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关于绿色设计教育实践的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探讨 实践 设计 教育

摘 要: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要想更好的倡导绿色设计,除了提升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外,还需要出台相应的国家政策,以及提升公民的环保素质。设计师在绿色设计中起决定性的因素,而设计院校又是培育设计师的摇篮,因此做好绿色设计教育实践不仅是培养设计师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绿色设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绿色设计;道德;“烧包”;以人为本;好奇心;情感设计;少即是多

0 引言

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面对现在社会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受到极大破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及生存,而被认为罪魁祸首的设计师也不得不反思,作为设计师摇篮的设计院校也不得不反思。本人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下绿色设计教育实践。

1 绿色设计教育实践的前提条件

(1)合理的课程规划。中国的设计教育起步比较晚,最好院校设计专业的开设不过三十年,近年来一些院校为了迎合招生甚至是刚刚开设,比起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在课程规划上基本上是起步早的学校照搬西方国家的课程,经过长时间的探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起步晚的学校照搬起步早的学校的课程,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学校盲目地招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水平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课程,甚至出现开了这门课没多久又取消了,不停地开开停停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绿色设计教育实践,不利于在院校学习的未来设计师,不利于绿色设计。因此合理的课程规划是新成立设计专业院校建设设计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绿色设计教育实践的最基本条件。

(2)师资力量的自身提升。现在中国高校的设计教师基本上都是本土院校毕业,教师水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设计教育相对国外还比较落后,但是作为培养设计师的启蒙老师,应时刻注重提升自身能力,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时刻保持一颗充满想象力的好奇心,学习最新的绿色设计知识、理论知识,建立丰富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师应该既具备一定的设计科研能力又具备相应的理论科研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设计教师只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就可以评上副教授、教授,这样不利于设计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国家也要有相应的政策的出台,把设计提升到与论文同等重要的位置,评职称即需要一定数量的设计作品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论文,充分发掘师资力量的自身水平,拿掉“学院派”的帽子,做名副其实的设计师的启蒙老师。

2 绿色设计教育实践的内容

(1)道德和社会责任心。在现在这个道德逐渐丢失、混乱,“烧包”文化盛行的时代,金钱随时会腐蚀掉一个设计师。这种环境下更需要公民文明和理智的消费,需要公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绿色环保素质。在“烧包”文化的链条中,设计师是中间的一个环节,设计师的良知,理性的专业素养和操守,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是可叹的是,有多少设计师为了金钱忘记了自己的尊严和使命他们或者屈服于商家“消费至死”的阴谋,或者干脆本人就是一个“烧包族”,正在充当着“同谋”的角色。作为培养设计师摇篮的院校,应在其受教育阶段,就做好设计师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培养,让设计师在院校成长期间就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和操守。

(2)以人为本。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讲述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对人类细微的关怀,让我明白了在设计中“小”是一种更伟大的关怀。用杭间教授的话说已进入了一种“大道”的境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注重设计的反思层次。唐纳德提到剧院的门大都是门朝里开,如果失火了应该是拉门而不是推门,怎么办?太紧张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们已经忘记去拉门而去推门了。这时设计师应该去反思,应该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人们。其实在先秦时期的墨子就强调节用,讲求功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也是一种讲求实用性的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设计院校在培养未来设计师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这种对设计细节把握的习惯,特别是对绿色设计细节的把握,以及不停地对绿色设计反思的习惯,真正理解绿色设计中的“小”是一种更伟大的关怀的真谛。同时也努力挖掘并发扬中国的美学思想,让未来的设计师在受教育阶段能有自己的绿色设计理念。

(3)发展好奇心。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著名科学家、设计师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满好奇心,如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到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总之好奇心是发掘想象力的起点,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具有科学家所提倡的怀疑精神,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的想象力能在思考中升腾,在设计中不断成长。在绿色设计即将成为主流的今天,培养作为设计师创造力源泉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要注重引导并发掘他们的好奇心。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多带些好奇心,你便会发现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处处都是你设计的素材,时时都会有灵感迸出。倘若同时建立了积极的心理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那么灵感产生的机会将更高。

(4)善于幻想和联想。幻想是有个人愿望或者社会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虽然离现实客观实体远一步,但是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进一步说就没有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的设计如登陆月球的飞船等等,不都是当时出于人类的幻想吗?小到我们的生活所需的绿色设计,更要具有这种超前的意识,要让它让你的绿色设计经得住考验,并不是昙花一现。联想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更不可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各个领域人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而产生好的作品。如魏格纳从看到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漂移说。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对无意切开的橙子瓣产生联想,设计了20世纪最著名建筑设计之一的悉尼歌剧院。这些都足以可见联想的力量是多么的惊人,间接反映出作为想象力产生条件的联想,对于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绿色设计。就是善于联想而得到的设计灵感,Earbudeez系列耳机产品全新包装,利用借用的表现手法将耳塞作为卡通人物的眼睛,提升了产品的审美价值。Soy Mamelle牛奶包装由俄罗斯品牌设计KIAN工作室设计的作品,包装瓶身是一牛奶的形态,和产品本身直接相关,绿色奶牛花纹图案创造了一种健康而又自然的形象。可以看出善于幻想和联想在我们的绿色设计中的重要性,懂得仿生学和形态学也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5)材料。《考工记》中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以四者和谐的面目出现。现在可以看出在目前环保成为主流的天时地气情况下,环保的材料加上精巧的设计技术,才能产生美好的绿色设计产品。绿色设计的第一步是材料选择,绿色材料是指在满足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的材料。绿色材料在制备、使用以及用后处置等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具有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小的环境影响。绿色设计可以是选择环保材料,也可以是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不浪费材料并使材料能保证被回收。 在设计过程中用回收的铁作为包装材料,又结合仿生学将包装做成各种形态的人或者动物的形象,喝完酒放回原处可以作为装饰品,包装的铁皮还可以百分百的回收利用,提升了此酒绿色包装设计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院校教师应该努力让正在接受培养的未来设计师掌握这种设计思维及绿色材料的选择,不仅在设计表现上要有所创新,设计材料应用上也要有所创新。选择可以分解的环保材料,中国的传统包装材料在选择上秉承“因地制宜、就地选材”的原则,倡导绿色设计理念,如天然包装材料竹子、植物藤条、荷叶、丝绸、绳线、纸张、芦苇叶、木材、椰壳等等,都是些可降解的材料,这些都是在绿色设计教育实践中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宝贵知识。每一位未来设计师在材料的选择上都应该掌握“设计生态系统”的原则,设计师作为“设计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以及产品包装经过人类这个消费者群体消费后,制造出大量的垃圾污染,最后经过作为分解者的大自然的分解重新回归大自然,这样一个良性“设计生态系统”循环。

(6)情感设计。我研究生时就主张情感设计,可能因为当时的能力有限却对情感设计解释的不是很清楚,让我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出版,拜读时它不仅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了我,也让我一次又一次的产生共鸣,让我对情感设计又有了深刻的认识。情感是影响设计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促进创造力的产生,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创造力的产生。在绿色设计教育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在《情感设计》一书中诺曼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件产品的成功与否,设计的情感要素也许比实用要素更为关键。我是比较赞同此观点的。我们在绿色设计的过程中,在注重米斯•凡德罗“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设计原理,考虑到简洁就是美,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减少材料利用的同时,也要注重人体工程学原理,注重人性化的情感关怀。在当今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精神需求逐渐地被提上日程,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总结的非常清晰,所以在培养设计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设计师积极情感的培养,以便于其创造力的产生,还要注重设计的产品在满足其功能性的同时体现出个性化、人性化的情感关怀。

3 小结

设计师作为当今绿色设计革命的主导者,其专业素养和道德操守直接影响了绿色设计的进程;而设计院校作为培养设计师的摇篮,又间接影响了绿色设计的进程。因此,绿色设计教育实践是绿色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以上内容是对绿色设计教育实践的一些探讨,希望对设计院校的绿色设计教育实践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 考工记译注[M].闻人军,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 杭间.设计的善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9.

[3]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26.

[4]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何笑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5.

[5] 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