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6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治理工作 社会

篇一: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建设探析

  摘要: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打造现代化市域治理体系,通过对现状问题、业务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建设思路和方法,重点从感知前端布建、数智底座搭建、多厂家业务联动和处置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

  十九大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推进城市安全发展,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为助推“中国之治”的重要支点。

  1、现状问题

  数字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治理要素归集数据标准不统一、质量不高,数据底数清洗核实难度大,导致社会治理数据共享能力不足,无法赋能各地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基层平台能力有待提升。各地基层治理平台能级不同,线上线下、网络网格融合能力不平衡,业务协同能力不够,信息系统整合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智能应用水平发展不均。经过多年智能化建设,各地基层治理智能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数据、云计算、视频结构化等技术已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但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具备市域推广的智能应用较少。

  智治实践理念有待加强。各地社会治理科技信息化人才匮乏,无法为社会治理常态化数据治理、数字赋能、考核评估、运维保障等提供支撑,各地行动力量配备、事件处置能力和执法力量整合参差不齐,落地处置、指挥调度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2、业务需求分析

  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的工作方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从刻板的执法管理转为有温度的服务,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让每个市民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1党建引领,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

  加强党建宣传。弘扬党的文化,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党组织及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推广党建工作的创新成果和经验做法,突出红色属性,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促进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第一时间到达基层。

  党员进网格。以“深入基层造福群众”为着力点,以“党员进网格”为基础,全方位提升服务群众质量,有效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将党员划入网格,每个网格内按工作需要和党员能力特点组建社情民意调研、实有人口管理、文化宣传、民主监督、便民惠民等队伍,使党员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2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健全完善合理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发现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持社会的良性动态平衡。我国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趋好,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农村土地征用纠纷、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企业改制纠纷、劳资纠纷、涉军群体纠纷等矛盾层出不穷,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影响社会稳定。目前,矛盾纠纷调解主要依靠线下方式进行,调解方式不够灵活,遇到矛盾涉及多方、矛盾双方或多方分布在不同城市等情况时,矛盾调解难度大;调解过程不够规范,重结果、重口头,且缺乏便利的工具对矛盾调解过程进行记录,导致后期无法作为诉讼的证据。需拓展矛盾纠纷调解渠道,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多渠道调解,并配置调解过程记录的有效工具,提升矛盾调解效率,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良性格局。

  2.3平安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坚持把平安建设工作的中心下移基层,不断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促进平安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广泛开展重点人员管控、重点场所管控、重点行业监管、消防安全等内容建设,夯实平安基石,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2.4管理创新,打造城乡生态宜居环境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新的管理问题也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市容管理类、环保管理类、水利管理类等各种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打造城乡宜居环境。

  2.5做实服务,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指数

  为了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需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促进政府机关由传统的一元化管理职能向管理与服务功能并重、融合转化,真正做到以服务民众为根本,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和实惠,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实现以上目标,一是需要解民之忧,急民之所急,化解困扰民众的矛盾纠纷;二是要促成根本的、理念上的改变,想民众之所想,借助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便民、利民工作。

  3建设探析

  在市域社会治理的框架之下,充分运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市域治理的管理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

  3.1以业务场景为目标,促进感知前端科学布建

  在市域社会治理业务中,业务场景呈现碎片化、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有基于社区、重点场所的人员管控,有基于河道、湖泊、街面的秩序管控,有基于

  生产、消防、食药的风险管控等等。针对物联感知前端布建设计,根据业务应用需求要解决好“布”和“建”两个核心问题,结合各类应用场景,进一步细化位置选取、设备选型、安装要求等布建规则,提升前端布建科学化水平。

  对应用场景进行细化并充分考虑已有的前端感知设备,再通过设备感知能力匹配细化场景中的要求,并且感知能力要能随需而变,服务于实际的业务应用需求;反之根据业务需求对视频图像信息采集部位也可以提出实际的要求,包括对采集内容(即感知数据)、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要求。3.2以数智底座为基础,促进市域治理业务创新

  构建数智底座,基于AI、大数据能力,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各类事件的智能发现,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减负增效。面向党建引领、矛盾化解、平安建设、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不同领域的业务需求,提供党建宣传、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管、上访人员管控、涉毒管控、店外秩序管控、街道路面整治、垃圾分类管理、秸秆焚烧监管、老人关怀等应用能力,促进市域社会治理业务创新。

  将各种物联感知数据、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物联感知数据具有动态、鲜活的优势,以及典型的时空特性,业务数据则包含静态业务属性信息,通过物联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充分融合、关联分析,构建各种类型主题库、专题库,服务于市域社会治理应用。

  构建具备统一算法集成框架和智能算法调度引擎的算法仓库,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算法以算法包或者算法服务的方式进行统一接入、管理,支持对不同业务场景智能算法的统一集成管理与调度,实现业务的快速敏捷响应。实现算法与算力解耦,同样的算法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资源上,同样的硬件资源可以运行不同的算法,避免硬件绑定,保护用户投资。

  搭建一套集数据标注、算法训练、产品实现于一体的端到端的AI训练系统,能够根据市域社会治理需求及场景采集到的数据训练出市域社会治理专属的AI算法模型,为各类市域社会治理应用赋予智能分析能力,助力政府拥抱AI,享受AI技术带来的高效和便利。

  3.3以开放服务为常态,促进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在市域社会治理业务中,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联动与处置是一种常态,需要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来支撑。这个系统并非由单独一个厂家来建设,也不适合由单一厂家来建设。因此,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开放、先进,保证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未来的系统扩容和升级需求。系统应支持感知设备接入的开放兼容,适配多厂家多类型的视频设备,设备接入容量可满足几年的扩展;支持智能算法的开放兼容,适配多类型智能算法,可根据智能场景按需调度;支持数据服务的开放,可共享给不同的部门使用;支持轨迹分析、比对、布控等多种智能化服务的开放,可提供给各类应用调用。

  4、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广泛运用到了互联网技术,而市域治理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加的形式,推动市域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更好的实现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提高政府工作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贺志明,吴诚.构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J].新丝路:下旬,2020(2):2.[2]郑宇.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市域治理模式变革[J].法人,2021(3):4.[3]张杰,李展,乐华.基于联合指挥的警务指挥体系设计与构建[J].中国安防,2020(10):5.[4]贾云超,逄京.某综合指挥中心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简析[J].建筑电气,2021,40(5):7.

篇二: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会治理风险隐患和短板弱项分析报告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分类指导工作要求,进一步防范化解市域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矛盾、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本报告结合单位市域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就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风险、短板弱项客观深刻的进行原因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举措。

  一、存在的风险隐患

  本单位辖区2000人,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文化水平不一,群体利益多样、诉求多元,管理难度较大。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一是政治安全风险,当前社会风险因素日趋增多、纷繁复杂,需严防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二是社会治安风险,人的社会行为可能会引发公共场所治安防控、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三是社会矛盾风险,辖区内居民众多,相互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纠纷。四是公共安全风险,辖区内交通出行,商家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五是网络安全风险。当前网络环境复杂,受众较多,网络滋生的诈骗、不良舆论等都可能会对辖区民众造成恶劣影响。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

  一是主观认识不足,对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总

  体要求、指标体系等的理解把握还不到位,不深刻,仍存在不少误区,无法为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比如,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工作,没有从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要求的高度来看待。

  二是制度建设不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顶层设计和整体推动仍然不足,工作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兴行业领域涌现,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监管盲区;另一方面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治理,多部门联动治理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三是治理实效甚微,一部分基层单位落实上级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精神不够到位,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工作效能不够充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口号提的比较多,但实际成效仍然比较少方法手段创新不够。另一方面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缺乏创新抓手,在实际工作中受到思维定势影响,按轻车熟路的办法办事情,不敢突破“惯例”,不敢超越“本本”,工作措施创新性不足。

  三、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深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战略意义,政治站位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市域社会治理内涵丰富,涉及行业领域范围广,本身领悟难度较大,加之基层干部对于上级政策学习解读不到位,理解精准度不够,没法

  很好的指导行动。

  二是基层治理力量薄弱。一方面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社区办公、学习、活动等综合设施不足,服务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另一方面,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应付检查、汇报等工作占用大量精力,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提升。

  三是管理难度大。辖区内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文化水平不一,群体利益多样、诉求多元,很难用一套治理模式有效解决所有问题。另外群众参与度不高,部分群众仍存“依赖心理”,参与度总体不强,“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仍然比较明显。自治积极性缺乏,主体作用不足,不充分。

  四、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认识。深化思想认识,把研究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作大事抓。要深刻认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深刻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整体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理论认识,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作重要课题研究,通过文件、优秀治理案例等进行专项学习,不断提高。

  二是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压实责任链条,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督促层层抓落实。从严从细从实做好维护政治安全工

  作,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筑牢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的根基。以构建“党建同心圆”为目标,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新思路、新路径。

  三是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方面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设置常态化进修班,组织开展业务轮训,实现干部培训全覆盖,切实提升业务处置能力。另一方面,为基层减负,破除形式主义顽疾,精简不必要的会议和工作流程,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决策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平台,提高常态化治理和危机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利用新媒体力量进行科普宣传,比如网络诈骗、套路贷、投资陷阱等,将安全威胁扼杀在摇篮中。

  五是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基层治理服务的受益者,更是服务的提供者,只有做到从我做起、自我参与、自我服务,才能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巨大合力,从而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发挥先锋模范的优秀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评优活动提升群众知晓率,带动所有群众争相向优秀模范学习。

篇三: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宋贵伦张汉梁家祺*【摘要】近年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理论认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实际成效仍然比较少。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从思想、理论和学科三个方面,深化认识,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认识完善制度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分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成就与问题,进而在深化认识、完善制度、提高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建议。(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提出的过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用“社会治理”代替“社会管理”,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和在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发表讲话时,强调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2017年,党的十九大强调,社会治理重在基层,要实现重心下移。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治理总体部署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成果,其中“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就是重要成果之一。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提出,“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现状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理论上是一个新概念,在实践上是一个新事物,研究和实践工作仍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有良好开端,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宋贵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副教授;梁家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博士生。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项目“关于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编号Wa2021014)的成果。35石”①,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初衷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②。其实,在城乡规划领域,“市域”是一个早已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根据原建设部于1998年发布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市域”(administrativeregionofacity)是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市域”是区域的一个具体层级,在市域之上有全国和省域及都市圈,与市域平行的还有(自治)州域、(自治)盟(旗)域,市域之下则有县域。在各层级上都可以形成城镇体系,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不同规模等级、职能分工明确、相互联系紧密、空间分布有序的城镇群体”③。“市域”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从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④。1982年至1983年,国家逐步确立“市管县”的新行政体制,要求地级市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所辖县实行全面领导,推动城乡协调发展。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要求,“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市的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部署城镇体系”⑤。1989年,全国人大颁布的《城市规划法》要求,“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市或者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⑥。1991年,原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设市城市编制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编制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⑦。2005年,原建设部颁布的修订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并列举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⑧。根据上述法律法规,众多城市编制了单独的城镇体系规划,或者至少在其总体规划中包含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通过对“市域”概念的提出过程进行梳理可知,“市域”的存在前提是指“设市城市”,“市域”是相对于“中心城区”而言的广域概念,即“设市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由是观之,市域社会治理就是在“设市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开展的社会治理,既包括在其中心城区内开展的社会治理,也包括在中心城区外围的广域范围内开展的社会治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有关文章和讲话中指出,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域层面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治理层级,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任务提了出来。2019年12月召开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所有副省级市、地级市和自治州以及地(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直辖市下辖的区(县)均可申请试点,自愿申报”⑨。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出台,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任务要求。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和实践工作进入快车道。(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当前研究中,国内众多学者把市域社会治理的实施范围界定为设立市辖区的市⑩,这样就把不设区的地级市(俗称“直筒子市”,即广东省中山市、东莞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儋州市)和省辖县级市(20多个分布在河南省、湖北省、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辖县级市)排除在外了。事实上,中山市、东莞市、嘉峪关市这三个直筒子市都是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而仙桃市、36天门市和潜江市等省辖县级市也是湖北省的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地区。还有一些学者把市域社会治理的实施范围界定为市管县体制下的地级??。这一界定同样并不准确,因为把直辖市、??市??治理三个层面上。第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理空间优势、治理主体优势、治理手段优势和治理效能优势,具有重要的支柱作用、枢纽作用、平台作用、牵引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纽带连接作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对于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和谐有序的活力社会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建设现代化的骨干工程。社会建设现代化,包括社会服务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两大方面,关系民生福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骨干工程,突出了城市区域空间治理统筹协调的价值取向,有效推动社会治理在城市全域的实践和延伸,对解决各类城乡新型社会矛盾、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第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工程。城市就是“大基层”,尽管规模大小、行政级别不同,但工作性质是相同的,都处于社会工作一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市域社会治理具有解决社会各方面风险矛盾的资源和能力,处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沿,能够发挥其空间特性和统筹资源的优势,提升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仅是基层治理工作的风向标,更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副省级城市和省辖县级市都排除在外了。实际上,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宁波、成都等众多副省级城市,都是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还有学者认为,市域社??。根据??会治理的实施范围还应该包括自治州??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自治州也参照设区的市而同样拥有地方立法权。但是自治州在本质上并不是城市,只有州府所在地而没有自己的独立市区,自治州行政管辖的地域全部由县和县级市组成。既然自治州不是“设市城市”,没有自己独立的“中心城区”,其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也就谈不上“市域”,而是“州域”。另外,四大直辖市也都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并确立其若干市辖区作为试点地区。但是直辖市市域范围大、人口众多,从治理规模和复杂性来看,其社会治理接近省域社会治理。而直辖市市辖区本身既不是独立的“设市城市”,它们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也面临本级地方立法权缺失、财政权和行政权不完整的问题。本文把市域社会治理的实施范围,界定为所有级别的城市。因为市域是城市区域的概念,而不是城市行政级别的概念。市域社会治理,链接了省域社会治理和县域社会治理,弥补了省域社会治理发展不平衡和县域社会治理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市域社会治理覆盖城乡,要求实现市域范围内、特别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向着市域范围内的共同富裕迈进。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3龙头工程。要求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许多城市(区)都制定了“十四五”社会治理(或社会建设)规划,初步形成了国家与地方规划相衔接、综合与专项规划相配套的社会治理五年规划体系,使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站在了历史新起点。(二)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理论认识浅。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认识还不够统一。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对市域社会治理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的把市域社会治理简单等同于城市社会治理,没有理解其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核心要义;有的把“市域”简单地理解为行政级别概念,简单套用在地域、州域社会治理中,没有从城市化和城乡全域社会治理的角度研究和思考问题;有的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工作,没有从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要求的高度来看待。这些问题都导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新要义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领悟,也就无法为实践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第二,体制机制散。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过程中,顶层设计和整体推动仍然不足,工作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因此,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往往是各自为政、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政策体系作为指引,也缺乏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地政法委是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主责部门,但市域社会治理涉及面很广,需要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治理。然而,一些部门和基层单位把市域社会治理理解为政法部门负责的狭义的“平安建设”工作,没有积极主动地按照市域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统筹推进工作,而是延续了以往的工作体制机制,由此导致政策执行“碎三、当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近年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了良好势头,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总体呈现良好势头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中央从整体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出发,审时度势地提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明确要求。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初步取得了如下三方面成效。第一,初步形成基本工作思路。中央政法委研究制定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等重要指导性文件,于201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并为开展试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遵循和成效评估标准,初步明确了基本工作思路。第二,初步形成工作实效。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推动下,省级政法委纷纷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制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省级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并以市级评估申报、省级把关为具体工作机制,试点带动、分步实施、落实市域主责,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在市级层面全面铺开,在党建引领、多方共治、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科技支撑等众多方面取得实效。第三,初步形成五年规划体系。按照中央3片化”问题。第三,工作运行乱。由于理论探讨的不足和统一政策体系的缺失,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制创新和运行规范也较欠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只是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一个新概念,套用到原有的老体制、老机制、老办法上,把以往的工作放入市域社会治理这个“大箩筐”里。这就导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新要义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反而成为一些地方和部门重新包装自己的常规工作并刻意营造工作创新形象的工具,基层治理中很多分散并且相互关联度不大的工作都被冠以“市域社会治理”的名义,使得市域社会治理沦为大而空的政策概念。第四,实际效果虚。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一些地方落实中央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精神不够到位,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工作效能不够充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口号提的比较多,但实际成效仍然比较少,甚至出现试点城市紧张忙碌“赶指标”、非试点城市坐等观望“看热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显得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在关于社会治理的认识转变、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内在功效作用反而比较有限。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作大事抓。要深刻认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深刻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整体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深化理论认识,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作重要课题研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四个方面特质和要求。一是全域性城乡一体原则。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整个城市为基本单元、城乡一体化的全域性运行机制。关键是在市级党委领导下,建立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这方面,北京市走在了全国前列,自2007年始,在市、区层面建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区域社会建设工作。不久前,浙江在省、市、区县等层面也成立了党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二是全面性整体覆盖原则。市域社会治理是全面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几乎与各方面、各层级工作都有关,其运行机制要全面覆盖各服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三是全程性衔接贯通原则。市域社会治理是全过程治理,其运行机制要从服务管理最初“一米线”落实到“最后一厘米”,一站接一站、一环扣一环相衔接,闭环运行、始终贯通。四是全员性共同参与原则。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着力构建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以及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参与的运行机制。第三,深化学科建设,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空间社会学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在2020年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要求,为中国的社会学学科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契机。空间社会学(spatialsociology)基本的研究议题是四、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面对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文提出要从深化认识、完善制度、提高能力三个方面,探索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一)深化认识要从思想、理论和学科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认识,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先导。第一,深化思想认识,把研究和推进市域3社会群体对空间的生产和使用。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HerbertJ.Gans)认为,“空间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即个人和集体,如何将自然空间转化为社会空间,如何对其进行使用和交换,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以及其他过程和力量在这些使用和交换中发挥作用,这两种空间如何影响着个人、集体和社会的进程和力??市域社会治理通过“市域”的概念提出??量。”??署重大事项,推进重大改革,明确承担日常工作的部门,协调解决有关事项,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政府负责的市域社会治理运行体制机制。坚持以系统思维、空间观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着力构建政府各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的全面系统的市域社会治理运行体制机制,在社会治理领域财政预算、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民生项目、城市管理等方面建立全面协调机制;三是构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构建“1+5+N”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体系。“1”是以街道(乡镇)为主导,建立健全区域党建工作委员会和地区社会治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5”是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推动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业委会等)、社会企业(物业企业等)、驻地社会单位与社区居民“五社联动”。“N”是综合运用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等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四是健全程序科学、广泛参与的民主自治制度。加强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载体,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探索完善社会公众列席乡镇(街道)有关会议制度。推行居民建议、代表提议、小区商议、党委审议、议事会决议、群众评议“六议工作法”;五是完善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机制。在市一级建立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专业化、支持型、枢纽型品牌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空间。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社会服务机构,探索部分领域事业单位转向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探索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六是健全人人享有、人尽其责的公众参与机制。搭建民情民意收集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民意表达机制,完善诉求办理反馈机制。畅通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完善定期联系、专人负责的了独特的社会空间治理(socio-spatialgover-nance)思维,呼应了近年来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空间社会学的讨论,特别是其中把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和表象空间统一起来进行??,有助于体现空间社会学在规??研究的学术倡议??划空间生产、配置空间资源、实现空间正义等??,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方面的应用价值??主义空间社会学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二)完善制度要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坚持完善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制度。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首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市域社会治理成为人人参与的生动实践,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其次,完善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整体性、协同性、融合性的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再次,健全市域主体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第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由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与市域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力量,部4服务居民机制。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三)提高能力从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五个方面,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第一,提高社会化能力。一是加强民主协商。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稳步开展多领域、多方面、多渠道的基层协商,尤其是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协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促进社会协同。强化协商共治机制,进一步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搭建共建共治平台,完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常态性动员和应急性动员相结合的社会动员体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三是搭建共治平台,建立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中心)、社会组织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为骨干的市、县、四是动员广泛参与。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互动,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三社”联动,动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会公众“三者”参与。第二,提高法治化能力。一是法治保障能力。围绕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领域急需的制度,推动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法律规范体系。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要积极制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综合性或专项性地方法规。在这方面,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和南京市制定的《南京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都提供了有益经验;二是阳光司法能力。加强司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建设,推动法治建设数字化转型,加强智慧司法建设,实现司法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法律服务平台,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建成覆盖全域、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第三,提高智能化能力。一是搭建智能治理平台。把智能治理思维、手段、模式覆盖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会治理、城市运营、项目建设的“城市大脑”云平台,构建数据采集、研判、决策、治理一体化智能城市管理新模式;二是构建智能化应用场景治理服务体系。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打造政策服务资金等直达基层的暖心应用场景,建设城市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城市事件智慧监测体系、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三是完善基层治理智慧赋能机制。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第四,提高专业化能力。一是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治理领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人才、行业管理人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一支初级、中级、高级社工师比例合理的社工师队伍;二是探索社会工作者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探索“社工带义工”的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协同服务新模式。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选择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或村(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社区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是优化社区工作者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以居民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服务协议签订方式,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和尽职履约。推动从优秀社区和行政村党组织书记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的规范化、科学化。第五,提高精细化能力。一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完善“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便民服务街道(乡镇)三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才、专业机构管理人才和督导人才纳入全区干41措施。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有效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二是深化拓展“网格化”治理。制定并实施“网格化”治理体系专项规划,构筑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和纵向联动、横向整合的“网格化”治理系统。以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设置网格员尤其是教育、医疗、看护等功能性网格员。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明确网格员的职能和身份属性,加强网格员尤其是专职网格员的职业培训,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专职网格员的职业上升通道和所有网格员的薪酬待遇增长机制;三是探索开放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以小区为单位设立居民小组,以楼院为单位产生居民代表,形成居民委员会——居民小组——居民代表上下联动的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基层政府及时回应解决居民委员会反映的居民诉求的工作机制,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设置和运行维护工作机制。总之,要把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作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创新工程和实事工程来抓,推动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①陈一新:《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人民日报》,2018年7月17日07版。②陈一新:《以新思路新方式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法制日报》,2020年1月3日第01版。③董黎明、孙胤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理论方法》,《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8年第3期。④顾元:《市域社会治理的传统中国经验与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姜方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历史源流与现实动因》,《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1期。⑤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颁发〈城市规划条例〉的通知》的通知,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fwj/zfwj/szfwj/201905/t20190523_70807.html。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1989-content_1481128.htm。⑦学习啦网站:《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https://www.xuexila.com/sheji/shiwaishejizhishi/27083.html。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http://www.mohurd.gov.cn/fgjs/jsbgz/200611/t20061101_159085.html。⑨陈一新:《以新思路新方式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法制日报》,2020年1月3日第01版。⑩成伯清:《市域社会治理:取向与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陈成文、陈静、陈建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杨磊、许晓东:《市域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结构功能与路径选择》,《改革》2020年第6期;龚廷泰:《“整体性法治”视域下市域社会治理的功能定位和实践机制》,《法学》2020年第11期;傅昌波、王翔君:《畅通和规范多元参与途径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2020年第12期。??姜晓萍、董家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认知与实现途径》,《社会政策研究》2019年第4期;徐汉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理论探索》2020年第1期;徐汉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治理评论》2020年第1期;谢小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理论学刊》2020年第6期;姜方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历史源流与现实动因》,《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1期。??闵学勤:????《市域社会治理:从新公众参与到全能力建设——以2020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4期;陶希东:《市域社会治理:特征、内涵及体制创新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21年第2期。??赫伯特·J.甘斯著,颜红菲译:????《空间社会学:以“使用”为中心的视角》,《文化研究》(第39辑)(2019年·冬)。??刘少杰:????《从物理学到现象学:空间社会学的知识基础转移》,《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9期。??许伟、罗玮:????《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学术探索》2014年第2期。12/26/(责任编辑:杨婷)42

篇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主要问题包括:一、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二、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三、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四、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能力有限;五、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保障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建议。首先,要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其次,要加强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此外,还要加强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能力的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社会共治、政府依法治理”的方向。最后,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保障,提高城市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总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强社区治理和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实现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篇五: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开展不足原因分析

  市域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一些新经验。但是,市域社会治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风险。

  (一)安全风险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

  自然和人为的致灾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也有一些“天灾”受到“人祸”影响而被放大。社会流动加剧,人、物资、资金、信息等加快流动,致使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潜在风险源不断增多。比如,极端个人事件、生态环境危机、债务危机等,可能导致大规模社会恐慌传导。群众对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风险的“燃点”和耐受度不断降低,这些“普通事件”容易通过传播发酵引发公众负面情绪,甚至触发恐慌。

  (二)基层负担重、压力大,难免监管不到位

  基层管理幅度普遍偏大,面临的社会群体利益多样、诉求多元,很难用一套治理模式有效解决所有问题。在属地化管理框架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问责机制更让基层不堪重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人员管控压力逐步增大,重点场所目标防范漏洞仍然存在。安全生产工作量大面广,执法代替管理的现象广泛存在。同时,新兴行业领域不断出现,导致安全监管盲区随之而来,安全监管责任难落

  实。

  (三)职能部门职责交叉不清,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不少地区尚未形成以“市域”为主体的政策文件,相关政策分散在“平安建设”“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基层党建”等具体领域,缺乏战略性、系统性的市域社会治理政策。市域社会治理的责任散落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难以发挥整体性势能。在市域社会治理方面,相关部门都在探索实践:一是由政法部门牵头主抓的平安城市建设;二是由组织部门牵头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行动;三是由宣传部门(文明办)牵头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四是由民政部门牵头的社区(乡村)治理;五是由住建部门牵头的智慧城市建设和小区治理;六是由城管委牵头的城市综合管理;七是由市场监管局牵头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等。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工作协调,难以形成治理合力。

篇六: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热点CENTRALISSUE区域治理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思考中共安宁市委党校杨万玲,余华龙摘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为中心,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项目化“五化”发展,加快构建社会治理“组织运行、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社会动员、群防群控、激励保障”六大体系,持续提升“统筹指挥、系统集成、民生保障、群众工作、风险防范、创新实践”六项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思考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08-0026-0002一、市域社会治理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各级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使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治理亮点频现、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群体趋向多元化,社会领域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各种社会问题频发多发,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二、市域社会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差距,社会治理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规划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二是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不足,体制机制亟待探索创新。三是在社会治理的区域、领域以及群体发展中,治理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显现,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城乡社会治理水平发展不平衡,绝大部分社区(村)还未打破固有工作模式的限制,社会治理滞后于经济发展。四是基层组织的自治能力和民主协商不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渠道不畅。在城市社区中,对居民意见的收集通常由社区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上门开展,而居民参与社区协商议事的途径则主要是社区组织的各种议事会与恳谈会。这种活动形式普遍要求居民在场,对居民参与的时间有要求,制约了居民的实际参与甚至导致部分居民将参与自治视为负担、产生抵触心理。对于那些由于受时间限制而无法参与社区协商的居民,则仅能够在事后通过社区公告栏等途径获得关于协商议事的部分结果,导致其难以获得参与感和归属感。五是社会组织总量不足,培育、发展滞后,作用发挥不充分。社会与市场力量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参与社会治理与服务提供,不仅能够有效回应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推动社会服务供给侧改革,还能够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是我国实现社会治理体系重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有效途径,但要实现社会组织价值的长期、稳定发挥,必须正视其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通过制度设计加以应对。六是社会治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人才和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治理理念、方式、手段相对落后。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建议(一)加强顶层规划,实现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水平”为中心,建立顶层规划,推进区域间资源统筹规划,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项目化“五化”发展,加快构建社会治理“组织运行、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社会动员、群防群控、激励保障”六大体系,持续提升“统筹指挥、系统集成、民生保障、群众工作、风险防范、创新实践”六项治理能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让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二)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区治理专业化发展推广社会组织化中心建设模式,加大支持建设社会组织孵化机构力度,通过陪伴成长的方式指导初创期社会组织成长,培育更多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着眼社区作者简介:杨万玲,生于1978年,本科,马列基础理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列基础理论、党史党建、法律、基层治理。26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