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言注释指瑕二则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文言 注释 二则

现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2006年版)是在全国使用广泛的一套教材,经多次修订,其内容、编排逐渐完善,释义、注释也日趋精臻,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下文就该套教材中两处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和困惑的地方就教大方。

一、“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濡缕”,文下注释曰“沾湿衣缕”。表面上看,这处翻译颇为切合,但如果我们结合上下文仔细思考便会发现问题:血沾湿衣缕,人怎么就会立即死亡了呢?这很明显是不合情理的。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燕太子丹为荆轲刺秦王而购买的匕首在用毒药淬过以后致死率极高,人只要稍微被划伤一点,就会立即死亡。显然,“人无不立死者”的原因是被匕首划伤后中了上面涂抹的毒药的毒,而不是血沾染了衣缕。“血濡缕”,实际上是一个宾语前置的特殊结构,“缕”在这里应该是一个量词而非名词,按照我们现在的习惯应该是“濡(动词)+缕(量词)+血(宾语)”,它的主语应该是上文所说的淬过毒药的匕首,也就是指“(匕首)沾染了一缕血”。这样的话整个句子的意思即是:“拿(淬过毒药的匕首)在人身上试验,只要它(划伤人)沾染上了一丝血,人没有不立即死亡的。”“血濡缕”的说法后世也有见。如:

近时沅州蛮叛,荆湖制司遣兵讨之。蛮以竹为箭,傅以毒药,略著人肉,血濡缕无不立死。[1]

这里“血濡缕”是“濡缕血”的意思更加明显,因为前面已经说到“蛮以竹为箭,傅以毒药,略著人肉”,这是“血濡缕无不立死”的前提之一。何建章《战国策注释》认为“血濡缕”是“被刺伤,浸出一丝儿血”[2],这表明他对于“血濡缕”的真实意思是有一些认识的,但他的翻译却没有充分体现这句话各成分间本来的结构。至于教材编者将“濡缕”注释成“沾湿衣缕”,应该是受到鲍彪本《战国策》的影响,鲍本“濡缕”作“沾濡衣之一缕”。

二、“彼路斯何?君子之车。”(高中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采薇》)

“路”,文下注释曰:“高大的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又叫戎车。周代时战争是车战。”“路”指将帅乘用的车、高大的战车固然无可置疑,但编者所加的“周代时战争是车战”一句却难免使人误解为当时作战均是乘车进行。然而春秋时期以前的战争,实际上是车战和步战的结合,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可以说是原始的机械化部队和步兵部队的协同作战。当时计算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主要标准便是“乘”的多少。《汉语大字典·丿部》:“乘(二)[shènɡ]:(特指配有一定数量兵士的兵车。”因此才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杜预注曰:“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又如,《孙子兵法·作战篇》:“驰车千驷,革车千乘。”杜牧注引《司马法》曰:“一车,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4]

由上可知,春秋以前的战争实际是以战车为主导,同时按照一定标准每车配备一定数量步兵来进行的。《采薇》第五节有“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两句。“依”,依凭;“腓”,遮掩。这两句的意思其实就是:“(战车是)将帅所依凭的,也是普通士兵所借以作掩护的。”这里的小人,实际上就是《左传》和《孙子兵法》中所提到的“步卒”。原文注释为“周代时战争是车战”不妥,宜改为:“周代时战争以战车为主导,一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参考文献

[1][明]刘元卿.贤弈编·干局[A].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48.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03.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4.

[4]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2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