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企业与大学知识共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创新能力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产学合作“失灵”问题。所谓创新能力共享,就是以非线性的、动态的和多元化的创新观为基础,以系统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及其技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和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为目的,借助创新能力转移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网络机制及互动学习机制,把企业和大学所具有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及组织创新能力,有步骤、分阶段、全方位地在企业和大学之间双向流动的动态过程。

大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搜集、整理打包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初始状态都是散乱无序的,只有通过知识整合,才能开展知识传播。二是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只有经过显性化之后才能为大多数人所利用,大学学者的研究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结果。隐性知识显性化技能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创新能力。三是为企业提供知识分析服务。大学的知识服务中心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为企业进行知识诊断,分析企业的知识结构,发现企业的知识“短板”,帮助企业改善知识结构。四是推动加快知识的传递速度。知识早一天为人类所运用,就能早一天为人类创造价值,因此,知识在社会上的传递速度将直接影响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大小。

企业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大学的教学过程。高等教育中,知识是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的,知识的传播过程是“学”,“学”是单向的过程,在这种机制里,知识仍是作为“继承的知识”和真理性的知识而被认识的,仍是传统的静态性知识。通过企业创新能力的传递,大学教学过程将变为一种动态知识的传递。二是帮助大学迎接知识整合的挑战。在交叉研究成为当前知识创新重要动力源泉的情况下,传统的学科分类导致学科间的壁垒,严重影响了学校生产知识的效率和效益,并越来越成为知识创新的障碍。因此,来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学习将帮助大学打破学科界限,创造相互交流的环境,并着力开始综合化。三是帮助大学知识在社会中的扩散。大学的传统角色是培养人才,大学作为人才基地,更多地承担了向社会精英传播知识的功能。由于大学组织的特性,学校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活动还是和社会的知识应用活动相分离的,其知识的社会传递功能无法得到很好利用。企业通过与大学的知识交易和成果转化等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开展社会一体化整合的功能。

二、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

(一) 自有知识的选择

什么样的自有知识应该参加共享?这是开展产学合作时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否则要么出现共享不足,要么出现共享过度的问题。知识承载了企业和大学的组织性质和行为模式,它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对象。知识选择就是要在企业或大学纷繁复杂的知识系统中有目的地挑选相应知识,并进行双向知识流动的过程。首先,确定知识共享的目的。我们应该以最小的学习成本去学习最有价值的知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首先应确定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或标准,这个标准来自对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或竞争力的提升上,也来自知识共享的目的上。其次,区分自有与共有的界限。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过程与特征可以看出,由于知识产权的复杂性,企业与大学进行合作时,应该合理处理双方的知识产权关系,尤其是知识员工的隐性知识在交流与学习中,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特别是“共有知识产权”的界定。

(二) 自有知识的溢出

所谓自有知识溢出是指包括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知识溢出源于知识本身的稀缺性、流动性和扩散性。知识溢出效应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首先,应该把被动知识溢出尽可能转换为主动溢出。主动溢出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的积极投入来体现,以表明知识提供方的合作诚意,因此,有必要对自有知识进行筛选和界定,从而尽早进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其次,传递积极信号。知识提供方应有目的地显示主动合作的良好意图,持续显示知识提供者的知识质量或知识禀赋水平,提高合作者的信心,从而促进合作和共享的形成。最后,分阶段、少批量、

多频率的溢出,有利于建立长期合作和值得信任的声誉,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合作回报。声誉是高价值资产,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合作的交易成本。只有通过耐心地、长期地和长远地投入,才能够建立起长期的声誉。

三、知识的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

知识整合与共有知识的形成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运作的第二阶段。知识整合为共有知识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共有知识的形成是知识整合的目的之一。

(一) 知识整合的协同运作

产学合作的知识整合,就是企业和大学的自有知识经过选择和溢出阶段后,进入到合作双方建立的共享知识库中,以合作组织双方的知识概念模型为指导,通过知识识别、知识挖掘、知识学习和知识融合,以知识组织体系为支撑,对产学合作双方进入共享知识库的知识概念及其关系进行整理、组合的过程。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知识整合运作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合型协同。在多种知识协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应用知识与基础知识、自有知识与共有知识、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等不断地产生非线性的关系,产生放大效应和涌现效应,不断地创造出各种新知识。

1.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完成知识整合。个人知识具有专有性和隐含性,是组织中知识员工长期学习的结果;组织知识是组织整体智慧的结晶。适应进化是组织与个人自然选择流动知识、自动遗弃过时知识的过程。随着组织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张,新知识系统的构建将对原有旧知识产生压力,一部分知识被淘汰。新知识系统是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要素为适应共享的日的而互相选择、适应进化后的共生结果。

2.产学合作中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经过sEcI(社会化、外化、内化、综合化)循环,形成了一个持续的知识螺旋上升扩散效应。整合过程就是这两类知识的不断转换,一方面是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或者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通过产学合作双方知识的整理,促进知识的扩散和学习;另一方面,则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或隐性知识之间的转换,目的在于将知识内化为企业或大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组织核心能力的发展。企业与大学之间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地相互转化与协同整合使得产学合作双方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倍增和涌现。

3.企业与大学的自有知识与共有知识之间不断相互整合,组织对白有知识进行选择和溢出,通过对共有知识的识别,摒弃与知识共享目的不一致的知识,将整合后的知识融入到企业或大学的知识系统中创造新的价值,如图一2所示。 4.企业与大学不断从外部吸收整合互补知识,弥补双方知识和功能的不完备,实现组织知识系统的优化整合,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之间的互补相容和相互关联,是形成与提升组织一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现代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资源越来越复杂,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创新所需的知识不可能都由某一类型的组织来创造,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知识整合就是通过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的互相交流学习来实现组织内外知识的互补,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以求较快地获得新知识并及时利用。

(二) 共有知识的形成

共有知识的形成是指在选择与溢出、整合已有知识之后衍生新知识的活动。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在实践中往往非常复杂。因为必须要让所有参与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员工在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其形成与演化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分享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分享是将隐性知识从一个人向其他人转化或学习的社会化过程,它是共有知识形成的准备阶段。二是形成概念。大量的隐性知识——经验和想法等在合作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将被编码成显性知识,这个过程相当于外部明示。三是确认概念。在这一阶段,检查新形成的概念是否符合合作双方的要求。如果概念不能反映双方合作的目标或认识,就需要重新返回到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之前的每一步进行反馈。四是建立知识模型。将已确认的概念转换成能够反映合作双方要求的具体知识模型。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过程,相当于汇总组合,也是将来自企业和大学知识整合后汇总到共有知识库的过程。五是跨层次的知识螺旋式的扩展。共有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新的概念经过创造、确认和模型外显化后会继续前进,并可能在其他层次上发展成知识的新循环。

共有知识的形成不会自动自觉或者想当然地发牛,它需要组织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知识得以真正实现跨组织、跨领域地流动与共享。这些制度可以包括举行经验交流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组建专家组对问题进行解答以及员工互换交流等形式。通过这样一些复杂过程的反复螺旋循环运作之后,就产生了产学合作所共有的知识库,它是在原有知识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增值性创造。当然,要使得这种知识共享的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要注重共有知识的采集和储存,更要注重共有知识的利用。为此,我们还需要在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为不同组织成员提供持续获得、创造、探索和累积新知识的产学合作创新平台。

四、共有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共有知识库的功能是为产学合作双方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保证企业和大学能够在合适的时间从共有知识库的合适位置获得合适的知识以及向共有知识库的合适位置传送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则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目标之一。

(一) 共有知识的吸收

我们可以运用规范的技术与方法锻造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一是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是可以锻造或提升的,这已经在有关组织知识吸收的理论中被各个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思路下的研究结果所确认;二是组织知识吸收能力是可以运用设计好了的策略、技术路径或具体方法来重构或提升的,是可以在现实中操作的。在现实中真正锻造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必须经历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孕育、激发、提升和再造三个不同但连续进行的锻造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锻造,可以帮助组织有效地吸收共有知识。

(二) 共有知识的应用

共有知识的应用是指从共有知识库提取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而产生新价值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可以发挥知识的真正作用,并促使其发生迁移,实现知识共享的目的。产学合作共有知识的应用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

如图一3所示,大学的知识应用以理论应用为主,大学共有知识的应用主要是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发现新理论。纵观“硅谷现象”和“剑桥奇迹”,依托大学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现代大学飞跃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的知识应用体现在六个方面:大学知识生产与创新、促进学科知识的分化与演化、引发学科知识的交叉、推进学科知识综合化、大学知识内部流动与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

企业的知识应用以实践应用为主,其将共有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共有知识在企业中得到的应用主要以实践为主,在企业中,共有知识的应用实际上更多地表现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同时,我们看到,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源头”来自大学的基础研究,在基础研究中获得的理论成果经过实验研究之后,会成为以专利。专有技术为载体的科技成果,通过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了现实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