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巧用 构建 思维 知识 网络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版)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其理念必然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因此,高三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复习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知识网络构建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思维导图的巧妙应用则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知识网络

2006年开始的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6年,作为一种新的时代要求和教育的发展方向,改革是必然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实验)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一。理念的提出与时俱进,课程实施则是一个摸索中前进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大胆课改,所以在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合作深度的把握上存在欠缺。实践证明:合作学习的正确使用必定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成效,尤其是在高三的生物复习课中适时适量引入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网络构建,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网络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确实提高自己的能力。

1 高三复习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书中明确提出21世纪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这里所说的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关心(to care),学会分享(to share),学会合作(to work with others)。学会共处,就要学会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学校之内,教师与学生如朋友般的平等对话,既是“教学相长”所必需,也是教育成功的体现。因此,21世纪教育需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对话、交流、讨论。“居高临下”、缺少平等精神的教学,不但会挫伤学生求知的热情,而且有害于学生健康品性的养成,各项能力的培养。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得和养成。学会共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活动,具体到高三的复习中就是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利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确实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 思维导图的基本理论

英国学者Buzan T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造的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放射状的思维表达方式,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多次练习后形成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清晰度,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因此,高三生物复习课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能力。

确切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学生把要学习的主题用方框或圆圈围起,然后放在纸张的中央,学生以画图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题可以用关键词和图像来表示,把中心主题作为起始节点,放射状地画出多条射线,每条射线的末端是和主题相关联的次级节点(次主题),而每一个次级节点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主题,以相同的方式继续向外发散,产生更多的思维节点,如此无穷。这样,学生的思维经过多次发散和不断扩展,想复习的核心概念就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考虑到知识记忆的特点,建议在构建网络图时中心主题用醒目的字体、用较大的字号、较大的方框表示,而从中心主题出来的第一分支可以用较粗的箭头和方框来表示,不同的分支也可以考虑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3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2003版)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指令性文件,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指出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并给出了课程的实施建议。《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课程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然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尤其是《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知识、主干知识考察的必然性以及学生多重能力考察的必然性。因此,高三总复习方法的得当可以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轻松、系统地掌握生物学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同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高效地进行复习。经过多次的实践,笔者发现在高三总复习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知识网络构建复习生物学核心概念特别有效果,尤其是在构建网络图时若能引入思维导图的构建方法,则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深入地理解核心概念,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生物的变异”这一内容的复习为实例展示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离不开独立学习,否则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缺乏独立学习的小组合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得不到锻炼,相反地会养成惰性心理,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既要考虑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合作,更要关注在实施过程中是不是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了各自明确的分工,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报告员是否各司其职。

(1)小组成员分工学习。即把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

此课例把班级的48位同学按照平常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6人为一组,在教师布置课题后,各小组自由探讨拟构建的网络模式,然后由小组长安排各成员的具体分工任务,比如第一小组的分工是:A同学重点对变异的有关次主题进行研究,B同学重点对变异的类型进行归类,C同学重点对变异的各相关知识点进行细化,D同学负责记录小组头脑风暴的过程,E同学负责整理形成本组成果,F同学负责向全班交流汇报本组合作的成果等等。在初步分工后,就是小组成员独立思维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成员不仅要重点考虑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借助思维导图初拟知识网络图(如图1),还要兼顾其他知识点的复习,做到能在小组内交流时对其他成员提出质疑或补充、完善。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其他人例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一些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能够记忆和背诵多少教师讲授的内容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学习者依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去自主构建有关知识的能力。因此,独立学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小组内的交流与讨论。先由各成员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经过小组讨论实现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当小组各成员形成正确系统的认识后再最终形成小组合作的知识网络图成果。如图2是第六小组经过讨论后形成的合作成果——生物的变异的知识网络图。

(3)班级展示、反馈与评价

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可以让小组成员对生物的变异这一主题有系统的了解,但是不同的小组必然有不同的想法与思路。所以班级的展示过程,是一个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拓展应用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组与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平台。发言的同学可以得到同组同学的及时补充,异组的同学可以评价发言一组所构建知识网络图的优缺点。最后教师做为课堂的引导者,适时地对各组合作成果与发言内容做具体指导,指出不足,肯定优点,更多的是给予各组肯定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思维积极性也在多次的训练中与鼓励中渐渐增强。同时全班同学在自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班内倾听的过程中,也在把对生物的变异一词的理解逐渐内化,学生对生物的变异不再死记硬背,最终的实惠就是相关知识的完整性与解题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文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卫生职业教育[J].2007,(20):72-73.

[2][英]托尼·巴赞(Buzan T).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04:4-5.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58-60.

[4]许孟琴.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应用研究.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