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水针结合半导体激光疗法治疗颈肩背痛综合征52例体会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背痛 综合征 半导体 激光 疗法治疗

摘 要 目的:观察水针结合半导体激光疗法治疗颈肩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颈肩背痛综合征病人进行水针结合半导体激光疗法治疗1疗程后,观察前后临床症状。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结论:水针结合半导体激光疗法治疗颈肩背痛综合征的方法具有见效快、费用低、无痛苦、治疗简便、容易被接受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针刺、药物、经穴的协同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颈肩背痛综合征 半导体激光 水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04

资料与方法

颈肩背痛综合征病人52例,男:女=2:3;年龄19~67岁;病程2天~25年;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颈椎增生6例,颈椎椎间孔狭窄伴退行性病变者2例,颈肌钙化者7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6例,无明显X线征21例;检查: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5例,颈旁不同程度压痛25例,肩胛骨脊柱内侧缘压痛10例,斜方肌上缘压痛20例,综合压痛45例,颈项活动受限占10例。

水针治疗:①取穴:压痛最明显的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物、大椎、风池、大杼、肩井、天宗、膈俞。②方法:患者选向择合适的体位,5ml一次性医用注射器抽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盐酸利多可因1ml、注射用水1ml,快速进入皮下,缓慢进针,上下提插,有得气感、无疼痛及触电感后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液,每穴1~2ml。其中风池穴针尖向鼻尖方向,深1~1.5寸,使患者有酸胀感及向枕、头顶处出现针感传导;大杼穴、膈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入0.5~1寸,并有酸胀感后注入药物。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半导体激光治疗:选用上述的压痛点和穴位,每次选取3~6个治疗点。治疗时以探头光斑距痛点及穴位0.2~0.5cm处直接照射,每点3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输出功率为200~500mV,输出量以让病人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疼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局部无压痛,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复发;②显效: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活动大致正常,生活工作能力显著改善,观察3个月病情无加重;③有效:局部疼痛减轻,轻度压痛,肢体活动有改善,可参加轻工作,观察3个月病情无加重;④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结 果

治疗1个疗程后,52例中,痊愈15例(29%);显效17例(32%);有效18例(35%);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

例:患者,女,46岁,医生。2005年6月就诊。患者反复肩背酸痛6年,1天前,在手术台上连续工作了5个小时后,症状加重,曾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见患者精神不佳,痛苦貌,颈部左转受限。检查:颈肌紧张,活动受限,肩背广泛压痛,斜方肌上缘压痛最明显,有“条索状筋束”,双侧肩胛内侧缘压痛明显。压顶试验(-),牵拉试验(-)。X线检查:生理曲度强直,钩椎关节轻度增生。诊断为颈肩背痛综合征,给予上述治疗。自诉1次治疗后就感觉大为减轻,经1疗程治疗,疼痛消失,压痛不明显,活动自如。嘱其经常做颈部功能锻炼,至今未复发。

讨 论

颈肩背痛综合征多由颈椎病、颈部神经卡压、颈部肌筋膜炎所引起。它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工作的人群中越来越多。由于姿势的原因造成颈肩背部的肌肉、筋膜紧张,使肌肉筋膜长期处于一种疲惫状态,就会造成被牵拉的肌肉缺血,产生代谢产物,使肌肉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渗出等。久而久之,则发生肌肉筋膜的粘连及纤维性变,遇到气候变化和劳累后加重。

颈肩背痛综合征,祖国医学归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一类病证。颈肩背部疼痛沉重,活动受限正是由于风寒湿三气的侵袭,局部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致。治疗上应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为主。大椎,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既能驱散外感之邪,又可调和诸阳经气机,此为治本之举;局部压痛点取穴,旨在疏经活血、助阳散寒,系治标之法;风池穴,《针灸甲乙经》中“项不得顾,风池主之”,针之有疏风解表的功效;大杼为三经之会,督脉之别络,有解表振奋阳气之功,主治骨痛;肩井穴为少阳经、足阳明、阳维之会,有疏风活络、消肿止痛之功;膈俞穴,养血和血、祛风除痹,天宗穴为手少阳穴,主治肩膀酸痛。选穴上,局部与整体相配,标与本同治,共奏扶正祛邪、通经止痛之效。水针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水针疗法的重要内容是药物经由穴位注入人体,通过经脉-脏腑相关的作用而发挥药物的效能。药物笔者选用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择适当的经络腧穴,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即是穴位注射的药物作用有一定的循经特点,不同经脉的腧穴对药物刺激的反应性不同。有人曾经做过实验,把等量的药物注射于不同经脉的腧穴,药效强度迥然不同。正确地通过穴位内注给药,其作用可以得到几何等级的放大,从其效应推测,可能是由于针刺穴位调整了机体的功能状态,改变了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对药物治疗效能的发挥,这绝非单纯的肌肉吸收过程可比[1]。半导体激光波长能达810nm,波段易透过皮肤进入组织深处,其光能较强,输出功率可达500mw,具有热、光压、光化学及电磁效应,被组织吸收后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减轻疼痛[2]。激光照射穴位起到了激光和穴位双重治疗作用。痹证在临床上容易反复,我们在找到致病原因的同时要寻求改善之道,才能彻底改善病情。笔者通常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保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放松,以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参考文献

1 秦黎虹.水针疗法与穴位埋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13.

2 肖勇骏.半导体激光在医学上的应用.激光医学,1993,291.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