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论汉武帝西域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西域 民族政策 汉武帝 试论 影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之下,汉武帝采取了移民屯垦、建立属国、和亲联盟等一系列针对西域少数民族的措施。这些民族政策对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 西域 民族政策

西汉初期,社会生产由于战争影响而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减少,经济困难。后经文景之治,鼓励生产、休养民力的政策得以持续实行,国力逐渐恢复。至汉武帝时期,“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守闾阎者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① 国力强盛为西汉军事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使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更能采取积极措施,占据主动地位。汉武帝时期西域民族政策,对于民族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期西域民族基本情况

关于西域的定义,据《汉书·西域传》载:“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② 从广义上说,西域指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等地。从狭义上说,西域指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我国新疆地区。

这一片地区民族分布错综复杂,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昆仑山北麓的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渠勒、于阗、皮山、莎车等为“南道诸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沿天山南麓的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焉耆、尉犁、渠犁、山国、狐胡等国为“北道诸国”。另外,在帕米尔高原山谷之间还分布着西夜、子合、无雷、蒲犁、依耐、难兜等国,称为“葱岭諸国”;在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周围,分布着乌孙、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东且弥、卑陆、卑陆后国、郁立师、单桓等国,称为“山后诸国”;帕米尔高原西侧还有大宛、捐毒、休循、桃槐等国。这些独立王国各以农业或畜牧业为主,兼有一定的手工业,军队人数在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乌孙作为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具有较为完备的政治组织和军事力量,随畜逐水草而居,与匈奴同俗且与之保持着密切联系,后因试图摆脱匈奴控制而与匈奴兵戎相见。

此外,还应重视诞生于今内蒙古河套及大青山一带的匈奴。匈奴居于西汉王朝统治疆域的北部,并不属于西域诸国。但是,匈奴在汉高祖时期征服了北方的浑、屈射、丁零、鬲昆、新犁等国。汉文帝时期,冒顿与乌孙联合进攻迁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敌,南迁大夏境内。其后,匈奴又相继征服了楼兰、乌孙等二十六国,辖制西域,收取赋税且得人为奴。不仅西域诸国不堪重负,西汉边境也时常受到匈奴的侵扰,建立不久的西汉政权感受到较大压力。因此而言,匈奴是对汉武帝时期西域民族关系影响最大的民族,汉武帝针对匈奴制定的民族政策同样值得研究。

汉武帝时期民族政策主要措施

(1)和亲政策

“和亲”概念最早出现于先秦。据《周礼·秋官·象青》载:“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此处“和亲”指华夏与蛮夷戎狄之间互通友好的政治活动。到汉代,“和亲”即出现联姻含义。汉代初年,战乱刚平,国力不盛,汉高祖刘邦出征匈奴遭到失败,意识到汉朝在与匈奴的关系中明显处于劣势。为了阻止匈奴的侵扰,刘邦采用娄敬建议,以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阏氏,岁送一定量的絮、缯、酒、食等给匈奴;双方约为兄弟;开放“关市”,两族人民互通贸易,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以和亲作为外交手段的先河。然而,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未阻止匈奴的南下入侵。文帝时期,匈奴入侵至雍、甘泉附近,掳掠人民畜产。景帝时期,匈奴继续对西汉边境进行小规模侵扰。

汉武帝初年,国力逐步强盛,汉武帝对匈奴采取的政策转向积极态度。公元前138至前126年,汉武帝为联络西域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成功与大月氏达成联盟,但这次出使活动使西汉了解到了西域的地理情况、人文物产等大量信息。公元前119年至前115年,汉武帝为彻底斩断匈奴臂膀,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等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需要的考虑,汉武帝采纳张骞“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的建议。同时,乌孙王猎骄靡想要摆脱匈奴的控制,于公元前 105 年主动遣使向汉朝求婚,且献马千匹为聘礼,汉遣宗室女细君妻于乌孙昆莫猎骄靡。此后,西汉与乌孙达成了事实上的军事盟友关系。由于乌孙逐渐疏远匈奴而亲近西汉,引发了匈奴的强烈不满,进而遭遇了匈奴多次军事进攻。西汉则派出兵力支援乌孙,夹击匈奴,不仅严重削弱了匈奴军事力量,更进一步推动了汉乌关系的发展。

西汉王朝前后的和亲政策在目的、性质和作用上有所差异。西汉初期与匈奴和亲,是因为西汉与匈奴在综合国力的对比中处于劣势,面对匈奴采取的军事进攻,只能以和亲作为延缓战争、争取时间休养生息的策略,其出发点及作用是消极的。而汉武帝与乌孙的和亲政策,意在获得乌孙的支持与信任,达成军事联盟,共同抗击匈奴,其出发点是积极的,且和亲政策最终也达到了推动汉乌关系,加强二者间经济文化联系的目标。总之,和亲政策本质是一种政治行为,为了一定的政治利益服务。

(2)屯垦政策

汉武帝移民屯垦边疆,大体上可以元狩四年为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共三次大规模移民有具体的数字记载:元朔二年,迁移十万人口至朔方郡安置;元狩三年,山东遇水灾,民多饥乏,七十多万人口被迁到关西;元狩四年,迁移关东贫民七十二万五千口安置到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边郡。这一阶段的移民边地,皆为民屯。至元鼎年间,移民屯垦的规模越来越大,由朔方以及原属西河的边郡进而扩展到新开垦的河西走廊地区。在推动民屯的同时,建立大规模的军屯,进入军屯和民屯并重的第二阶段。汉武帝趁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有利时机,令“官吏卒五六万人”开始军屯。此后,军屯逐步形成制度。公元前111年,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公元前104年,征发戍田兵士六十万人在张掖、酒泉等地屯田。③

汉武帝在西域进行屯垦,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屯垦主要出于军事需要,为军事活动提供粮草后勤保障。汉武帝初年,李广利出征大宛,即因粮草不足,军士饥馑而失败。其后,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大宛,携带大批粮草和物资储备。虽然确保了这一次征战的胜利,然而也暴露出西汉在军事物资运送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西域地理位置、国家情况、人口情况等特点,西汉出征西域难以确保粮草充足,进而导致西汉在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战争中受到不利影响。在边疆进行屯垦之后,不仅能为汉军远征提供粮草物资的支持,以战养战,节省军费开支,减轻国库压力;更能以农为兵,于边境上建立起防范匈奴侵扰的坚固防线。第二,为西汉与西域往来使者提供交通保障。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各国使节与中原的沟通频繁起来。屯垦西域,能确保往来使者的人身安全,并为其提供食宿便利,客观上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沟通交流。

(3)属国制度

汉武帝于河西之役后,为了安置大批匈奴归附降众“复增属国”。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元狩二年……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④ “属国”即是中央王朝为安置归附的边疆民族而依缘边诸郡设置的一种行政建制。西汉有史可考的属国有七个,都尉治所分别在安定郡、西河郡、上郡、五原郡、天水郡、金城郡、张掖郡,都处于西汉王朝的西北边疆地区。属国的设立与西汉的边疆形势和民族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汉武帝对匈奴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措施后,将归降的匈奴部众安置在属国。属国的组织形式是“因俗而治”,保留内附各族或部落原有的官职名号和组织,保持其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变。属国都尉由中央直接任命,是属国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郡太守管理郡内事务。虽然属国都尉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所在郡郡太守的制约,但仍发挥着协助中央管理归属少数民族的重要作用。屬国的设置有以下两方面积极意义:第一,属国的地理位置接近少数民族原先生活的地域,且属国内部的管理方式尊重少数民族原先的生活方式。西汉王朝通过属国制度对归降民族进行管理,既能减少直接统治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又能促进汉文化向少数民族传播融合,有利于民族的逐渐团结和统一,边疆地区的逐渐稳定和繁荣。第二,属国兵制度为西汉在边境建立防御性军事力量提供了支持。汉武帝采取晁错以夷制夷的策略,把大批归降少数民族中的军队(如匈奴骑兵等)编入边防体系。在和平时期,属国兵协助西汉王朝进行领地巡守、侦查敌情等;在战时,属国兵服从中央统一调遣,协同西汉军队进行作战。这一制度既扩充了兵源,完善了西汉军队的组成结构,提升了整体军事素养,同时也减轻了中原地区的兵役压力和军费压力。

汉武帝时期民族政策的影响

(1)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期对少数民族采取的各项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一方面,汉武帝以和亲政策联合了西域乌孙等国,结成了军事盟友的关系,共同抗击匈奴。在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汉乌关系得到进一步推动,同时也树立了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中的权威地位,提高了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影响力。西域许多深受匈奴侵扰的少数民族,通过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看清了西汉王朝的实力,从而加深了对西汉政权的向往。各国使节前往西汉寻求庇护或互通友好,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同时,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削弱了匈奴的军事力量,减轻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侵扰,从而使边疆地区的政局逐渐稳定,边境贸易不断发展,不同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得以交流沟通。

另一方面,汉武帝在西域实行屯垦政策,把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了西域地区。冶铁技术的传入,使西域原有铁器品种数量少和冶炼技术水平低的情况得以改善;农耕技术和灌溉技术的传入,加快了西域各地农业的生产和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原地区礼仪制度、语言文字、书籍等在西域得到了传播,借助这些载体,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得以传入西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

(2)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武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无为而治的老庄思想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外交方面,汉初对匈奴采取的忍让退避的和亲政策无法阻止匈奴南下入侵,边疆地区遭遇的侵扰越发严重。边疆局势不稳定,不仅阻碍了双方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更对西汉王朝的政权造成一定压力。在这样的情形下,汉武帝迫切需要大一统思想来稳固社会的发展,指导各项政策的设计。关于汉武帝是否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学术界尚存争议。历来观点认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树立了儒学的权威。而部分学者提出,独尊儒术是一个漫长的综合创新过程,汉武帝前后进行了六次尊儒的行动,才实现了罢黜黄老为首的百家。姑且暂存争议,汉武帝受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却是确定无疑。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开疆拓土,主动出击匈奴并妥善治理归降民族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方面,汉武帝出征匈奴,展现了西汉王朝强大的军事力量。既解决了匈奴不断入侵边境的问题,更树立起西汉政权在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中的权威。受匈奴困扰的其他少数民族陆续与西汉和平交流,互通友好。西汉政权的稳定和统一得以巩固。另一方面,汉武帝设立属国制度,遵从少数民族的习俗,设立属国都尉辅佐郡太守管理郡内事务,协助中央处理少数民族事务。通过这种方式,汉武帝妥善处理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管理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

作者简介:巨星(1991—),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廉政建设。

①《史记》卷30《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②《汉书》卷66·上《西域传》,http://www. gushiwen.org/GuShiWen

③纲鉴.试论汉武帝的移民屯垦政策[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

④《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 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J].青海民族研究,2008,19(1):221-223.

[2] 王亮.浅谈儒家民族观与西汉时期的民族政策[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1).

[3] 孙吉旺.汉武帝时期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

[4] 张倩.汉武帝在西域的民族政策研究[J].民族论坛,2014(5):27-3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