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生物教学中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审美 思想政治教育 生物 教育 教学中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1]。可见,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的思想觉悟、美化人的心灵,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学校实施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一部门的专职,而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职责。每一位教师要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一切具体教学活动之中。“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无论是生命体本身,还是生命活动过程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攀登生命科学高峰的实践与成果处处都有美的价值值得人们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因此,生物学教师要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积极渗透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美引善,以美育德,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一、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美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生物学中的美丰富多彩,神奇奥妙,变化无穷,在鉴赏生物学中“美”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中的“美”与“丑”,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辩证统一。生物学中的形式美是丰富多彩的,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以被欣赏,尤其是植物的花朵,更是赏心悦目。“大自然是最好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始终遵从着力学的和生物学的最优法则,其中蕴含了比我们人类现今所能理解和认识到的更深层次的美学内容”[3]。我们在欣赏生物美的时候,不能只注重外在的美,而忽视其比较隐含的内在的美。有的生物,如癞蛤蟆,虽然它皮肤灰黑、疙里疙瘩、体态臃肿,但它不仅能吃害虫,而且其分泌物还能制成中药,有强心、镇痛、止血、治疔疮等功效。蝴蝶,虽然它色彩斑斓、美丽漂亮,但其幼虫绝大多数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物界中各种形式美与内容美的事例,教育他们要正确认识美的本质,鼓励他们去研究、去发现、去学习生物界中内在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形式美与内在美和谐统一的人。

二、通过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巩固专业思想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仿生学的兴起,人们发现美的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命科学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创设各种美好情境,诱发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鼓励他们树立学好生物学,乃至终生矢志献身生命科学的信心与决心。生物学的研究,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将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在精神文明建设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粮食、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在农业上,水产动物和高产植物品种的培育,杀虫剂、杀菌剂的应用;在医学上,抗生素、维生素、疫苗等新药物的开发,以及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灭;在自然界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无不与生物学研究有关。教师通过适当地向学生介绍著名生物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及生物科学过去取得的或最新取得的优秀成果,展望生物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如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基因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都给人类带来了“美”的变化。教育学生尤其是学习生物专业的学生,要不断探索生命奥秘,使生物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通过审美教育,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生物学不仅要把生命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且还要把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人们可以在研究学习中能感受到山河的雄伟、海洋的辽阔、草木的葱茏、花朵的艳丽、物种的繁多——都会直接让人感到自然的美。生物学中的自然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数不胜数。不论是生物界的花草木、鸟虫鱼,还是生物体生存的环境——山川平原、江河湖泊、冰山海洋、日月星辰,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其中都蕴含着光、音、形、色的天然之美。

但由于人类自身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如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无序开采、粗犷经营、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物种灭绝、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美来源于现实生活,环境的破坏,就是现实美的减少。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严肃的态度教育学生要关注地球,关爱人类,珍惜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通过审美教育,能启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生命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无数生物学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改造世界,发现、发明和创造“美”的奋斗历史。“生物学家的探索过程是以审美心理为向导的”[4],比如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等都是如此。榜样的力量也就是美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学中,讲述有关生物学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的动人事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也可以培养学生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从三大遗传规律,细胞学说的创立,《物种起源》的问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类基因图谱的描绘,克隆动物的诞生,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超级杂交水稻的育成,转基因动、植物的突破等等,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和造福于人类的科学品质。尤其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善于细心观察,勇于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生物体适应与协调的美、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美、生物结构与功有的美,如枯叶蝶、竹节虫的高度拟态,鸟类外形、内部结构与其飞翔功能高度适应的特点,人们从中受到启发,模拟生物奇特的结构功能,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仿生学。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启发于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掌握。如在欣赏蜜蜂所造的窝的时候,教育学生平时要留心观察自然,向大自然学习。蜂窝不但外形完美,而且设计科学:它的正面由正六边形组成,不仅美观整齐,而且使用面积最大,其底部有三个全等菱形拼起来,而且每个菱形的钝角都是109度28分,另外的锐角是它的补角,为70度32分。蜜蜂等能工巧匠的许多动物,值得我们人类去探索,去应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五、通过审美教育,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生物学中的美尤其社会美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原则,能给人们以美好的道德和哲理的启示。无论是美育还是德育,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育,但美育在感性方面又有独特的优势。在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界中各种生动活泼、赏心悦目的美反映到受教育者的脑海中,使受教育者在“自由”的精神状态中完成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思索。通过引导,升华人的感性而促进人理性的健康发展。社会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社会美既体现在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又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上。生命科学正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活动的结晶,其社会美的价值既可从人们孜孜以求探索生命奥秘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体现,又可从生命科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得以体现。单就生物物种本身而言,其美学价值一般都只是体现出光、音、形、色的自然美。但是随着人们对某些物种自然特征认识的深化,已把它们的某些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一种精神的东西,使其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的特殊表现形式,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样,在生物学教学中,既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同时又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内容还有许多:如生物多样性的美,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类自身的美,可以渗透身心健康教育。总之,生物界丰富多彩、生生不息,是美的源泉,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素材。把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渗透到具体的生物学教学中去,不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主要的是能提高育人质量。人类自身是美的最高表现,只有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使人们自身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孙海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