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责任承担问题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围剿 第五次 承担 失败 责任

【摘要】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三个建议进行分析,从而探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原因、责任承担及其对党内政治作风的教训。

【关键词】建议;责任;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失去了兵权,李德、博古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权力,主要领导并指挥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但是惨败。历史对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早已作出定论:主要是因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曾提出许多重要建议,但都被李德所拒绝。

一、对毛泽东三个建议的分析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二百架飞机对红军各根据地进行“围剿”,其中50万兵力重点“围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毛泽东建议,红军既不能和敌人打正规战、阵地战,途以损耗革命力量,也不能死守中央苏区,和敌人拼消耗,并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方案,采取以往做法,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将敌人诱至苏区腹地,而将红军主力隐蔽集结,乘敌人骄傲松懈而轻敌懈怠之时,待机破敌;另一方案,突破敌人重围,跳出外线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作战。和敌人实行大“换防”,迫使敌人走出碉堡回防其根本重地,置碉堡于无用,红军从而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从建议的内容来看,这个建议是大胆的。第一方案则依据前四次“反围剿”成功的经验,诱敌深入,采取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歼敌一路的方针,把更多的胜利寄希望于国民党将领的错误,如骄傲强敌,单军前行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国民党第五次“围剿”是小心谨慎的,从来没来大跨步前进的,所采取的是“步步为营,出出建碉堡”的铁桶战术,以此把红军困死在中央苏区,以达到慢慢消灭的目的。从国民党所实施的战术来看,他们是不会置碉堡于不顾,分兵冒进的,因此,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经验对于这次围剿是不行的。蒋介石是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已建成的堡垒,去犯前四次“围剿”中所犯的被红军拖疲拖累还找不到红军的错误战术。而李德认为这种方案会让我们的领土不战而弃,而且不能为我们阻止敌人并打击敌人提供保证,因此否定了毛泽东的第一种方案。其实李德的担忧并无道理,领土不战而弃,如果不能诱敌深入,反而会丧失打击敌人的机会。而毛泽东自此建议以后,包括彭德怀、周恩来,也再没有提出过内线歼敌的战法,所有的建议几乎都是跳到外线去,与国民党寻机作战。本人认为,毛泽东的这种方案,假如不能“诱敌深入”,只能加快国民党修建堡垒的计划,从而更快地困住红军,这种方案,或者说这步棋有点冒险。第二种方案依靠自己的努力,目的在于打破敌人的“铁桶计划”值得去尝试。毛泽东的这种方案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是之所以被李德等人否决,是因为他认为“由于敌人的堡垒构筑坚固,并且层层向纵深发展,所以想在这里突围,到敌人的外侧或背后作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从这句话里我们看以李德并非不同意毛泽东的这种方案,而是认为这种方案的成功机会很小。众所周知,毛泽东的战术以“奇”著称,在前几次“围剿”中都是乘敌不备,以求歼敌,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就主张打敌人碉堡,即打有备之敌,寻求突围,这是匪夷所思的,因为这个方案摒弃了以往坚持内线作战,诱敌深入,歼敌一路的的做法。这也正反应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性,而毛泽东这是站在国民党战术新变化的高度上提出自己的妙策。由于毛泽东并没有明确主力红军突围的方向,所以无法过多地讨论,但是第二种方案是值得去尝试的,既然无法在内线诱敌,歼灭敌人,只有去外线寻找机会,待机歼敌。而毛泽东的这种建议,在福建事变发生时,在主力红军突围去外线歼敌的方向上已经明确。

毛泽东的第二个建议。福建事变后,毛泽东建议:以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苏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毛泽东的第三个建议是在广昌战役失败后,提出了主力红军突围调敌到湖南中部以寻机歼敌的建议。这两个建议后被称为富有战略性的建议,甚至有人提出,若能采纳这些建议,红军就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无论是北出苏浙皖赣还是去湘中,都是要在外线寻求作战,打到外围去,这和“反围剿”开始时的第二種方案相同,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建议是建立在第二种方案的思路之上的,并且在突围和外线作战方向上的都很明确,这说明这两个建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关于毛泽东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所采取的战略方针,许多人都已经做过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并明显分为两派,在此不再作更多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史学家陈铁健先生的观点,他通过对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的总结,认为:“北出方案其中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是敌重兵在北,突破不易。敌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前敌总指挥蒋鼎文,辖近40个师,全是蒋介石嫡系,甲种师,装备好,战斗力强。福建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以11个师入闽镇压。红军似乎可以乘机突破敌北线封锁。其实,北线敌人尚有近30个师,凭堡报守。福建事变前后,红一、三军团几次试图北突,未成。”毛泽东的北出方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突围出去,而突围出去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依旧悬而为决,但是在国民党强大的“围剿”压力下,越早突围越来已经成为了许多研究者的共识。笔者也认为在李德等人指挥下红军连续受挫,损失惨重,看不到打破敌人“围剿”的希望时,毛泽东的建议是值得去尝试的。

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兵力是前四次“围剿”红军兵力的总和,并采取堡垒战术,弱小的红军已经失去了调动兵力的力量,小股的红军的进击已经无法吸引敌人冒进进击,而这种问题在第四次“反围剿”时已经体现出来。从毛泽东的三次建议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五次反“围剿”是异常艰难的,毛泽东也抛弃了他一贯坚持的诱敌深入,歼敌一路的做法,而是提出了以往不同的建议,即跳到外线去,寻机突围,在运动中寻找歼敌良机,这种建议是值得去尝试的。

二、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

第五次“围剿”和反“围剿”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较量,而是一场力量极其悬殊的较量。战争的结果必然是一方胜利一方失败,而胜利者之所以是胜利者,不仅仅在于力量可能存在的悬殊,还在于失败者所犯的错误。通常说法,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是由于毛泽东采用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而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是由于朱德、周恩来等将领抵制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采用了大兵团伏击战术,即采用了毛泽东的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军事理论,最终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则在于博古、李德等人错误的军事指挥,没有实行以往反“围剿”中的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其实这些认识是很不客观的,关于第五次“围剿”与反“围剿”的军事战略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研究其实已经解决了,陈铁健先生认为:“诱敌深入,要看条件。”第五次“围剿”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几乎远远超过前四次“围剿”兵力的总和,而且准备充分,并聘用一批德国顾问;重要的是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已经吸取了前四次“围剿”失败的教训,表现在军事布置的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围剿’的堡垒主义新战略,即专门对付红军的运动战和诱敌深入,击敌一路做法”;政治上,蒋介石首次提出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等,以爭取民心,这些都和以往存在很大的不同,蒋介石第五次“围剿”是下定决心占定苏区和消灭中央红军的,从蒋介石把第五次“围剿”的一半兵力布置在中央苏区可以证明,因此蒋介石是不会为小股红军而放弃自己的计划的,而如果敌人不会被诱,红军也无诱敌歼敌之力。马福生说得更好:“谋略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而红军当时恰恰缺乏调动敌人的足够实力,这才是问题的症结。”若红军主力不大规模突围运动,是很难调动敌人的。在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结束,毛泽东除在第一次曾提出诱敌方案之后,再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类似的方案了。

笔者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在于军事方面。众所周知,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并没有过多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只是打退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过多地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方面强调政治原因,甚至用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来和第五次反“围剿”作比较是不恰当的。许多如前面所说的“左”倾错误政策,如打击中间势力、肃反扩大化等,其实在第四次反“围剿”时已经出现,但是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了,胜利者是不受任何指责的。因此,笔者不赞同: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采用翻旧账的方式把许多问题抖出来全部归于博古、李德等人的做法。正如李德所说,难道中国革命的失败,要我一个外国人来担负全部责任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分清重点,实事求是,把握事情发展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笔者强调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应首先着重从军事力量和指挥者素质考虑,即国民党此次出兵的空前强大,内部团结,以及采取新的“围剿”战术;共产党军事上的弱小、战术指挥失误以及对国民党“围剿”新战术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三、第五次“反围剿”对党的教训

第五次反“围剿”所应采取的战略与战术,并不应该与前四次相同,因为国民党已经吸取了前四次“围剿”的教训,其“围剿”的战术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红军的反“围剿”也应该发生变化。面对不同以往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毛泽东与李德两人都提出了不同的战术,事实证明李德所采用的军事战术是错误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历史无法重演,毛泽东的战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无用武之地,甚至连尝试的机会也没给。因此在红军反“围剿”的失败承担责任问题上,大部人认为应由李德等人承担,也有人过多地强调客观条件以及毛泽东建议中的问题,认为第五次“反围剿”本来就是一场实力极其悬殊的较量,而且毛泽东的建议也不一定正确,并且李德等人作出的决策都是经过党中央同意的,因此不应该有谁承担责任的问题。但是,我们因该清醒地看到李德等人“家长制”的作风,使得毛泽东的建议屡屡被拒绝,而自己错误的军事政策却又不能得到纠正,如此这样说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惨败应该是必然的。

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是深刻的,不仅仅是李德等人错误指挥的问题,也并非是毛泽东的建议就一定是真理的问题,而是全党的作风问题,它告诉我们党内一定要加强民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全党人的智慧,才能不犯错误,专政的“家长制”对于革命是有害的。

【参考文献】

[1] 谢一彪. 论毛泽东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2).

[2] 李安葆. 第五次反“围剿”中向外线转移的战略建议究竟是谁提出的[J]. 教学与研究, 1991(4).

[3] 李安葆. 长征史[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

[4] 何有良. 长征前红七、六军团的先遣行动[J]. 江西社会科学, 1986(6).

[5] 周启先. 共产国际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6).

[6] 黄道炫.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探析——不以中共军事政策为主线[J]. 近现代史研究, 2003(5).

[7] 奥托·布劳恩(李德). 中国纪事(1932~1939)[M]. 北京: 现代史料编刊社, 1980.

[8] 何友良.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方略述要[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

[9] 红军长征史研究会. 历史的丰碑[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8: 26.

[10] 中国历史学会《中国历史年鉴》编辑部撰写.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7. 陈铁健《长征史研究浅议》(特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作者简介】

张志坚(1986—),男,河南兰考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临沂市博物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