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荆轲刺秦的历史功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功过 浅析 历史 荆轲刺秦

摘 要: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们都很熟悉,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学界对这一历史行为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刺杀秦王的行动到底应该如何评价,站在历史的高度回望,对这一行动的功与过进行评说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荆轲;刺秦;刺杀行动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2-0136-02

对荆轲刺秦王的记载详见于《战国策》,《史记·荆轲列传》中司马迁更是对荆轲此人和整个事件进行了详尽地描写,并且司马迁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对于这一刺杀行动历史学家的评价各有不同,有的学者认为主动刺杀秦王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还能有一线生机。对此,笔者有自己的观点,刺杀秦王的时间不能简单地站在燕国的角度上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可以说有功也有过。

一、荆轲刺秦王的战略部署

我们先看这一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中国最战乱的那一百年的战国时代,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国力日盛,统一天下是每一个英雄霸主必然的追求,当秦国将赵国灭亡之后,距离赵国最近的燕国再也坐不住了,太子丹看到秦国灭燕国是早晚的事情,可是在国力的对比悬殊的事实面前,燕国想要与秦国正面对抗是不可行的。“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1]1205。荆轲想到了刺杀秦王的计谋。刺杀行动有着周密的前期准备工作。像我们今后历史上所发生的其他的刺杀行动一样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先是假装归顺,使秦王放松警惕,然后为了获得秦王的信任,能够有与之接触的机会,准确地说是能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牺牲掉了樊於期的性命,给秦王献上樊於期的人头以表示燕国的诚心。效果就是“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2]1016。在如何刺杀秦王的事件预测上,荆轲做了这样的计划,取得秦王的信任后,借着秦王放松警惕,以献地图的名义接近秦王,在地图中藏有匕首,一旦图穷匕见,便可以近距离地取秦王性命。这样的战略安排很好地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用何种方式杀死秦王,另一种是在戒备森严的秦国如何能够将武器携带进去。荆轲一定也曾想过用进献美食的方法毒死秦王,但是这事先一定会遭到检查,不可行。或许他也想过用暗器,但是出手的距离要求很高,携带于身上更是不可能的。最能够有胜算的刺杀方式就是近距离的出手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由于身上不能携带武器,所以将匕首藏在了地图之中。就这样解决了刺杀行动实施的问题后,荆轲从燕国出发,一去不复返。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战略部署的全貌,但是这毕竟只是预想,而且在这个计划里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第一,如果即使献上了樊於期的人头,而秦国当时是那样的高高在上,如果不接见荆轲,怎么办?第二,匕首藏于地图中如何才能不被发现?如果有人提前检查呢?如果秦王不允许荆轲近距离献图呢?第三,荆轲出手的速度、强度、准确度又如何呢?能够保证一击致命吗?所以这个部署和策划本身就同刺杀、暗杀这样的行动一样存在高风险和致命的缺陷。其成功的系数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很高,而且只要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出现问题,都会使计划无法进行下去。不过最终笔者只能说荆轲是足够幸运的,在这样一个并不周密的高风险的刺杀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他一直能幸运地走到最后一步。顺利的实施了计划,只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二、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愚蠢的吗

《战国策》中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写得非常精彩,我们也都知道最终的结局是刺杀失败。当时看来很多国家一定是在嘲笑燕国,敢与强大的秦国对抗,企图刺伤英勇的秦王这怎么可能。站在了历史的高度我们来看,荆轲刺杀秦王的行为是愚蠢的吗?如果说是愚蠢的,那么从战略部署上来看就不是英明的,即向上文所说的那样,计划得并不是万无一失,从今天的现代人的智慧角度来看,可能还是很可笑的,漏洞百出。但是,笔者认为这一行为并不愚蠢。我们看到的历史结局是失败了。刺杀失败,直接给秦王制造了一个进攻和灭亡燕国的最好借口。燕国被秦灭亡。可是,如果不制造这样的刺杀行动呢?燕国也许可以再暂时多存在几年,但是最终的结果呢?还是逃脱不掉被灭亡的命运。有人会说,可以利用这些年的时间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但是秦国会允许吗,燕国当时的处境已经是孤立无援了。刺杀秦国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为什么不试一试,也许牺牲了荆轲等几人的性命,可以扭转一个国家的整个困局。这是当时看来最好的选择。

首先,从历史关系来看,秦国强大,燕国弱小,刺杀秦王是解决问题最快的办法。我们要明确,荆轲刺秦王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他们认为秦王是一个具有政治谋略和一统天下的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各个国家被灭亡的命运在他们看来是由于秦王这个人造成的。所以他们认为杀掉秦王可以拯救燕国的命运。今天我们可以从多种可能性来分析,如果秦王真的被荆轲所杀,燕国能不能逃掉灭亡的命运。答案是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秦王死了,国家内部的高层权力的斗争马上就会凸现出来,特别是秦王突然暴毙,根本就没有什么遗言或者是诏书之类的东西可以作为权力分配的依据,那么各方势力必然会内乱,权力斗争和内乱带给国家的是什么。我们总过中国的历史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消耗国力,国家的政务会出现一段时期的混乱。这就是燕国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幸运秦国会很快恢复平静,但是新的君主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耗费大量的精力用于本国事务的处理,用于消灭敌对势力的存在,这段时间里,它是没有精力去顾及对外扩张的。这样一来燕国就会很安全了。而且就算是新的君主英明神武很快平息了国内的纷争,那么它也需要时间去恢复国力,秦王死后,秦国还会那样强大吗?这是一个未知数。历史后来证明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而亡,统一不久的国家,分崩离析。所以刺杀行动是有一定的意义的。秦王的死是可以达到挽救燕国的目的的。

其次,从历史契机来看,荆轲不是一个莽夫,在今他看来他是一个优秀的刺客,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特工,不仅有武艺,最主要的是有智谋和优秀的个人素养,还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在近距离的接触到秦王之前,靠的都是智慧,是胆识和谋略,并不需要施展高超的武艺。这样的刺客是很难得的。正因如此,在漏洞百出的部署中最终荆轲有了近距离接触秦王的机会。另外,一个关键的幕后无名英雄是樊於期。如果没有樊於期,燕国很难有能刺杀秦王的机会。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樊於期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樊於期为秦国将领,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这样就可知道了为什么秦王非让他死不可。而,樊於期为什么愿意赴死以助荆轲呢?因为樊於期兵败逃跑,他的家人全部被秦王所害。这里是有灭族大恨的。“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1205。正是因为这样,樊於期死,给燕国提供了可以与秦王发生联系的可能性,而且还很具有说服力所以。所以荆轲的个人能力加上樊於期的这个人就给刺杀提供了契机。

最后,刺杀行动的可能性。荆轲到底有多少胜算呢?我们通过史书的记载看到,图穷匕见的一刻秦王猝不及防,荆轲是与之就都了很久才败下阵来的,慌忙中的秦王甚至都不能一下就拔出宝剑。“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2]1018。可见刺杀行动的成功概率是很高的。而成功与否对燕国来说没有大的损失,最坏的结果是被灭亡,如果成功了,也许还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个风险是值得。

所以说,荆轲刺秦王的行为并不愚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高风险的行为,成功了代价很大,失败了代价也很大。但是总体上来说是值得一试的,是一种足以能够改变历史轨迹的行为,无论最终他是成功或者是失败了都多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历史的发展是功与过并存的。

三、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功过

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历史的发展是有功也有过的。假如说他成功了,那么秦王死掉了。它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使燕国可以摆脱被灭亡的命运,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而它的过呢,就是很有可能导致中国战国的历史纷争的状态要继续的持续下去了,人民可能要继续生活在战乱中。燕国也许能够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分裂仍然会是历史的主流。秦国没有了秦王可能会有英明的君主但是在短时间内秦国不可能迅速恢复到当初的强大,再有可以统一天下的实力。历史前进的车轮会随着荆轲刺秦的成功而改变方向。

最后历史的真相是刺杀失败了,但是失败后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也是很大的,它的直接的影响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而功劳在于给了秦王一个很好的灭亡燕国的正义理由。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和进程。“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1]1207。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的步伐。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必须要一分为二看待。从对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秦王在当时将秦国治理得很好,并且又能够有统一天下结束历史纷争实现太平天下的实力,这是很好的。如果荆轲杀死秦王反而引起大乱那就是不对的了。我们不能在对历史的评价中颠倒历史的进程,我们要从时间的顺序上去考察历史,不能因为后来秦王成为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就对荆轲的行为表示支持。同时,我们应该能够理解荆轲出于对燕国的热爱而策划的行动。笔者认为荆轲的刺杀行动的结果对历史是有功绩的,在中国的刺客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大处看,我们看到了弱小的国家不愿意屈服于大国的精神,这种敢于抗争的精神是十分宝贵的,相较于那些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强大秦国灭亡每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的那些国家来说,燕国是勇敢的,他敢于一搏,这给我们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财富。这样的历史事实对我们研究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史学研究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综上所述,荆轲刺秦王虽然是历史上众多刺杀行为中的一个,但是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分析。荆轲的行动并不是愚蠢的行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助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从他失败的结局上我们看到的是他给燕国带来的灾难,但是对于整个历史的发展,却是“功不可没”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评注.长沙:岳麓书社,2007.

[2]战国策[M].缪文远,缪伟,罗永莲,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谢齐,彭邦炯.战国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