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浅析 创造性 思维能力 培养 大学生

摘要: 本文结合自然辩证法有关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和当前大学生的教育状况,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两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创新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是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史上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一定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指对具体的思维主体产生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每个正常人都有可能具有这种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具有积极而又主动、深刻而又广阔、独特而又新颖的特性。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优秀创造性人才”的人才模式塑造自己的学生,使之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自然辩证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我认为采用合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从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入手,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切入点

培养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即培养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标志着人的认识的新突破,一个具有开创性问题的提出,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23个问题,即“希尔伯特问题”。这23个问题成为20世纪数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预示着新的学科带头人和科学家群体的诞生。提出一个有创建、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并非轻而易举,提出问题的过程往往是对旧问题深刻研究和总结的过程。

1.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以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对现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一个高质量的提问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刻的思想与想象。所谓发明创造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因为拥有系统而扎实的科学知识体系的人往往思维敏感、观察细致,而对于毫无准备的人来说,创造的机遇即使碰到他们,创造性的发明发现也会与他们擦肩而过。

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许多知识的有机构成。在“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的信息时代,知识老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现代的学习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学习理论和掌握方法,接受知识和培养创造性,学习做学问和学习做人,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树立现代科学家的科学道德等的关系问题,成为大学教育中所关注的问题。

2.怀疑态度是创造性思维的酵母和温床。

怀疑态度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科学保持发展活力的主观动力。怀疑是打开未知领域大门的思想钥匙,任何科学探索、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怀疑态度,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波普尔说,科学开始于问题。科学思维机器的启动,既不是开始于观察,又不是开始于理论,而是开始于大量反常、失效和矛盾现象,对现存的公认的、权威的或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完美性的质疑。最好的创新方法,就是保持经常的怀疑,怀疑把思想引向研究,研究使思想发现真理。爱因斯坦说,正确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而只有怀疑才会提出问题,才会引起思考,进而产生创造。

中国创新精神相对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怀疑态度的稀缺。在以往的社会中,怀疑是被压抑的,它只能是一种零散的、隐蔽的私人化的情绪。而怀疑态度的稀缺,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对怀疑精神的自我压抑和不宽容造成的,过分强调思想的一致,将任何对流行和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技术、体制的质疑和不同观点都看成是大逆不道的异端加以贬斥,从而使任何可能富有创造性的独立思考都无法存活,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

3.批判精神是创造性思维的桥梁和先导。

如果说,怀疑还只是一种朦胧的诉求,缺乏足够的依据和充分的理由,那么,批判则是通过明确判断、深入研究、分析求证,从而否定某些存在的不合理性、落后性、不正确性、不完善性,使问题浮出水面,使矛盾明朗化。批判是怀疑精神的继续和超越,当然,批判本身并不意味着正确和真理在握,但它意味着走向正确和真理的一个契机或新的开始。批判是双向的,批判本身也包括反批判,批判是思想的防腐剂和清洁剂。

批判精神是现代社会健康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精神,一个社会创新精神的缺乏,往往是由于批判精神的缺乏。批判是对社会的鞭策。一个社会没有批判,没有讨论,错误的得不到批评,正确的得不到支持,社会的创新风气就难以形成。社会思想需要碰撞,各种见解只有在论证与反驳的辩论中,才能推进社会认识上的深化。

如果说怀疑是一种消极的自由,那么,批判则是一种积极的自由。批判是一种公开的挑战和精神探险,批判需要科学的勇气。布莱希特在他的著名戏剧《伽利略》中说过一句深刻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度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说了一句更为深刻的话: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才是真正不幸的。一个社会没有敢于说出真理、富有科学勇气的人是可悲的。

4.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创造性思维必然会被看成是一种越轨行为,但越轨是创新的必然表现形式。外部自由的本质就是需要理解创新的合理越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创新中一些失败的、错误的越轨行为——最初的片面和不成熟,也是社会为获得进步发展所需付出的必要成本和代价。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种创新,面对宗教守旧势力和世俗习惯势力,他没有胆怯与动摇。

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1.启发辩证思维,指导其归纳概括,引申发展。

辩证思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逻辑,“辩证逻辑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它,把握它”。(《现代汉语词典》)这就告诉我们,辩证思维要求注重事物的多侧面、多角度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旨在以“发展、运动、变化”的眼光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由此可见,辩证思维是突破、创新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人们如果不能以辩证的眼光看到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运动的趋势,就不可能有突破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辩证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先导。

2.诱导发散思维,促使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它的意义是:针对一个认识对象,纵横展开思考,不断展开分析判断,以获得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求得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进而去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为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最佳途径)提供可资参照的多种依据。

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方式是当务之急。相对于以逻辑思维、严密论证为基本特性的收敛式方式,发散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补充。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普遍存在着收敛式思维强于发散式思维的情况,因此,理工科学生在思维方式的锻炼上,更需要发散性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培养,这是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训练发散式思维,首先要分析和认识发散式思维的特点。美国心理学家J.P.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考方式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流畅、变通、独特。所谓流畅,即少阻滞,反应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变通,即做到融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的束缚,因此可以提出超常的新构想、新观念。独特,即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大超过一般人。流畅、变通和独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变通是其中的关键。它既是流畅的条件,又是独特的前提。所以,为开发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便是要培养和锻炼思考方式的变通性,也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而达到这一点除了要在接受教育期间和与人交往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外,最主要的是要在运用中进行锻炼。

3.提倡逆向思维,鼓励其质疑求异,否定批判。

逆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这种思维以打破常规为目的,在美中寻找丑,在丑中发现美;在众人肯定时提出否定意见,在众人否定时力排众议;可推陈出新,亦可新中见奇。对理工科学生而言,逆向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数学中的反证法就是逆向思维一个很好的应用。

4.进行系统思维,满足时代的要求。

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了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生命系统理论等系统理论,使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系统思维方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思维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运用系统、要素、整体、环境、结构、功能、信息、等级、秩序、协同、混沌、突变、有序等一类概念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揭示事物的系统联系。

另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创新素质。所谓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总之,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优秀人才,满足以知识的不断创新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特色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镇修.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探讨[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1).

[2]白屯.自然辩证法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3).

[3]吴哲敏.思维的创造性与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2,(8).

[4]郑慎德.创造性思维宏观环境若干问题的研究[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