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荆轲刺秦的思考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思考 荆轲刺秦

【摘 要】文本解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从《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文章入手,谈谈文本错误解读的一些原因,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所借鉴。

【关键词】文本解读;文学文本;教材文本

《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大家都不陌生,高中时,老师就这篇文章给我们做的概括总结也基本无异:荆轲刺秦王是一种反抗强暴、舍生忘死的行为,体现了荆轲的忠义刚直、果敢、机智。当然这个观点也受到一些老师的反对,认为用此观点来教学必然是带领学生进入“邪门歪道”,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呢?教学轨道就该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吗?

关于荆柯刺秦,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发现诸多学士对于这一行为的评价,都无定论,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苏洵认为荆轲的行为是“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当然,有指责也会有赞扬,司马迁评价道:“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龚自珍赞扬其颇具“江湖侠骨”;也有大部分评论者认为,虽然荆轲刺秦的行为较为鲁莽,但是这种不畏强暴、为国捐躯的精神还是值得赞颂的。

作为进入教材里的选文,我们对“荆轲刺秦”应该如何解读,是否该引导学生们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呢?我理解的文本解读是:通过感悟读者、作家与作品这三者的交流与融汇,逐步探索作品中的各个层面世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从授业的层面来讲,教师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来解析文本,并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中所体现出的理念。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的要求中也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邱少云》一课时,有位学生说:“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宝贵,邱少云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况下,却活活被烧死,死得可惜,死得不值,我觉得他这是犯傻。”教师评价道:“你真了不起,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评价是对的吗?我认为这种天马行空式的理解是一种误读,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文本解读,个性化解读应当是遵循客观的且具有塑造积极人生观的一种解读。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解读问题呢?我认为是主要是混淆了文学文本和教材文本的概念。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等制度。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文化是一种正式的文化,对受教育者有积极的影响。而社会整体性的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文化,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提倡多元解读的过程中,社会读物和教材读物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一 、接受群体不同

社会读物是由读者自己选择的,面向的读者年龄分层比较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然而教材读物是由教材编纂者和专家经过严格筛选才通过的,接受群体是需要教育的学生。所以,教材读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观的重要参考。

二、价值观不同

社会读物多建立在读者固有的兴趣、已知的世界层面以及成型的价值观念之上,所以社会读物所体现的精神层面存在很大差异,糟粕思想充斥其间;教材读物的作用是将处于思想学习期的学生,培养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人,所以教材读物在精神层面上反馈出的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目的性不同

社会读物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读者只能靠自身的悟性去体会读物的精髓,亦没有能力方面的特定提升;而教材内容则是为了反应课程内容的,选择的教材读物是可以最好地体现出课程内容所要求学生达到的一些能力和素养。

四、解读的“度”不同

社会读物没有系统性,也没有相关的主题要求,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但是教材单元编写是有系统性的,比如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在这个单元中就会选取相关的叙事名篇让学生学习,所以在解读过程中也应该顺应这个单元主题。

五、读物“摄取模式”不同

教师和普通读者的身份不同。作为普通读者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解读。作为教师则应该更多考虑对学生日后发展,考虑语文课程的要求,考虑语文课程标准,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解读,不是一味的否定或赞扬,更应该把文章置于整个语文课程当中,选择更适合的解读方式来教学。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这篇文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或记政治外交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从中领略古人的才智和品性修为,又可欣赏和借鉴文辞点缀、文法修饰的艺术。分析这篇文章应该结合这个教材单元来分析,如果把荆轲的行为解释为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存在很大的消极性,这便与单元的主题性不相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多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兴.教育通论天[M]津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雍殷梅(1988~),性别:女,福建厦门人,江西省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