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9篇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9篇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拉动就业能力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完善就业促进机制,防范化解失业风险,补齐就业服务短板,推进全市就业促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9篇,供大家参考。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9篇

篇一: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拉动就业能力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完善就业促进机制,防范化解失业风险,补齐就业服务短板,推进全市就业促进工作。

 一、 着力稳定就业形势,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建立就业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依托全市统一的实名制动态就业服务系统,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全覆盖。建立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持续抓好就业常规统计,完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企业、失业动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 个专项监测体系,健全市级就业信息资源库,开展网络大数据分析应用,监测劳动力市场变化,掌握劳动力流动趋势。完善区县(开发区)企业规模性裁员风险工作预案,建立响应工作机制,积极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加强失业风险管控。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稳步推进失业保险扩围,实现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在继续巩固失业保险参保扩面成果的基础上,探索灵活就业、新型就业模式人员参保。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功能作用,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科学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着力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级基金运行体制。到 2025 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49 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89 万人。

 二、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拉动就业能力 做大做强制造业促进就业。加快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 19 条重点产业链集群发展,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过百亿的企业达到 15 家。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新的就业增长点。围绕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布局产业链,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大数据、卫星应用等新兴产业,增强就业吸引力。

 强化服务业就业蓄水池功能。做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会议会展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优文化旅游、现代商贸、健康养老、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五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更好地满足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做大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人力资源与职业教育培训、法律服务、服务贸易等五大成长性服务业,加快推动新兴服务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稳步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例。

 加快发展农业带动就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做强 3+X现代农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

 业,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备、流通、销售链条,扩大农业吸纳就业规模。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乡村文化旅游重点村和旅游民宿集聚区。开展农民合作社提升行动,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户就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县乡村联动发展,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扩大县域就业需求,把乡镇建设成拉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中心,培育乡村就业增长极。

 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壮大云计算、区域链、地理信息等数字产业,加快建设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国家地理信息出口服务基地、西咸新区国家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平台企业,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促进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西安高新区等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加快产业数字化,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更多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需求。

 巩固提升中小企业就业主力军作用。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政策,推动各项扶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加强普惠金融服

 务,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落实普惠小微贷款等支持举措,对中小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开展以工代训,按规定给予补贴。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倡导广大企业家强化社会责任和契约精神,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作出更大贡献。到 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数达到 300 万户。

 参考资料:西安市“十四五”就业促进实施方案

篇二: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dquo; “ 对标排头兵

 勇做赶超者” ” 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6 6 篇

 第 1 篇 在全市上下开展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关键阶段,组织开展本次专题研讨培训,对一名普通科级干部来说,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尤其是认真聆听了 XX书记作的动员讲话和主题报告,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充满信心、催人奋进。主要有几点体会,一是这是一次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领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XX书记和甘立勇教授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深入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我们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工作实践。二是这是一次对形势的深刻认识、对县情的深入把握。XX 书记和各位授课老师分别围绕XX 县经济社会发展及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既传达了上级有关精神与政策、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和省市有关形势,又结合实际,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对我们做好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三是这是一次对目标任务的准确把握、对工作本领的培训提升。XX 书记围绕大讨论大竞赛中产业发展、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管理、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干部队伍干事

 创业激情、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八个方面作了具体讲授,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全面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总的感受是,在这次专题培训中,看到的是方向,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是党性,得到的是提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身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和县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既有理论上的短板,也有能力上的欠缺,还有本领上的恐慌。我将深刻认识县委开展本次专题培训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县党代会、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XX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加快补齐适应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能力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打算:

 一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仰信念。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满怀“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充分把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积极落实大讨论大竞赛工作任务,着力破解思想和实践上的困难问题。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打破传统方式和惯

 性思维的影响,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树立强烈服务意识,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风。勇于直面矛盾、攻坚克难,实打实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决不躲;需要协调的事合力力、,决不推。深入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宗旨,用令人信服的业绩诠释忠诚。四是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坚守“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本次培训即是充电加油的过程,也是敲响警钟的过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能力不足”的忧患感,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改革创新增强新动能,用他山之石补己之短,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提升担当实干的真本领。五是不断加强自我革命,保持“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追求。清正廉洁是为政的基石和底线,更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内心深处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切实担当起正确行使权力的责任,以优良作风起航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第 2 篇 自参加“XX县”2022年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研讨班”学习以来,通过聆听专题课程、参加交流研讨,使我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产业发展等内容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下面我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谈谈对推动我县产业发展方面的几点思考:

 产业发展要精确找准破冰的角度。XX 是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国家级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云南对外开放、滇中一体化发展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拨开这层层“光环”,以 XX发展建设参与者的视角来看,产业发展还存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生活性服务业培育不足为表现的各类问题。县委政研室(改革办)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助手,一方面理应深挖政策机遇,明确把握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找准推动政策落实的着力点,切实把上级政策转化为 XX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力求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则要着眼于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等方面的“痛点”和“堵点”,用实用好“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入产业发展一线“把脉问诊”,以“精、实、细、准、效”为目标,找准 XX县产业发展破冰的角度,以高效能决策参谋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产业发展要激发改革创新的热度。”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是摆脱增长乏力、收获不竭动力的关键。县委政研室(改革办)首先要树立高效履行改革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牵头研究确定年度改革要点时,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发展“必备”主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更加积极争取上级改革试点和资金项目,用好用足政策和资源,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现代业制造基地、有效推行“链长制”,构建“产业谋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项目推进+平台建设+统计指导”的服务链条,推动产业项目向集群化发展等改革任务作为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其次要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问题,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抓紧谋划提出一些牵引作用大、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改革事项,并充分发挥部门首创精神,结合实际推出切口小、成效好的“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发力,扎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当好激发 XX改革创新热度的“助推器”。

 产业发展要强化推动改革的力度。推动 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是关键,要实现对标赶超,必须要持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县委政研室(改革办)要始终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改革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切实加强改革统筹协调、研究谋划、督察落实、总结推广,以更大

 决心、更强措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全面掌握全县改革任务进展情况,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针对推进滞后的改革事项,及时督查调研、提供支持指导,全力抓好各项改革工作指标落实,确保改革推进有效。针对全县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跟踪了解进展情况,注重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社会效应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改革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改革工作特色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注重从改革一线、试点现场中挖掘特色亮点,通过报刊、互联网、“两微一端”等媒介,积极对改革推进情况、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在深入挖掘特色、精心打造亮点、加强宣传推广上下功夫,在全县范围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确保改革有声。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须臾所学,却获益匪浅,我会把这次学习研讨带给我的收获、启迪和思考转化为今后开展工作的动力。风劲正是扬帆时,面对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更要阵厉奋发,笃行不怠,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全身心投入到决策参谋和改革发展工作中,当好 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第 3 篇 此次专题研讨班的学习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洗礼”,也一次“提升”,结合 XX县正在开展的“对标排头兵∙ 勇做赶超

 者”大讨论活动,对标先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正视差距,明确措施。

 一、正视差距 近年来,随着 XX大开发大建设加速推进,辖区内以房地产为主的项目接连上马,遇国家政策调控及恒大、蓝光等企业自身经营出现困难,导致房屋销售遇阻,项目停工,欠薪举报投诉激增,欠薪问题突出。同时随着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用工不断涌现,加之受疫情影响,辖区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相关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欠薪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劳动关系更为复杂,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究其原因如下。

 (一)部门间协作不够。属地政府牵头排查化解辖区内欠薪隐患,住建、交运、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督促行业内项目落实“六制一金一表”制度和解决欠薪做得不够,其他部门亦未有效发挥部门优势参与欠薪治理,导致根治欠薪合力未形成,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欠薪。

 (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落实不够。一是企业在劳动用工规范管理上认识不够。比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 2020年 5月实施以来,提出在建工程项目要落实“六制一金一表”制度,劳动监察大队多次深入项目宣传《条例》,督促检查,对拒不改正多个项目进行处理处罚,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还是比较

 突出。究其原因,固然有项目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违法分包转包等原因导致欠薪,同时也存在项目施工单位在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从源头上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按月结算工资表等“六制一金一表”制度,施工过程中违法分包转包,没有对进入工地施工的农民工加强管理,简单地以包代管,导致农民工干了活,拿不到工资,欠薪争议频发。二是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欠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务工过程中不会主动留存劳动合同、工资结算等材料,导致出现欠薪时往往只有欠薪诉求,提供不了欠薪依据,导致劳动监察处理困难;同时部分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不足,出现欠薪时不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采取围堵项目部、爬塔吊、跳楼等极端方式讨薪,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明确措施 (一)人社牵头协调进一步发挥各部门职责优势,形成根治欠薪合力。根治欠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治欠保支工作。2020年 5月 1日起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一章总则明确规定: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二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三是住房城乡建设、

 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四是发改、财政、公安、司法、国资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工作。所以根治欠薪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发挥属地、部门优势,认真履职,合力做好。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精准性,通过“双随机”抽查检查,实现分类分层监管。二是加强根治欠薪法律法规宣传,以案说法,使政策法规深入人心,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和企业负责人的守法意识。

 三是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落实柔性执法,切实为企业减负。四是对涉及行政处理处罚典型案件重点办理,增强震慑力,注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开展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等级评定、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等信用评价及结果运用,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好保障。

 (三)强化监察依法治欠。一是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案件办理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督机制,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领域、内容、程序、环节实施监督全过程、全覆盖。二是联合属地、住建等部门对全县在建工地开展拉网式督导检查,主动出击,加强根治欠薪“六制一金一表”制度落实,从源头上

 预防、化解欠薪,建设一批“无欠薪”项目、企业。三是畅通维权渠道,坚持依法治欠,从预防为主、调解为重入手,对举报投诉的欠薪问题快速有力地进行查处,提高案件办理实效,推动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相欠”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四是提升劳动监察队伍素质,增强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以务实之力助力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附: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1 .加大教育正面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结合部门职责, 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正面宣传力度,树立名师、优秀教师引领作用,营造全县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2 .树立正确的导向。注重教育过程,突出结果导向,以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同时对中学和中心学校的管理进行改革,实行把关或备案制度,给予中学和中心学校部分管理自主权。

 3 .解决人的问题。首先是学生问题,通过教...

篇三: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政所所长参加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学习发言 这次研讨班 4 天紧锣密鼓的学习课程,从开班动员的提神振气,到课题讲授的深入解读,从研讨过程的思想碰撞,到结业式上的交流总结,我受益匪浅。结合讨论课题以及平时的所思所想,就干事创业激情方面谈几点浅薄的认识。

 开班动员中形容我县部分干部的那一句“躺平心态、迷茫心态、恐慌心态、畏难心态、自满心态、保守心态、浮躁心态”,醍醐灌顶,道尽了思想上那些时不时冒出的制约工作开展的“小恶魔”“拦路虎”。现目前,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不够,“不想为、不敢为、怕问责”的情况时有发生,“推诿扯皮、畏首畏尾、应付了事”的现象见怪不怪,“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懈怠思想仍然存在,缺乏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云南两会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喊话昆明“从感觉良好中惊醒起来,从安于现状中振作起来,从争先恐后中行动起来”,当头棒喝,喊醒昆明,又何尝不是喊醒身为“局中人”的每一位干部。一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更是督促我们思想破冰、行动突围、激发斗志、破弊除漏。

 结合财政所工作实际,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头自省,差距怎么看?一是财务工作服务职能与审核职能

 的矛盾。财务的本质是为工作推进服务的,但同时也兼具对原始凭据的审核把关,审核严格势必会得罪人,财务人员时常抱怨工作难干,服务职能与审核职能的矛盾明显。二是基层财政收入支出不平衡的矛盾。基层财政收支不匹配的问题突出,“三保”支出压力较大,棚改还款不堪重负。三是缺乏业务骨干。近两年,所上财会专业人员断层,业务骨干缺乏,传帮带作用难以发挥。

 砥砺深耕,工作怎么干?“关关难过关关过”,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常绷“本领恐慌”之弦、紧抓“笃学实干”之基,在学思践悟中提自信、强本领、练能力。一是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主动融入镇党委、镇政府重点工作,把好方向不偏航。二是自觉增强服务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严肃财经纪律的同时,平衡好财务工作服务职能与审核职能的关系,底线不能破、服务不能忘。三是强调制度管理、流程约束。通过《杨林镇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的实施,明确资金报销审批流程和报销需要提供的附件清单,减少报销人员往复多次跑的情况。五是转变思想,主动担当作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摒弃固有思想,拒绝推诿扯皮,叩问本心主动担当,做好能做的、会做的、需要做的、应该做的事。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放在心里、把使命责任抗在肩上,敢于动真碰硬、攻坚克难,满怀激情干事业、勇于担当攀高峰,以时不待我的激情、以只争朝夕的拼劲,为谱写嵩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中国城市转型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 国家优先政策行动

 5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目录执行摘要 7第一章 11中国可持续城市转型的经济依据第二章 21实现中国可持续城市转型的 国家优先政策行动引言 9第三章 28 中国可持续城市转型投融资结语与展望 33

 7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执行摘要

 中国城镇化速度和规模的影响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快速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核心,但城市中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社会不平等,以及其他“城市病”问题正在威胁中国未来的发展。虽然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问题依然在阻碍城市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未来的三十到四十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估计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75%~80%。如果能够确保中国未来新增的2亿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清新的空气和顺畅的交通,并能高效地进行工作,就可以使中国走上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相反,污染、低效和拥堵的城市将破坏中国的增长之路。城市及其建设方式——“城市形态”——具有强烈的锁定效应,即使不能持续数百年,也能影响数十年。城市无序扩张加剧了效率低下,影响了生产力和创新,并侵占了优质农田,降低了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和大流行病的能力。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正日益威胁中国城市的经济稳定。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加快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进程,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增长。旨在发展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而进行的低碳和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战略投资和配套空间规划政策,将解锁大量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其中,把重点放在能源、建筑、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的投资上,并实施既能赋予城市政府权力又能激励此类投资的财政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在这些方面迅速采取行动,许多中国城市可以在2025年前提前实现碳达峰,从而推动中国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一些气候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年实现碳达峰十分必要。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形式和轨迹,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和环境成果产生长期影响。“十四五”期间(即2021—2025年)是采取行动的重要机会窗口。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

 城市的形态和布局对城市的发展繁荣影响极大。“十四五”规划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城市对其未来经济和生态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北京。退休老人在公园跳舞、杂耍、打太极,度过闲暇时光 。图片来源:Bagrin Egor / Shutterstock

 8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能产生显著的效益。这类城市可以直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并提高应对经济和气候冲击的韧性。城市转型联盟最近的一项分析发现 ,通过一系列技术上可行的低碳基础设施投资,到2050年可以产生50万亿元(约合7.7万亿美元)的回报,并创造超过15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助力中国城市减少近90%的碳排放。此外,如果中国能尽早布局新兴城市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就能确保其未来在全球低碳经济中的竞争力。低碳城市技术、商品、人才和服务的输出不仅将为中国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红利,同时也会将标准和技术长期锁定在低碳城市基础设施上。通过在中国内陆地区发展规划完善的紧凑、联通、清洁的中小城市,也可以对中国的地区发展平衡起到支撑作用。目前的经济模式未能充分展现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和某些形式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本的强大动力和优异品质。因此,上述效益可能严重低估了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所带来的全部经济和社会效益。释放城市经济潜力的建议 „ 将“十四五”规划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置 于即将出台的部门和城市“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位置。

 „ 在城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纳入反映和促进“十四五”规划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力指标,并设置高优先级。

 „ 确保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原则的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

 „ 将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与全球其他国家进行系统性对标,提高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 通过分解具体的可核查的减排任务,优先建立城市级别的碳排放清单制度,激励低碳城市发展。旨在发展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而进行的低碳和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战略投资和配套空间规划政策,将解锁大量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转变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中央政府可以在能源、建筑、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采取具体行动,支持紧凑、联通、清洁城市的发展。其中,通过协同治理,解决气候、环境和经济问题是先决条件。这些政策行动还可以支持一批城市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从而推动全国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对国家政策行动的建议 „ 加强协同治理。

 „ 通过制定更严格的燃煤电厂标准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低碳化。

 „ 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和支持既有建筑深度改造,提高建筑领域的能源效率。

 „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强调 “合理”、智能、低碳和韧性发展。

 „ 统筹实施“避免-转移-提升”的绿色交通战略。中国城市转型投融资为了实现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气候目标,未来30年内中国需要在各个领域投入138万亿元(约合21.2万亿美元)。由于城市是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这些投资大部分将流向低碳城市基础设施。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增长,最初也是通过土地出让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导致诸多城市负债累累,城市对低碳转型进行长期、充分融资的能力也遭到质疑。要应对这一投融资挑战,需要采取多层次的财政战略,赋予城市政府足够的财政资源,并激励城市进行长期的低碳投资。对城市转型投融资的建议 „ 通过自有收入稳定市政财政。

 „ 优先加强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系统。

 „ 对特别用途债券项目规定最低的环境要求。

 „ 扩大环境信息披露的范围。

 „ 为绿色债券制定一个明确的分类定义系统,界定可持续和“棕色”基础设施或项目之间的区别。a

  城市转型联盟(2021)

 《抓住中国城市机遇:将城市置于“十四五”规划以及气候韧性和净零排放国家愿景的核心位置》

 9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引言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攀升。近几十年来,中国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现了城镇化。中国的城市故事不仅体现在上海和深圳的城市景观中,也体现在从收入水平到预期寿命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中。然而,环境和气候方面的挑战也日益紧迫,这些挑战包括空气污染严重、城市无序扩张、自然灾害频发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尽管政府已经采取多项措施缓解这些问题,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主要是由城镇地区的生产活动驱动的。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城镇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国未来新增的2亿城市居民能够享有清新的空气和顺畅的交通,并能高效地进行工作,就可以使中国走上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相反,污染、低效和拥堵的城市将破坏中国的增长之路。认识到这一点后,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即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以及一系列社会目标综合起来考虑。中国在2020年宣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气候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凸显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刻“十四五”期间,中国如何引导城市的发展,将决定中国高质量增长的整体速度。中国在最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中国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继续迈出了重大、积极的一步。它为中国城市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愿景:呼吁集约式发展,以及建设宜居、绿色、创新、人文、韧性城市。如果在接下来的实施中,中国能够合理投资低碳和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实施科学的空间政策,就可以加速实现这一愿景,具备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能力。如果中国能够加速气候行动,那么将有一大批城市可以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从而推动全国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在“十四五”期间,城市的气候适应和减排战略决策将对未来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产生长期影响。中国到2050年将会新增2亿城市居民,当前,建设紧凑、联通和清洁的城市将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如需加快建设规划合理、管理完善的城市,就必须提高经济生产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使用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流行疾病的城市韧性。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其韧性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容置疑。目前,全球的趋重庆光伏发电。图片来源:WangAnQi / iStock

 10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势是:各国政府、地方政策制定者和利益攸关方(包括城市规划部门、开发商、建筑部门和社区组织)都在推行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政策,以期更好地对城市进行规划,尤其是综合开发、公共交通与非机动交通、节能建筑和绿色空间等诸多可持续城市的重点领域。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站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将日益得到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充,中国可以引领全球向零碳经济转型并从中受益。中国的目标与《巴黎协定》的国际愿景相契合,也符合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下,并努力实现最高温升1.5℃的目标。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各自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并大力投资低碳基础设施项目,以刺激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并向零碳经济过渡。如果中国加快推进其在“十四五”规划中勾勒的城市发展计划,它将在这个碳约束的世界中变得更具竞争力,且能够通过创新获得市场领导地位。但是,如果中国行动过慢,则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其高碳产业甚至将面临出口限制。报告概要本报告分为三个章节,及结语与展望部分。第一章探讨了中国向以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为基础的可持续城镇化模式转型的经济依据,并指出,健康宜居的城市所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与城市发展相关的投资成本。资源节约型解决方案和创新对未来的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本章还探讨了中国在这两个方面获得市场领导地位的潜力,并提出了如何解锁城市经济潜力的建议。第二章重点介绍了中央政府在能源、建筑、新型基础设施和交通领域可以采取的具体的低碳和可持续投资及优先政策行动,旨在解锁紧凑、联通、清洁城市的经济潜力,助力中国城市力争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第三章概述了中国面临的财政挑战。为了实现在《巴黎协定》的目标,中国需要获得约138万亿元(约合20万亿美元)的投融资,这些投资的大部分必须用在低碳和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本章探讨了既能为城市政府赋权又能激励金融领域的战略。站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沿,中国可以引领全球向零碳经济转型并从中受益。

 11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城市转型的经济依据 概要 • 以创建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空间规划政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回报,并带来长期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污染、低效和拥堵的城市不仅会阻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会削弱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使城市地区进一步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风险。• 为指导中国城市的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其中倡导的低碳、可持续城市和集约化发展与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框架一致。• 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可产生大量效益,如减少基础设施的支出、通过节省通勤时间提升生产力,以及在低碳城市投资中创造就业机会。• 其他效益包括集聚效应产生的创新潜力,以及城市居民福祉和健康改善而产生的更深远的经济影响。• 资源节约型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对全球未来的低碳经济至关重要,基于紧凑、联通、清洁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中国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一大机遇。• 从短期来看,对紧凑、联通、清洁城市的战略投资和配套措施可以支持一批城市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从而助力全国力争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并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现实。

 建议 • 将“十四五”规划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置于即将出台的部门和城市“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位置。• 在城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纳入反映和促进“十四五”规划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力指标,并设置高优先级。• 确保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原则的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 将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与全球其他国家进行系统性对标,提高中国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分解具体的可核查的减排任务,优先建立城市级别的碳排放清单制度,激励低碳城市发展。

 12 加快中国城市转型: 推动高质量增长、提升碳中和领导力的国家优先政策行动I. 背景

 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威胁中国城市的经济稳定中国面临着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大灾害风险,这可能会导致脱贫人口返贫,进...

篇五: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体会: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努力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X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效抵御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保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一治国理政重要原则,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原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契合新时代新任务新特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仅是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金钥匙”。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精深内涵、基本原理和实践要求,更好地用以指导工作、推动发展。

 一、准确认识和把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娴熟运用。

 稳中求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稳和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进”是“稳”的方向和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进”是运动、是绝对的,“稳”是静止、是相对的;“稳”是量的积累,“进”是质的变化,通过一定的稳态积蓄,量变就能转化为质变。坚持稳中求进,要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既不能脱离实际、急躁冒进,也不能消极求稳、不思进取。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稳中求进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有力武器。X 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我们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直接导致西方国家加深对我国的猜疑、戒惧和围堵,经济发展“三期叠加”倒逼我们必须爬坡越坎,三大攻坚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打赢的关键一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党长期执政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才能稳住阵脚,保持战略定力。经济工作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关键领域,经济稳是全局稳的基础,经济进能带动全局进。落

 实“六个稳”的重大要求,关键要稳企业。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做好“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工作,推动 X 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是“八八战略”的原则主线。X 总书记主政 X 时提出的“八八战略”,着眼深化改革、渐进发展,注重多点突破、全面发力,坚持扬长补短、统筹协调,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成功实践。在“八八战略”实施 15 周年之际,X 总书记寄予 X 新期望,也秉持了稳中求进的一贯理念。干在实处就是稳,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就是进,要求我们在实干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发展。X 省委提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加快推进“六个 X”建设,就是对“八八战略”思想上的继承、内容上的发展,贯穿着稳中求进的内涵实质。其中,法治 X、平安 X、清廉 X 突出控制性、约束性要求,体现了稳;富强 X、文化 X、美丽 X 则突出导向性、发展性要求,体现了进。总的原则就是进中取优、稳中向好。

 稳中求进是 X 总书记的鲜明执政风格。党的十八大以来,X 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展现了稳健厚实、奋发进取的执政风格,展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大国大党的领袖风范。治党上,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起步,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集中整饬党风,着力严明纪律,严厉惩治腐败,稳扎稳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治国上,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谋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方向路径。治军上,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不断深化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有力推进了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正是在 X 总书记的把舵引航下,中华号巨轮才能劈波斩浪、稳步向前,党和国家事业才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二、坚持稳中求进必须稳字当头以稳求进 X 总书记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带来百年未有之不确定因素,有的可以预料,有的难以预料,要增强忧患意识,审时度势,防患于未然。我们强调稳中求进,就要稳字当头,有力控制变量,防止失控、失稳,确保经济政治社会各个层面平稳有序发展。

 坚决贯彻“两个维护”确保方向稳。“两个维护”是保证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定盘星、压舱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 X 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以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决不搞各种“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搞“伪忠诚”,

 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贯彻“两个维护”,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工作上,不折不扣贯彻 X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关键时刻、重要关口,是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要时刻听从党中央号令,不动摇、不盲从、不跟风、不慌乱,不犯幼稚病,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落实请示报告制度是贯彻“两个维护”的重要方面,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决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路子稳。事物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保持稳定性和连贯性。X 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 10 多年来,历届省委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从政要讲政德,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也不能现任不管后任,尤其要防止盲目举债搞建设。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并不是非要换跑道才能出亮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对认准的事,只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要折腾、“翻烧饼”。

 树牢底线思维防风险确保工作稳。X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底线思维不只是红线思维,而且是一种发展型思维,其实质是防控风险

 型思维、效益最大化思维、改革型思维。X 是改革开放潮起之地,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前沿阵地。一定要清醒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坚决切断、减少重大风险传导渠道,既警惕“黑天鹅”又防范“灰犀牛”,避免产生“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打好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

 注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作风稳。X 总书记强调,这能力那能力,不落实就等于没能力;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就是做无用功。坚持稳中求进,要靠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这些年来,我们坚决反“四风”、正作风,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飘”,作风飘浮,调门高、表态多、行动少、落实差。二是“虚”,设计工作载体没有实质性内容,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结果。三是“躁”,工作急于求成,有的热衷于作秀、造势。四是“繁”,存在繁琐哲学、繁文缛节现象。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切实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不解决问题的文、不做留痕无绩的事。

 三、坚持稳中求进必须进字为要以进固稳

 X 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稳。坚持稳中求进,必须科学地进、改革地进、协调地进、高质量地进。

 勇于改革激发进的动力。改革的实质,就是通过革新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进而推动事业稳步向前。X 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赢得了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改革走到今天,不触及深层次利益、不调整体制性矛盾,新的改革红利就无法释放。“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要推动“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和“办得快”“办得好”纵深发展,并以此撬动各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协同发力、走深走实。这次机构改革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我们在领导班子配备上把握稳中求进要求,既大力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又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充分发挥好年轻干部冲劲足和年龄大干部经验丰富的优势,确保领导班子既稳健又不失活力。

 敢于斗争增强进的魄力。X 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增强斗争精神。稳中求进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斗争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在斗争面前,领导干部骨头要硬,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敢于亮剑、敢于真刀真枪干。

 年轻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年轻干部要主动到斗争一线摸爬滚打、经受历练,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

 善于担当彰显进的作为。X 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把担当作为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要为干部担当。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也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而是要管出活力、管出积极性、管出精气神。要允许改革探索中有失败,对失误失败,要给予足够的宽容。对信访反映干部问题查核不实的,该澄清的澄清,该使用的使用,决不让担当者吃亏、让干事者寒心。

 精于专业提高进的本领。X 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这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要求。领导干部要胜任工作,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必须下大气力完善知识结构、增长实践才干,既钻研宏观,又要熟悉微观,努力具备履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强调专业化,并不是简单看是否学过什么、干过什么、

 分管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对工作能不能准确说清楚、进行专业分析、参与科学决策、精准抓好落实。

 四、坚持稳中求进必须把握科学规律掌握正确方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注意方式方法,讲求工作实效,保障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把握知、信、行的统一。“知”就是深学求知、深悟致知。“信”就是对科学理论要真信笃信。“行”就是起而行之、身体力行、矢志践行。领导干部学习 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要满足于记一些“金句”,关键要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金线”,真正实现学、思、用贯通。要积极参加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要把握天、地、人的统一。“天”就是抬头看天,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吃透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地”就是唱好地方戏,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人”就是用好人、用对人。领导干部要善于把上级要求、本地实际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调研开路,多到基层一线

 解剖麻雀,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确保工作不跑偏、不落空。

 要把握时、度、效的统一。“时”就是把握好时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度”就是掌控好节奏力度,做到蹄疾步稳、张弛有度。“效”就是讲求实效,提高工作的效率效益。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经常面临两难、多难的选择,需要注意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在合适的时间,用合理的方法,办好正确的事情,达到最大的效益。

 要把握点、线、面的统一。“点”就是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典型示范。“线”就是分类指导,系统实施,纵深推进。“面”就是着眼全局,整体谋划,全面提升。这要求我们转变思维方式,注重连点成线、串线成面、点线面结合,提高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要善于将战略任务转化为战术战法,将顶层设计转化为中观规划、基层施工,尤其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步步为营推进工作。

 五、坚持稳中求进必须行稳致远走好从政之路 坚持稳中求进不仅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一种成长观、进步观。从政之路是一场马拉松,要知重负重、砥砺前行;也是一场接力赛,要珍惜岗位、珍惜平台,

 跑好自己这一棒,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在位干什么、能够干成什么、能够留下什么”的履职之问。

 要民主不专断。民主集中制是对领导干部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有效制度保障,民主可以防止盲目决策、急躁冒进,集中可以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走稳走好从政之路,必须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要增强民主素养,善于运用民主的方法汇集意见,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特别是在重大政策举措出台前,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讨论。同时,要善于正确集...

篇六: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办公室领导干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活动研讨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

  提到干事创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应是广大干部的事业观和不懈追求。分别对应的是干部的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问题,针对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方面,已有的一些措施已经很成熟,比如:理想信念教育、干部队伍的培训(调训)、针对稀缺人才定向外出学习培养等等,着力解决思想问题,让干部“想干事”;让干部到基层、多岗位多部门锻炼,补齐能力短板,争当“多面手”,解决能力问题,使干部能干事、干得成事,另外,干部的考核机制也相对健全,奖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也在逐步完善和运行,我这里只是浅谈几点感悟:

 一是高质量的学习。让想干事的人有“想干事”的想法。提到学习,大家都知道,老生常谈,要求也大体一致,“立足本职,突出专业;常学常新、守正创新;学用同频、学以致用”,个人浅见,目前,学和用的过程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应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等方面,围绕“破难题、争试点、出经验、建制度、立标杆”等主题,建立奖励机制,激励部门向先进地区学习,向全省乃至全国标杆学习,对学出成果的单位(部门),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进档进优等方面给予考虑,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创新,学有成效的目的,使领导干部个人的学习和单项工作的学习真真正正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让能干事的人有“能干事”的办法。“能干

 事”是一个人能力素质的体现,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标配。如果一个人缺乏应有的能力素质,“能干事”就成了一句空谈,在关键时刻就会有心无力。除干部自身要加强自学,下力气补齐能力素质的“短板”外,县级在培训方式、工作实际的贴合度、培训资源的共享和新技术新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以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为“想干事”的人填补思想“空白”,为“能干事”的人提供思路办法,做到深度融合、有效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

 三是高质量的“爱”,让“干成事”的人心热有激情。“有奔头才更有干头。”干部政治上有激励、工作上有支持、待遇上有保障、心理上有关怀,才能安心、安身、安业,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坚持一线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导向不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规定和“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地鼓励干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切实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坚持差别化考核方式,坚决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让真干实干的人得实惠,让不干事混日子的人有对比,更好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所思所想所盼,在政治迷茫时激励,在工作困惑时支持,在心里彷徨时关怀。

 四是高质量的“减负”,让所有干部“身轻”有干劲。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大基层减负力度,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改变文山会海、繁复无益的督查检查工作,让干部能抽出双手干真事、干实事,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积极优化考核指标,降低留痕事项在考核中的权重,增加工作实效和群众评价的权重,不得简

 单以留痕多少、资料精美程度评判工作好坏;严肃查处材料造假行为,对弄虚作假的,给予通报批评等问责处理,真正把干部从“痕迹管理”中解放出来,为干部腾出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

 县科协党支部领导干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活动研讨学习心得体会(第二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天的培训学习研讨,触动很大。进波书记在开班动员辅导中指出:“xx 具备那么多优势,但为什么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的“xx 发展之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思考。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 xx 人,对家乡发展的关心期待是最基本的情怀,忍不住谈一些个人的浅见思考,求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个思考:x xx 优势多吗?

 如果抛开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等企业投资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因素,xx 的交通区位、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确实够好。云南省第七大坝、昆明东大门、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昆曲黄金走廊的地缘区位优势;昆明新机场半小时经济圈, “三线出省”“八路连昆”,“铁公机”俱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国家级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业示范区、省级职教高校园区产业体系完整、入驻高校、企业众多,发展平台不可谓不全。

 但是,区位、交通仅仅是自然禀赋,是上天对 xx 的厚爱。再加上举全县之力,数代开发者栉风沐雨、用心血浇灌的产业平台,照道理,xx 发展应该顺风顺水,一路高歌。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研其原因,区位、交通的比较优势仅仅是以昆明周边作为参照系,如果放眼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即使是与中西部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周边作为参照,与省内其它沿边开放的地州相比,xx 的交通、区位优势就不是太突出。再加上营商环境方

 面服务不优、部署重视不够、站位不高,缺少思考谋划、统筹考虑等短板,这也是大项目难招、好项目难引的根本制约。

 从产业平台来看,有只是基础,种什么花、结什么果才更重要。以出让土地为主要目的粗放发展方式方向不明,产业链松散,聚集度、关联度不高,产业散弱。园区与周边乡镇、县城融合深度不够,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产无城、有城无产,假日经济、周末经济特征明显,消费外流,造成企业物流、用工成本不低,对本地发展的支持、贡献乏善可陈。如果再让沃土闲置、摞荒,以圈地为目的,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些平台优势就会淡然无存。

 第二个思考:x xx 的优势发挥了吗?

 去掉交通、区位、营商环境等因素,xx 发展的最大优势只剩下了地处滇中一体化、空港经济圈的黄金土地。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发展空间发挥了它的优势吗?值得商榷。

 一段时间以来,xx 土地出让方式单一,缺少自己持有、入股合作、租赁分红等可持续盘活方式,大多是“一锤子买卖”,一卖了之。特别在房地产高歌猛进之时,依靠基建和房地产拉动、吹糠见米经济发展模式盛行,房地产占比过高,路径依赖严重,缺乏持续后劲,赚快钱、算眼前帐、吃子孙饭。一些打着文旅康养、休闲旅游、城市 CBD 等时髦概念的项目,骨子里都是为卖房子,只有地产、没有旅游,更没有文化内涵,以至房地产一低迷,经济就断崖式下滑。过分倚重房地产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挤占了发展空间,带来了基础设施配套、社会管理双重压力,形成难以摆脱的路径依赖。一旦烂尾,还带来不少社会隐患和维稳压力。旧模式不可持续,

 新赛道还不够强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压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再热情,没有企业和项目支撑的发展只能是臆想和空谈。近年来,xx 规上企业从 2011 年的 43 家增加到了 2022 年的103 家,数量上去了,产值却不太理想,结构单一,高增加值、高附加值企业数量不多,带动作用不强,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有限,急待转型升级或“腾笼换鸟”。

 第三个思考:x xx 发展路在何方?

 (一)壮士断腕摆脱路径依赖。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不可再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容量、发展空间日益趋紧,房子只住不炒等调控红线也让房地产遇冷,适度控制房地产规模势在必行。摆脱路径依赖可能一时很痛,但溃痈之痛,胜于养毒,与其饮鸩止渴,不如壮士断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下宝贵的土地资源,留足发展空间,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优化发展软硬环境,栽好梧桐树,凤凰自会来。

 (二)以“链式思维”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现代制造业等多年培育、已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集群,实施“建链”“补链”“强链”行动,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一链一策、一个专班、一条服务链条,打通痛点、堵点、难点,多链融合,消除孤岛,实现区域内产业相互配套,优势互补,抱团发展。

 牢固树立寸土寸金的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建立以亩均投资、产值、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主要指标的产业评价体系,加强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依法依规对效益低的企业进行“腾笼”“置换”和升级改造,“腾”出发展空间,“换”出发展活力。

 (三)产城融合推动全域联动发展。充分发挥 xx 产业体系完整,园区企业、高校众多的优势,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打破园区、乡镇界限,加大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统筹力度,按照全县一盘棋、一张图的发展思路,消除断头路,打通微循环,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适度加大高校、企业生活性用地约束,避免自成体系、小而全,让服务消费外溢,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让产业经济更加集约高效、城市更新和服务配套更加完善,形成产城互动互融的良性循环,补齐服务业短板,提升土地价值,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四)以校 地联动聚才引智。继续巩固深化校地联动发展机制,充分发挥 xx 入驻高校众多、人才聚集的智力引擎作用,在党建联盟、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入驻院校需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车间,理论成果需要落地转化,师生创业创新成果需要落地实验。入驻企业技改升级、乡村振兴急需人才支持。乡镇规划、干群培训需要师资支持。校地联动、校企合作、项目孵化实验等合作发展空间很大。将任务型的合作机制向服务型转化,实实在在找到校地联动合作的共同点,各取所需,优势互补,改变“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守着黄河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才优势,聚力引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xx 旧志云:“xx 人守信约,淳朴素著,多读书,循礼义”,以大讨论大竞赛为契机,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招商引资形象的良好氛围,以鞍不离马、甲不离身、枕戈待旦的实干精神抓好落实,xx 定会

 实现高质量发展突围。

 以上浅见,仅为个人思考,欢迎批评指正。

 县残联领导干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活动研讨学习心得体会(第三篇)

  4 月 17 日至 4 月 20 日,很荣幸参加县委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以来,县委领导、市委党校教授利用三夭半的时间,深入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让我对营商环境、生态发展、国家安全观和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开拓了思路,提升了法治思维,学习了很多基层工作的案例,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就“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一、当前差距怎么看

 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县有残疾人 9812 人,占全县人口2.39%,然而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残疾人事业仍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一是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较高。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人均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还不够完善。二是残疾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农村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比较薄弱,残疾人就学就医、康复照护、无障碍等多样化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三是残疾人就业难,社会偏见在不同程度上还有体现。残疾人因为自身功能障碍,普遍文化素质低,无法适应现代

 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需要。有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宁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安排残疾人就业,这是导致残疾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发展怎么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开展“当好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竞赛、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大竞赛,以比促学、以赛促干,坚持弱有所扶,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和平等权利,健全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为残疾人谋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嵩明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三、工作怎么干

 一是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着力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互补衔接,减轻残疾人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加强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做好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残疾人急难救助工作。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和贫困精神残疾人免

 费服药项目,发展重度残疾人照护和托养服务。落实财政为困难残疾人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政策、进一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二是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制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按比例就业工作,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费优惠,鼓励企业优先安排...

篇七: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与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主题征文 合集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主题征文:改革再出发,创新无止境

  全省范围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要从破除僵化保守、因循守旧、封闭狭隘、资源依赖、随遇而安、慵懒散漫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入手去,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扩大开放不够、市场理念不浓、工作标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查找问题短板,破解发展难题,激励煤业公司干部员工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营造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深深影响着矿山思维的转变、技术的提升、产能的增加。前二十年,煤矿的工作环境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现代化程度相对还是比较差,井下生产空间狭小,空气污浊,工人上井后浑身上下都是粉、煤尘。当时的煤矿工人们多多少少都患有煤矿职业病,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姥爷早上起床后总要咳嗽一会,然后才能平稳的呼吸。那些年,砸脚碰手的“小工伤”时有发生,加上周边“小煤窑”的掠夺式开采,安全隐患更是“雪上加霜”,每时每刻都要提防因无节制开采而造成的诸如水、火、瓦斯、煤尘等重大隐患的威胁。

  今天的 xx 集团就大不同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环境不断优化,装备不断提升、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使安全生产得到了有效地保证,实现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质的飞跃,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街头巷尾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的煤矿工人由“煤黑子”蜕变成“煤亮子”。姥爷说“改革开放使煤矿工人工作安全得到了保障,工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翻天覆地了变化,干工作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生产效率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的祖辈、父辈们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 xx 集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推动煤业公司改革开放再出发,对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拓展新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我们要从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工作再抓实来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把集团公司的新思路、新任务、新要求在煤业公司生根发芽,锲而不舍的推进煤业公司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效。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迫切需要广大领导干部加快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养,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努力成为驾驭复杂形势、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

 提高思想引领能力

  思想领导是我们党的重要领导方式。用先进正确的发展理念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引领经济发展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威信的重要基础。实现党的高水平领导,首先是思想领导、理念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入手。领导干部增强运用新理念新思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自己首先要深刻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对河南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而通过灵活多样而富有实效的宣传阐释,使中央和省委关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理念为广大经济行为主体接受,在群众的思想深处扎根,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凝聚最大社会共识,推动全社会发展理念的革新,形成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的浓厚氛围。

  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通过技术、管理、服务、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打造新产业、提供新动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各级领导干部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创新主体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不断提升优化环境、建立机制、做好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本领。要在更好培育创新载体、搭建创新平台上下功夫,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和条件。要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更好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运用的主导者。要在科学监管、

 以服务代监管上下功夫,规范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要在改革完善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全社会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

  提高政策落实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和省委已经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关键在于落实。领导干部推动落实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各项政策的最终效果。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考核问责的水平,不断增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高质量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的能力。提高落实能力,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制订计划、出台落实方案的基础,是提高方案可行性的基础。要改变走秀式调研,真正用心搞调研,明确调研目的,选好调研主题,掌握科学方法,真正通过调研吃透情况、找到问题、明确上级要求和群众需要的对接点。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摒弃凭经验决策、拍脑袋决策、办公室决策,让决策咨询充分发挥作用,让决策过程充分体现民意,真正做到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提高推进工作的能力,改变工作措施方法简单化、一刀切的懒惰做法,将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科学管用系统的推进措施。要善于发挥政绩考核和工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通过考核引导干部工作重点转移、工作方式提升,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体现高质量发展精髓要义和基本,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推动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要提高运用问责手段的能力。问责的本质是负面激励,其目

 的不是追究责任、处理干部,而是要通过问责为干部工作划下红线,更好地推动工作。要做到适度问责、依法问责、严肃问责,通过问责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各项部署更好地落地生根。

  提高运用工具能力

  领导干部善于运用各类工具引领和推动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是高质量党建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要党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法律的、政策的途径,引导经济发展方向,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更高层次跃升。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勤于学习,增强运用各类工具,特别是法律和政策工具、引导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力。要不断提升运用法律工具的能力,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法律法规,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体现在法律法规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刚性约束。要不断提升运用政策工具的能力,善于运用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在尊重实际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出台一批导向明确、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导向正确的激励惩戒机制,使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微观经济行为得到鼓励和支持,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提高驾驭风险能力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场事关全局的变革。是变革,就意味着有不确定性,就会有各种我们想到和想不到的困难挑战和风险。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产业链高端迈进,逐步增强经济竞争力,会遇到来自既有的国际产业分工领域的阻力和挑战。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建立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会面临既有的、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态下形成的利益格局的阻力。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面临现代经济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成熟、法治环境不够优化、政商关系不够健康、营商环境不优带来的权力寻租、腐败易发等挑战。我们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还必须跨越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和常规的长期性关口两大难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等等。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对新时代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全面提升驾驭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

篇八: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022 解放思想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心得交流发言材料

  XX 的振兴,是各个乡镇的全面振兴,是各行各业、全体人民的全方位振兴。

 过去几年,我在全面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党员教育管理、乡镇交通安全及包村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奋力做好县疫指办各项工作,力求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绵薄之力。围绕中心,服务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对解放思想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过去,我们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奋进,未来,我们也必然在解放思想中砥砺前行。

 一是围绕人才兴县推动解放思想。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围绕“3+3”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图谱,引进高层次有用人才,为打造"工业强县”积累人力资源。

 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推动解放思想。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养殖,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着力推进“农业特色县”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围绕绿色生态推动解放思想。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两山”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产业上做文章,加速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旅游名县"建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协调统一。

 四是围绕民生改善推动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 XX 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教育、医疗、生态、交通等热点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更多地关注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围绕疫情防控推动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人、物、环境同防”原则不动摇,在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的同时,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切身难点问题,体现温度关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新时代声音,准确掌握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必将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发展的高质量,为我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2 2022 解放思想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心得交流发言材料

 2 2022 年 4 4 月 3 13 日至 6 16 日,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我参加了第 1 1 期 X XX 县 2 2022 年领导干部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了李进波书记的讲话和各专家、领导专题授课,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同时也要求自己坚持在学深悟透中感受思想的温度,在融会贯通中拓宽理论的广度,在真信笃行中锤炼素质的硬度。通过学习不断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本领;练就拨云见日、洞察本质的功夫。

 结合自身联系服务单位和分组、学习情况,我就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业就稳得住。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持续全球多点爆发,上海购菜购粮多次登上热搜;国际社会动荡,俄乌战争爆发;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货币不断贬值的当下,抓好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生产,强化粮食调控,保障粮食供应,维护粮价稳定,管好物资储备,保障救灾应急所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任务和应对国际形势变局的客观需要。

 X XX 嵩秀泽明,县境田园平畴,气候宜人,境内森林茂盛,河流纵横交错,又是云南第七大平坝,这个地方是人居环境上好的宝地, XX坝子向西以梁王山脉为靠,向北以药灵山脉为护,向东以五龙山脉为

 屏,与牛栏江一起,形成“大三山一江”的格局。另外县域内海拔较高的三尖山、草白龙山、瑶岭山与八条主河道形成“小三山八河”的格局,县城内的黄龙山、学海、和魁星阁形成“一山一海一景”的龙山毓秀景色,大石头、上游水库等水库星罗棋布,水满盈野、江空月明,嘉丽泽高原水乡丽鸟云间、绿杨泽畔,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佳境,也是农作物种植的风水宝地,所以历史上 X XX 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的鱼米之乡。但近年来随着 X XX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项重点建设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县的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粮食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大棚种植面积过大,人均粮食产量不足 o2021年,全县人均粮食产量 162. 09公斤,比全省低 246. 91公斤,已由原粮食主产区逐渐变为粮食消费区。同时,伴随近年来杨林经开区外来务工人员及职教新城的开发和师生人数的快速增加,全县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更加剧了全县粮食供需矛盾,粮食安全形势渐趋严峻。

 X XX 县粮食流通产业基础薄弱,粮油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县粮油公司整合资源能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难以起到集聚带动作用;粮食加工能力不足,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滞后;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粮食生产、购销、仓储、加工各环节结合不紧密,国有粮食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偏弱,县粮油收储公司基本靠省、县两级储备粮费用补贴收入维持运营;粮食流通保障还有差距,粮油仓储设施老化陈旧,粮食流通软、硬件设施还不适应现代粮食流通业和粮食安全的需要。全县粮食科技创新水平尚难以支撑粮食产业做大做强,智能仓库发展滞后,仓库智能化水平低,粮库信息化发展不足,仓储粮情检测系统、库区办公区域网络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尚未完全覆盖;粮食企业及产业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力不强、科技贡献率低、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缓慢。物资储

 备工作相对滞后,机构改革后,全县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等职责划转到县发展改革局,工作人员和编制的减少使得粮食与物资储备人才缺口加大,旧的行政管理模式、相关存储设施、人员安排、储备管理机制等亟需理顺与完善;物资储备设施不足,管理效率不高,现有物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仍然难以适应新时期粮食与物资储备融合发展的新需求。

 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推动粮食稳产增产的实际行动中,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8.3 3 万亩以上、产量 5 5 万吨以上。

 要强“粮食安全”之本,在增产增收上下功夫,要树牢地稳则粮稳的理念,逐步退棚还耕、退闲还耕。从政府层面来说,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结合 X XX 地域特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运用,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强化和夯实镇、街道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发挥好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切实履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储备调节作用,确保应急情况下粮食有效供给,形成储、管、调、用的无缝连接;要结合乡村振兴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统筹战略规划,把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要重“粮食安全”之储,在粮食储备上下功夫。从涉及的职能部门来说,要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在粮食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储备力度,实现依法储备、依规储备;要加大精深加工扶持力度,推进粮食产业和产品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要发挥科技对粮食储备的支撑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减耗技术和装备技术等科技推动粮食

 和物资收储供应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建设。

 要固“粮食安全”之基。在粮食保护上下功夫,X XX 县作为产销平衡区要保持应有自给率,要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增强粮食供给调控能力。从社会和个人层面来说,要探索涉嵩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研机构、人才成果与 X XX 粮食企业的有效对接。要完善粮食标准与检验检测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粮食质量安全,提高储备粮食质量。要将政府物资储备与企业、商业、个人储备有机结合,特别是发挥好家庭小粮库作用,将实物储备能力有机结合,吸引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全县物资储备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践行节约粮食,让“为守护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粮食稳,天下安。维护粮食安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的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为 X XX 加快推进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 2022 解放思想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

 展能力专题研讨心得交流发言材料

  为期一周的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研讨班告一段落了,通过课堂讲学、分组讨论、总结经验,启发很大,收获颇丰。当前,小街民营经济园区发展还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规划滞后于建设、产业集聚能力弱、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等问题。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对我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小街镇经济发展工作具有较强指导和借鉴意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此次培训的分组讨论环节,小组成员从分管从事行业领域提出很多宝贵经验和建议,有的提法专业有思考、有的建议值得警醒、有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思想的碰撞中我也对自己从事的一线经济工作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想法。

 (一)产业发展需规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产业发展亦是如此,小街民营经济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与集镇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虽已融合,但在产城融合、基础配套上,还未打造出宜居宜业的综合空间。作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片区,无论从空间上功能上,小街民营经济园区在承接与互补上还需加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新发展理念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程度不高,创新发展程度不够。应重新审视园区产业定位,企业优势,产品结构,谋定后动,科学做好空间利用规划布局,做优做精通信线路器材产业,做实做强汽车配件产业,做特做大智能家居产业,探索做好市政建筑材料产业循环产业链。

 (二)产业发展要独具特色 小街镇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民营企业,辖区内注册企业 3 723 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 3 3 户,小街民营经济园区企业 5 55 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 13 户,1 2021 年小街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 6.4 4 亿元,

 粗略统计小街民营经济园区企业为地方财力贡献了 30%以上。可以说民营企业撑起了小街经济的半壁江山,0 2020 年小街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经济发达镇,作为昆明市唯一一个入选乡镇,我们倍感压力与自豪。小街镇民营企业数量多,从最初的扳丝打铁的小作坊到今天的规模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围绕金属表面处理的特殊性,产品集中在标准件、电力通讯铁塔、铁附件、汽车零配件,近年来拓展到装配式建筑材料、定制家具制造等,其中小街铁塔在全省通讯、电力铁塔供应份额比重不容小觑,地方经济特色已逐渐凸显,但初级金属加工始终处于微笑曲线底部,产品粗而不精,增加值率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话语权,近年来市场疲软、原材料上涨导致产销受阻,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在新能源汽车延链补链上,鹤源工贸主动与杨林经开区车企对接,谋求零配件合作项目,永文工贸主动与大型光优企业合作,开发光伏产品,朗世新能源在 G 5G 智慧灯杆研发上稳步推进,澳度智能家居对标一线品牌不断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

 (三)产业发展需保障到位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良好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要素保障、人才保障、服务保障缺一不可,要素保障不到位,很难吸引到新的优质项目,甚至影响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因土地要素保障不到位,园区 2 2 年来未新增一个产业类项目,各项经济工作推动极其艰难。痛定思痛,小街镇政府积极盘活辖区范围内现有厂房,积极招商引资,文旭机电等几家无污染、效益好、产值高的企业相继落地。抓紧云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试点承接县级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7 127 项,提供集中审批政务服务,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项目建设告知承诺、并联办理、全程代办事项清单制管理,全面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工夫跑审批。深入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每一个项目推进情况

 制定量化服务清单,按照“周调度、月公示、季评比”的要求,当好“店小二"保姆式服务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温度。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小街籍商界翘楚、行业精英、科研人才以及能工巧匠等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实现产业引人、事业留人、乡情感人,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产业回暖。

 2 2022 解放思想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

 展能力专题研讨心得交流发言材料

  近期,我参加了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学习,听取了县委书记、县长李进波同志的开班动员讲话,学习了块老师的教授。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拓展了我的工作思路。根据学习要求,我选取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和城市建设管理两个专题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深刻反思找差距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工作要求在提升。党的十八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管理,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

篇九: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dquo;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四篇)

 第一篇

 在全市上下开展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关键阶段,组织开展本次专题研讨培训,对一名普通科级干部来说,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尤其是认真聆听了 XX 书记作的动员讲话和主题报告,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充满信心、催人奋进。主要有几点体会,一是这是一次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领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理解。XX 书记和甘立勇教授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深入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我们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工作实践。二是这是一次对形势的深刻认识、对县情的深入把握。XX 书记和各位授课老师分别围绕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及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既传达了上级有关精神与政策、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和省市有关形势,又结合实际,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对我们做好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三是这是一次对目标任务的准确把握、对工作本领的培训提升。XX 书记围绕大讨论大竞赛中产业发展、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发展和

 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管理、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八个方面作了具体讲授,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全面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总的感受是,在这次专题培训中,看到的是方向,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是党性,得到的是提升。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身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和县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既有理论上的短板,也有能力上的欠缺,还有本领上的恐慌。我将深刻认识县委开展本次专题培训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县党代会、县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等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XX 书记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加快补齐适应现代化建设新要求的能力素质。主要有以下几点打算:

 一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仰信念。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满怀

 “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充分把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积极落实大讨论大竞赛工作任务,着力破解思想和实践上的困难问题。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打破传统方式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树立强烈服务意识,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风。勇于直面矛盾、攻坚克难,实打实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等;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决不躲;需要协调的事合力办,决不推。深入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践行宗旨,用令人信服的业绩诠释忠诚。四是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坚守“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本次培训即是充电加油的过程,也是敲响警钟的过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将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能力不足”的忧患感,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用新发展理念破除老观念,用改革创新增强新动能,用他山之石补己之短,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提升担当实干的真本领。五是不断加强自我革命,保持“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追求。清正廉洁是为政的基石和底线,更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内心深处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

 识,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切实担当起正确行使权力的责任,以优良作风起航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第二篇

 此次专题研讨班的学习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洗礼”,也一次“提升”,结合 XX 县正在开展的“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活动,对标先进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正视差距,明确措施。

 一、正视差距 近年来,随着 XX 大开发大建设加速推进,辖区内以房地产为主的项目接连上马,遇国家政策调控及恒大、蓝光等企业自身经营出现困难,导致房屋销售遇阻,项目停工,欠薪举报投诉激增,欠薪问题突出。同时随着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用工不断涌现,加之受疫情影响,辖区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相关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欠薪问题时有发生,致使劳动关系更为复杂,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究其原因如下。

 (一)部门间协作不够。属地政府牵头排查化解辖区内

 欠薪隐患,住建、交运、水务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督促行业内项目落实“六制一金一表”制度和解决欠薪做得不够,其他部门亦未有效发挥部门优势参与欠薪治理,导致根治欠薪合力未形成,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欠薪。

 (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落实不够。一是企业在劳动用工规范管理上认识不够。比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 2020 年 5 月实施以来,提出在建工程项目要落实“六制一金一表”制度,劳动监察大队多次深入项目宣传《条例》,督促检查,对拒不改正多个项目进行处理处罚,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还是比较突出。究其原因,固然有项目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违法分包转包等原因导致欠薪,同时也存在项目施工单位在劳动用工规范化管理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从源头上严格落实农民工实名制、按月结算工资表等“六制一金一表”制度,施工过程中违法分包转包,没有对进入工地施工的农民工加强管理,简单地以包代管,导致农民工干了活,拿不到工资,欠薪争议频发。二是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欠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务工过程中不会主动留存劳动合同、工资结算等材料,导致出现欠薪时往往只有欠薪诉求,提供不了欠薪依据,导致劳动监察处理困难;同时部分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不足,出现欠薪时不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采取围堵项目部、爬塔吊、跳楼等极端方式讨薪,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明确措施 (一)人社牵头协调进一步发挥各部门职责优势,形成根治欠薪合力。根治欠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治欠保支工作。2020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一章总则明确规定: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二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三是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四是发改、财政、公安、司法、国资等部门按照职责做好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工作。所以根治欠薪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发挥属地、部门优势,认真履职,合力做好。

 (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管精准性,通过“双随机”抽查检查,实现分类分层监管。二是加强根治欠薪法律法规宣传,以案说法,使政策法规深入人心,提升农民工自我维权意识和企业负责人的守法意识。

 三是及时纠正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落实柔性执法,切实为企业减负。四是对涉及行政处理处罚典型案件重点办理,增强震慑力,注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开展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等级评定、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等信用评价及结果运用,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好保障。

 (三)强化监察依法治欠。一是推进依法行政,优化案件办理流程,进一步建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监督机制,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领域、内容、程序、环节实施监督全过程、全覆盖。二是联合属地、住建等部门对全县在建工地开展拉网式督导检查,主动出击,加强根治欠薪“六制一金一表”制度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化解欠薪,建设一批“无欠薪”项目、企业。三是畅通维权渠道,坚持依法治欠,从预防为主、调解为重入手,对举报投诉的欠薪问题快速有力地进行查处,提高案件办理实效,推动形成“不敢欠、不能欠、不相欠”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四是提升劳动监察队伍素质,增强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以务实之力助力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附: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大教育正面宣传力度。各级各部门结合部门职责,

 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正面宣传力度,树立名师、优秀教师引领作用,营造全县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2.树立正确的导向。注重教育过程,突出结果导向,以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同时对中学和中心学校的管理进行改革,实行把关或备案制度,给予中学和中心学校部分管理自主权。

 3.解决人的问题。首先是学生问题,通过教育教学成绩、优秀教师、补助等多种方式给家长以信心,留住优秀生源,给学生创建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其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激发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第三篇

 自参加“XX 县 2022 年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研讨班”学习以来,通过聆听专题课程、参加交流研讨,使我对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产业发展等内容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下面我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谈谈对推动我县产业发展方面的几点思考:

 产业发展要精确找准破冰的角度。XX 是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国家级滇中新区东部核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

 优势,在云南对外开放、滇中一体化发展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拨开这层层“光环”,以 XX 发展建设参与者的视角来看,产业发展还存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生活性服务业培育不足为表现的各类问题。县委政研室(改革办)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助手,一方面理应深挖政策机遇,明确把握运用政策的落脚点,找准推动政策落实的着力点,切实把上级政策转化为 XX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力求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则要着眼于完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等方面的“痛点”和“堵点”,用实用好“一线工作法”,坚持深入产业发展一线“把脉问诊”,以“精、实、细、准、效”为目标,找准 XX 县产业发展破冰的角度,以高效能决策参谋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

 产业发展要激发改革创新的热度。“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创新是地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是摆脱增长乏力、收获不竭动力的关键。县委政研室(改革办)首先要树立高效履行改革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牵头研究确定年度改革要点时,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发展“必备”主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更加积极争取上级改革试点和资金项目,用好用足政策和资源,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和现代业制造基

 地、有效推行“链长制”,构建“产业谋划+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项目推进+平台建设+统计指导”的服务链条,推动产业项目向集群化发展等改革任务作为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其次要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问题,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抓紧谋划提出一些牵引作用大、影响面广、带动力强的改革事项,并充分发挥部门首创精神,结合实际推出切口小、成效好的“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从小处入手,向深处发力,扎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当好激发 XX 改革创新热度的“助推器”。

 产业发展要强化推动改革的力度。推动 XX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是关键,要实现对标赶超,必须要持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县委政研室(改革办)要始终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改革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切实加强改革统筹协调、研究谋划、督察落实、总结推广,以更大决心、更强措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全面掌握全县改革任务进展情况,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针对推进滞后的改革事项,及时督查调研、提供支持指导,全力抓好各项改革工作指标落实,确保改革推进有效。针对全县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跟踪了解进展情况,注重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效益、社会效应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改

 革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改革工作特色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注重从改革一线、试点现场中挖掘特色亮点,通过报刊、互联网、“两微一端”等媒介,积极对改革推进情况、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在深入挖掘特色、精心打造亮点、加强宣传推广上下功夫,在全县范围大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确保改革有声。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须臾所学,却获益匪浅,我会把这次学习研讨带给我的收获、启迪和思考转化为今...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