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教学法 参与 两课 教学中

[摘要]在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中,提高课程的时效性是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文章旨在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使用“参与式”教学法,以改革旧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莫税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学工部部长,副教授,法学硕士,广西 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70-03

近年来,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法仍占据主要地位。这种“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管学生听不听,接受不接受,也不管教学效果如何,而学生的难点、热点没有得到解决或没有真正解决,教学目的没有达到。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法还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种单一的“空对空”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为提高“两课”教学的时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法,努力探索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换的途径和方法。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与特点

“参与式”教学法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情感、思维、行动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法。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参与式”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

内在性激励与外在性激励的关系是:(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3)当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4)当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外在报偿。

“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够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点要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才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实践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它主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实践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與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具有思想性、针对性、现实性强的特点,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社会、思考人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积极思考、提问、讨论、争辩,有利于大家聚集式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和教育效果。

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胆行为,不循规蹈矩,有创新意识,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加上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现象,使得他们对一些理论产生怀疑,对某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产生错误认识,他们渴望探讨,寻求答案。因此,把学生的困惑、课余“卧谈”、“闲谈”话题有目的有专题地转移到课堂上来,在老师的引导、规范下讨论、研讨、争论,能够使一些模糊的、困惑的问题得到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得到纠正。并且在讨论、争论中,也是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参与式”教学法能起到显著的教育效果,打破传统教育的“瓶颈”。

四、“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一)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它重视全员参与,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中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弘扬,重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起和谐、协调、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协调、合作、交流、互动,产生教学共振,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

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改革教学法,充分开辟“参与”的空间。探索系统理论教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师生互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改进考试方法,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观点的情况,更要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努力探索系统理论教学与专题讲授相结合;二是以“精品课程”、“精彩一课”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师生互动式教学;三是探讨改进教学组织形式,试验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相结合;四是改进考核方法,探索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五是大力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教学手段,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交流,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实践大纲。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自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总之,要在教学中确实做到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三)积极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方式,这是“参与式”教学的一个特点。小讲课可由老师讲,也可定专题由学生讲,小讲课后进行分组讨论或分组活动,让学生寻找实施方案,对实施的结果进行相互评论。分组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取知识归纳、成果展示、问题总结、新课设想等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通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授课制相比,这种形式淡化老师的权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之间的单个竞争转向合作竞争。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小组学习中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如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中,在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时,由学生个人先归纳有哪些特点,再由小组长把全组的特点进行小结展示,然后各组再相互对比,找出哪些是和我们小组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进行相互学习。如在学习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分任务,按照条块查找灿烂的民族文化,比比看哪个小组的资料多、全而深刻。

采取辅讲、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讲就是在老师主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学生讲解部分内容。在实际操作中,一是根据教学的进度和内容适当安排,二是让学生做好辅讲的准备,实行轮流制,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使他们都能得到鍛炼,充分锻炼胆量、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问答式即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取开放式、主题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前单一的师问生答方式,变为生问师答、生问生答、教师点评的方式。对一些现成的、正确的结论教师总结时要正确、清晰。对有些问题,要充分开启学生的思维,把问题的讨论延伸到课外。这样,通过综合自己的思考、同学的观点和老师的总结,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讨论式是问答的延伸,其升华即为辩论,教师要注意选题,充分考虑论题的正反二重性,让学生在辩论中受益。如第五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让学生进行辅讲、互相提问、分组讨论,谈他们的感受和认识,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注重教学过程主体性的发挥,成为实现人的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打破以往“两课”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提高课堂效果和教育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荷 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