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初三化学用语教学原则的认识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用语 原则 初三化学 教学

摘要: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阶段,其启蒙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要求教学工作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形成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具备的良好科学素养。

关键词:启蒙教育;化学用语;表征;建构:同化

在几年的初三化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差,对化学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化学用语”部分的学习存在了诸多问题。下文是我对初三“化学用语”教学原则的几点认识,期望与大家交流研讨。

一、化学用语

1.化学用语简介。“化学用语”是化学科学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简明、严密、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它表征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变化;蕴含了相关的理论与概念,具有简明、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辐射性,是表达工作成果、进行工作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化学思维的加工对象。

2.教学现状分析。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有限,他们的思维模式中还没有建立恰当的“微观粒子”图式,再加之化学用语部分由于自身学科系统性限制内容安排的相对比较集中,学生在这一部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正确使用物质对应的化学符号,对其中数字的由来理解不到位。(2)对一些相似的化学符号经常混淆。(3)学习方法不科学,对化学学习的认识甚至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层面,学习很被动。如果换一种顺序排列以上问题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对于化学学习的错误认识,才逐步出现了对化学用语中化学符号理解和应用的障碍。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有责任不断学习探讨教学的基础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积极地教学反思,以便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鉴于化学用语的内容特点和教学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是科学合理的

1.名实结合,理解涵义。初三学生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初步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化学用语在化学课程学习和思维中的两个重要作用:(1)符号性表征。布鲁纳认为:符号性表征既不是直接的事物,也不是世界的复制,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间接性和任意性。这一点,在元素符号的由来的相关规定中表现最为典型。(2)符号是规律的反映。化学用语除了具备基本的表征功能外,还蕴含了丰富的规律信息。众所周知“Na”代表钠原子,钠元素,“Na+”表示钠离子。在这一层面上符号仅仅具备了表征的功能,但是二者的符号还蕴含了更深层面的意义:“Na”和“N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当然也只有学生深刻理解了由“Na”与“Na+”的微观结构变化过程并使之上升为规律之后,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才能得到锻炼提高,在学习中才能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循序渐进”原则,首先是由化学学科自身严密的系统性所决定;其次,也考虑到学习者自身心理认识的发展水平。从思维操作角度而言: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即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上,并以有效的方式组织呈现新信息,使二者之间建立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知识图式。但学生学习内容以继承人类的间接经验为主,因此,在认识建构过程中生动形象、富有生命力的信息组织方式对学习尤为重要。在化学用语教学中,专家教师的教学特点之一就是为学生组织最佳的信息呈现方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微观粒子”图式。“要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客观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顺序,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相结合。

3.加强练习,达到三会。练习,即强化。在认识建构过程中,化学用语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表征符号所代表和蕴含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图式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即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学习符号的意义,即代表什么。其心理学机制是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在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元素与元素符号、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的学习正是这一类型的学习。

(2)概念学习:所谓的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在教学条件下,概念学习主要是同化过程。同化的结果,是学生把新的概念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识结构,将获得的知识、观念与原有概念重新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3-90.

[2]陈崎.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