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4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 自然 思想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4篇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第26卷第1期V01.26No.1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malofHezeTeachersC。 llege2004年2月Feb.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卢梭自然教育思想4篇,供大家参考。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4篇

篇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6 卷第1期V 0 1. 26N o . 1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 u m a lo fH e z e T e a c h e r sC 。

 lleg e2 0 0 4 年2 月F eb.2 0 0 4文章编号:

 10 0 3—6 318 ( 20 0 4 )0 1—0 0 9 0 一0 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朱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 0 9 7 )摘要:

 本文在阐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现代社会的教育问题, 揭示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卢梭; 自然主义; 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

 G4 0文献标识码:

 A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他出生于十八世纪初期, 在那个年代, 法国正兴起一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启蒙运动, 卢梭成长的岁月 也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展开一场激烈的反封建斗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卢梭逐渐形成了他的启蒙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他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在《爱弥儿》 这一著作中。

 他通过爱弥儿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教育过程, 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尖锐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 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一、 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 要真正了解卢梭的自然教育就要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 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自由、 理性和良心构成善良的天性。

 善良的天性并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而有所不同, 人之所以变得罪恶并不是像原罪论所讲那样生来带有罪恶, 而是后天残害所致,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

 ” ①这一经典的话语一语道破了卢梭的性善论思想。

 正是因为卢梭的性善论, 才提出自然教育理论。

 他认为, 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 全都由教育赐予, 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 因此, 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 人就必然趋向于善。

 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 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樊篱而使天性得到发展, 要“以天性为师, 而不以人为师” , ②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 而不是人造成的人” , @ 只有这样, 才能人人享受自由,理眭纯全而良心畅遂, 人类社会才会成为理想社会。2.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也是建立在其道德理想国的政治理论基础上的, 是他的政治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

 卢梭的政治理论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的自然状态下, 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 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

 后来由于出现了私有制,财产的私有化造成了富人和穷人, 因而才出现了不平等现象, 特别是到了卢梭所生活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 人类的不平等, 人类的道德退化已达到了极端。

 由于人类对自由、 平等的追求, 人们势必会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的要求, 从而建立培养和恢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国。

 然而道德理想国的建立有赖于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 而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不能通过封建的专制主义的教育来培养, 只能通过新的适应自然的教育来培养, 只有通过新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来对人进行彻底的改造, 恢复人的原始自然本性,才能建立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国。

 卢梭在他这种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为目标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二、 自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归于自然, 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反对不顾儿童的天性, 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封建教育。

 卢梭认为教育有三种来源:

 天性的教育、 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他说:

 “这种教育, 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 或是受之于人, 或是受制于事物。

 我们身体器官和技能的内在+ 收稿日期:

 20 0 3—12一】

 2作者简介:

 朱娟( 19 7 7 一), 女, 江苏吴江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9 0万方数据

 20 0 4 年朱娟: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第1期发育, 是天性的教育; 我们通过努力来促成这种发育, 是人为的教育; 我们由环境经验所获得的则是事物的教育。

 ” ④其中天性的教育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 事物的教育只有在有些方面能够为我们所决定,只有人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三种教育所培养起来的, 但是如果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 那么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恶劣的教育, 只有这三种教育协调发展, 才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要做到三种教育协调发展就必须使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天性的发展, 配合自然的教育, 要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 使三种教育和谐发展, 并趋向于“自然的目标” , 才会有成功的教育。自然教育具体来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

 自然的教育必须是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 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的教育。

 卢梭坚决反对压制儿童个性, 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 反对经院主义性质的封建教育强迫儿童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

 他还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因为人的“内在自然”的发展是有秩序的, 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内在自然” 的发展水平。

 他说:

 “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

 ” ⑨‘‘在万物中, 人类有人类的地位, 在人生中, 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 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 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 @ 卢梭认为教育除了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之外还应当适应儿童的个性差异,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 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

 ” ④只有确切的了解每一个儿童之后, 再对他进行正确的指导, 这样才能让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地, 充分地发挥。

 另外, 卢梭还认为男女两性在身心方面也是有区别的, 必须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育。

 “男女两性的天性不同是自然决定, 是必要遵从的。

 ” @ 不管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还是儿童的个性差异或是男女两性差异, 在卢梭看来这些都是人的“内在自然” 发展的表现, 自然教育就是要以遵循这种自然发展作为确定其原则、 内容和方法的基础。

 使儿童本性得到自由发展是卢梭自然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自然教育第二方面的涵义是指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讲的自然人是针对“公民” 而言的, 在专制主义社会中, 人的自然本性受到压制和扭曲, 人人受国家的支配, 而且, 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取得某一地位而受教育, 显然, 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不是按照人的天性发展来培养的, 这种教育就不利于人的自然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也只是国家的公民而已, 并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

 所谓“自然人” , 它是指身心调和发达的人。

 这种人身体强壮, 心智发达, 良心畅旺, 能力胜强, 不依从于任何固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正因为他身心发达, 所以能适应各种客观情况发展变化的需要。

 自然的教育就是要把人教育成为真正的人, 要依据儿童的身心自然发展来教育人, 来指导儿童怎样做人, 而不是旧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只能固守某中职业的人。

 “从我的门下出去, 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人, 也不是僧侣; 他首先是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 他就知道怎样做人。

 ” ⑨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 是卢梭所构想的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道德理想国中的具有善良的自然本性的道德公民, 是资产阶级新人的形象。自然的教育决定了教学方法也是自然的, 卢梭主张要使儿童听命于自然法则, 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 从各种经验中获得教训, 这就是著名的“自然后果” 教育法。

 他说, 当孩子被火烫了以后, 孩子就从生活中得知, 火是会烫人的。

 他反对封建的, 经院主义那种不顾学生特点的抽象推论, 脱离实际的玩弄概念, 咬文嚼字的教育方法, 主张通过实际观察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的进行学习。

 他说:

 “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脚, 我们的手和我们的眼睛。

 ” ⑩“不该要学生学习科学, 应该让他去发现科学。

 ” ⑩儿童要在自然环境中掌握知识, 要在大自然中锻炼自己的身体, 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他说:

 “我认为, 要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 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

 ” @在自然教育理论的基础上, 卢梭根据他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 将儿童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 1)初生至2岁婴儿时期的教育。

 卢梭认为教育是随着生命的开始而开始的, 婴儿时期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于使身体健康的发育, 要给儿童充分的活动自由, 自由活动有益于肢体的生长和发育, 也是婴儿学习的一种方式。

 要锻炼婴儿, 使他们能忍受严寒和酷暑, 不能娇生惯养。

 ( 2)2岁至12岁儿童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在认识上只能接受形象, 还没有达到理智的阶段, 因而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感官, 锻炼他们的身体, 使他们能够在身体健康强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感官去获得丰富的知识。( 3)12岁至15岁儿童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要学习自然知识, 并要求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 儿童应学习的是大自然中事物, 日月 星辰,大地海洋等都是儿童要学习的对象, 卢梭轻视书本9 l万方数据

 20 0 4 年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知识, 因为那时的书本知识是严重脱离现实的, 对儿童来讲是枯燥无味的。

 卢梭还认为这一阶段还要进行劳动教育, 要培养儿童尊重劳动的感情, 他认为这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 4 )15岁至成年的教育。

 卢梭认为从这一阶段开始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要激发青年自然涌现的善良情感, 主张通过学习寓言来培养青年的道德思想意识, 要发展青年的理性和培养他们的情操, 在青年发展了的理性和良心的基础上, 再对青年进行宗教教育, 要求青年凭着良心和理性信奉上帝。三、 自然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卢梭在世界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教育家, 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理论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的全面、 深刻的批判, 而且使人类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使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

 他的自然教育理论震撼了当时的整个欧洲, 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对现在世界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仍存在着巨大影响。首先,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是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制度的猛烈抨击。

 在他生活的年代, 欧洲的教育是压制儿童个性, 束缚儿童自由的封建教育, 那种经院主义性质的封建教育强迫儿童服从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权威。

 卢梭反对腐朽, 落后的封建教育, 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 要遵循自然的原则, 教育要遵循儿童自然天性, 要归于自然, 教育要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他不仅充当了封建教育的爆破手和掘墓人, 而且成为资产阶级教育的先驱和奠基人。

 ’ ?@ 虽然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教育要适应天性, 后来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 但是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实施方案。直到卢梭的出现才提出了具有较为完备体系的自然主义教育。

 直到卢梭提出自然的教育开始, 才使得封建的抑制天性的教育转变为尊重天性的教育。

 以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来看待我们今日的教育, 也有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今日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儿童没有童年, 家长和教师一味的对儿童进行知识的灌输, 这种不尊重儿童天性的教育在中华大地上到处生根发芽。

 儿童从小学开始就要背上沉重的书包, 接受那种填鸭式的教育,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现象还有低龄化的趋势。

 这从现在社会上办的热闹非凡的少儿英语班, 奥数班等现象中可见一斑。儿童应该有他欢乐的童年, 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 要还给儿童一个灿烂、 欢乐的空间。9 2其次, 卢梭从教育要适应自然出发, 不仅要求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尊重儿童的天性, 使身心得到自由发展, 而且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按照不同的年龄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 打破了封建的、 经院主义性质教育的陈规陋习, 把儿童从一个被动接受教育的无主体性的机器转变为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有主体性的学习者, 使教育真正成为儿童乐于做的, 主动做的一件事。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对后来的裴斯泰洛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也有一定影响, 裴斯泰洛齐在卢梭的基础上将自然教育理论进一步深化, 在教育史上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化” 的口号, 使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在他这里达到了更高, 更深的层次。

 卢梭强调教育要遵从儿童的自然本性, 要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 这一思想为后人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提供了主要的思想来源。

 时至今日, 卢梭的这些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对我们当前的幼儿教育, 中小学教育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中, 不顾儿童天性, 不顾儿童兴趣, 把儿童当作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器, 这种现象不只是一处两处。卢梭若是在当代看到这样的教育现状的话, 他一定会痛心疾首, 一定会再一次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加以猛烈抨击的。当然,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 在他的思想中也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他主张教育要完全脱离于社会, 要冲破社会的樊篱而使天性得到发展, 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人人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 人是无法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的。

 再如, 卢梭认为儿童要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过分强调从经验中获得知识, 忽视整个人类文明的教育作用。

 另外, 卢梭将儿童分为4 个阶段进行教育, 这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 人为的将教育这一整体割裂开来,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施以全面教育, 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总之, 我们对待前人的教育思想不能一概而论, 要以辨证的方法来分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促进当前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⑩⑩卢梭. 爱弥尔[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 0 1.⑩...

篇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1卷,第 1期,2020年 1月Journalof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1,No.1,Jan.2020郑琦.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025.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0.01.004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郑 琦(西北大学 哲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自然教育”理论是该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主张教育应该 “归于自然”,释放儿童天性,使其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成长。这一理论是对 18世纪教会束缚人的思想、畸形教育行为的猛烈抨击。它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梳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系统成果,能够对当代教育有所思考,从而在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预设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成为一个能够抵抗社会威胁及自我保护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新人”。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当代教育中图分类号:B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2020)01002006RousseausideaofnaturaleducationanditsenlightenmentZHENG Qi(SchoolofPhilosophy,NorthwesternUniversity,Xian710000,Shaanxi,China)Abstract:RousseauwasagreatFrenchenlightenmentthinker.Thetheoryof“naturaleducation”isthemostimportantpartofhisthoughts,whichadvocatesthateducationshould“returntonature”,toreleasechildrensnature,andtomakethemgrowaccordingtotheirownlawsofdevelopment.Thistheorywasafierceattackonthedeformededucationofthechurchinthe18thcentury,whichrestrictedpeoplesthoughtsandbehaviors.Itnotonlyhadaprofoundimpactonthesocietyatthattime,butalsohadaprofoundreferencetothemodernsociety.AsystematicstudyofRousseausthoughtsonnaturaleducationcanenlightencontemporaryeducation,soastorealizethenatural,comprehensiveandhighqualitydevelopmentofhumanbeingsinrealsociallifeunderthepresuppositionthateveryonecangetagoodeducation.Thus,everyonecangrowintoaselfprotected“newperson”inareasonkingdomofthebourgeoisie.Keywords:Rousseau;natur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contemporaryeducation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问题很早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无不谈论着教育并用毕生精力践行着教育理念。那么,“教育” 是什么?在 《汉语词典》上对其的解释是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   收稿日期:20190314;修回日期:20190410  作者简介:郑琦 (1995—),女,陕西白水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Email:1820514287@qq.com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4 08:55:28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1.1376.c.20191023.1025.004.html

 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用道理说服人,使人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去做事情”,实际上就是用某种思想、行为去规范被教育者,从而使其成为符合某种特定要求的个体。一个个体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家庭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失去这些特定的条件,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称之为个体,仅仅是只留下本能欲望的类人形生物,这些特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教育。因生存环境的不同,教育的形式和目标也就不同,对教育问题的探究也是众说纷纭。我们主要从 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 “自然教育” 思想出发,以求得对当代教育的一些启示。卢梭的 “自然教育” 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经典教育著作 《爱弥儿》一书。“该书以倡导尊重儿童天性的现代教育观而成为 ‘儿童的福音’,卢梭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解放儿童的旗手。”[1]6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以其 “自然教育” 思想为基点,虚构了一个叫做 “爱弥儿” 的儿童形象,以小说形式介绍了从爱弥儿出生到成人各个阶段的教育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堂生动又经典的教育课程。  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卢梭著作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痕迹,他的自然教育理念是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给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自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有其深刻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纵观全局,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思想家大多都诞生于苦难环境之中。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等。卢梭曾在回忆自己的身世时写到 “我没有高贵的门第和出身,但我却得到了另一种我所特有的东西;我以不幸著称于世”[1]6 。卢梭的一生颠沛流离,他走过许多地方,做过很多底层职业,经受了种种痛苦。其中,儿童时期在日内瓦的生活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之后便处于不断地漂泊中。卢梭长期生活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被禁锢的、压抑的状态。

 “统治者利用天主教会和僧侣阶级,加强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使得生活在 “文明枷锁”下的法国人民死气沉沉。对人类思想的统治通过对儿童灭绝天性、残害心智的教育来实现。当时,法国的学校都处于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学校的课程也是以宗教神学为核心,用各种传统的礼法和苛刻的教条把儿童塑造成一个合格的三等公民。随着工业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达到顶峰的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抗,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思想运动在当时的法国逐渐兴起。卢梭作为这场运动的先驱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强烈的批判,尤其是对当时的教育表示极大的不满, “他叹息大自然所慷慨赋予的一切,竟成了残忍税吏的掠夺对象”[1]6 ,主张人应该归于自然,顺从自己的天性,按照自然法则来教育儿童。第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产生于其自身的哲学理论之中。卢梭的自然哲学贯穿其教育思想的始终,在卢梭的自然哲学中,他提到了人的本质问题,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在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中,卢梭指出人最幸福、自由、快乐的时候就是原始的、自然状态下的悠闲自得。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文明开始发展,看似进步实际上却是抛弃自然人的快乐状态,堕落到物质利益的枷锁中。他在 《社会契约论》开篇就曾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类文明已经产生,现代人的自然自由已经不能失而复得,因此我们所能期盼的只能是一种 “理想王国” 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如何实现呢?卢梭在 《爱弥儿》中给出了回复,通过教育让人遵循自然的法则发展成为所谓的自然人。

 “卢梭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主张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自然教育’。”[2] 在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中,无不体现着自然哲学的影子。第三,唯物主义感觉论对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认识论上,卢梭是一个感觉论者。他通过对认识工具和认识能力的考察,确认感觉比理性可靠,感觉经验是认识真理之路。”[3] 在卢梭看来,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人的感觉才能更为直接地接触外界事物、认识真理,获得对物质世界中最为正确的、自然的认识,这种自然感觉论直接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卢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并不注重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发展,旨在通过对儿童感觉能力的不断训练,使其感觉能力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从而能够通过感觉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得到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第四,卢梭的性善论哲学是其自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立论点。卢梭在 《爱弥儿》 开篇就写道1 2 第 1期                郑 琦: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4]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刚出生婴儿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邪恶,而正是因为人们自誉为文明、进步的社会侵蚀了人的天性,尤其是私有制所呈现出来的人的地位、财富的不平等使人变得自私自利,这种社会与天性的对立贯穿于 《爱弥儿》 全书。基于这种观点,卢梭提出 “回归自然、恢复天性” 的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者应该采取各种措施让孩子避开社会环境的影响,让孩子的天性得以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远离邪恶的自然人。  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卢梭在其自然教育思想中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认为儿童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积极的因素。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5] 。而这些所有在出生时的无力,唯有通过教育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这些都是我们以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基础性条件。在卢梭看来,我们每个人必然要从 3个方面接受教育以实现培育自身的目的:“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6] 这里的 “自然的教育” 指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灵,它们是不为人所控制的、内在的发展;“人的教育”指的是通过别人的教导或者前人的经验所获得的,完全由个体所控制的发展;“事物的教育” 指的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还可以控制其中的某些方面获得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既相互区别,又统一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并影响着我们的最终状态。就像沿着不同的方向永远也到不了相同的终点,互相冲突的教育也必将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在混乱中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所以,唯有自然、个体、事物三者的教育倾向于同样目的,才会使我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相互协调的教育才是良好的,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卢梭的心目中,人应该处在一种自然状态。“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本性,而是一种不受束缚的、原始的状态。这种 “自然” 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天性,其他所有的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都要依附于人的天性之中。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使儿童能够不受束缚,服从自然的原则,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发展,或者说,卢梭将其他所有对儿童产生束缚的、规范儿童心灵和思想的事物从儿童身边拿走。他认为, “自然” 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个体。按照自然法则教育儿童,使其能够跟随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自然人”。

 “自然人” 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个体。他批判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封建专制制度,认为人的思想、行为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与束缚。因此,他厌恶把人培养成服从天主权威的奴隶制封建教育,认为传统的封建教育摧毁了儿童天性,使其成为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卢梭渴望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呼吸到资本主义自由的新鲜空气。因而,他希望能够通过自然教育的方式,使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自由地、不受束缚地成长,成为一个适应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 “新人”。另外,“自然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适应各种环境的真正个体。卢梭所希望达到的 “自然人”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人,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真实存在的人。他对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下分层次的教育表示强烈谴责,人们变成只适应一种身份和地位的个体,如奴隶、贵族、教士等。而真正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生活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个体,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他永远处在自己的位置,保持自己的个性。所以, “自然人” 便是这种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永远保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的个体。卢梭在 《爱弥儿》中写道:“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7] 自然人和公民的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卢梭所希望的“自然人”就是离群索居的、脱离社会的、像动物一般生活的人,而是一个摆脱了封建束缚、按其天性发展、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个体。另外,如何使得儿童能够按其天性发展呢?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8]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要 “把孩子看做孩子”,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让教育适应于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则。基于这种情况,卢梭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2 2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20年第 21卷 

 4个阶段:0~2岁的婴儿期、2~12岁的儿童期、12~15岁的少年期、15~20岁的青春期,并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0~2岁的婴儿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针对不会说话、没有行动能力的、2岁以前的婴儿。“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 和 听 别 人 说 话 以 前, 他 就 已 经 受 到 教 育了”[9] ,当婴儿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同这个世界接轨,受到这个世界的影响。卢梭认为,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他曾明确地表示 “我不愿意要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一无是处的学生”[10] ,因为强健的体魄是幸福生活的来源,是智慧生活的基础。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养护以及锻炼使婴儿解除身体的束缚,获得自然的发展。卢梭不赞同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襁褓束缚,因为他们的任何活动都受到阻碍,浑身都散发着痛苦的求救声;反对让保姆照顾婴儿的行为,这代表着母亲权利的让渡,对自我责任的放弃,孩子也必将受到某些不公平的对待;反对用重复的行为给婴儿养成习惯,因为那样的习惯仅仅是一些在自然需求之外的不必要习惯。他指出,必须将儿童从襁褓中解放出来让其自由地发展;用母爱温暖婴儿的身心,同时提出婴儿所能具有的唯一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恶习,通过一些自然的、合理的饮食、睡眠、游戏来养成强健的体魄,为一生的幸福打下最初的基础。第二,2~12岁的儿童期。卢梭将这个时期的儿童看做 “理性的睡眠期”,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虽然在身体以及行为能力上获得了一些发展,但在智力上仍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因而要对这个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卢梭指出,在我们的身上,最先成熟的是我们的感官。在这一时期,我们只能感受到事物的形象,但不能对它作出具体的判断。对儿童感观教育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让儿童使用感官,“而是要通过他们学会怎样去感受,怎样去触摸、怎样去观察和怎样去倾听”[1]8 ,通过对感官的锻炼,让儿童获得丰富的经验性知识,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充足的发展,为之后的智力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卢梭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完全消极的,他坚决反对 12岁以前的儿童读书,认为这时的儿童心灵并没有具备接受智育的条件,对书本的完全隔离才能够防止儿童的身心沾染上罪恶,防止错误思想的产生。第三,12~15岁的少年期。卢梭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少年在经过体育教育和感觉教育后,已经具备了接受知识和进行劳动的条件,因而认为这个时期的教育应该以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为主。在智力教育方面,主要任务不是为了让...

篇三: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讲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卢梭在1 8世纪中期倡导自然教育思想, 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 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 培养反封建的新人。

 它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 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被誉为新教育和旧教育的分水岭。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18•

 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贫穷的钟表匠家庭。

 由于母亲早逝, 卢梭小时受父亲的影响很深。

 1 0岁时, 父亲因受一贵族的诬告而远走他乡 , 他被舅父送到日内瓦郊外, 随一位牧师学习。生活, 先后当过学徒、 伙计、 随从等。

 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 卢梭读书成癖, 博览众家著作。1 742年, 卢梭离开日内瓦来到巴黎, 后结识了 狄德罗等许多启蒙思想家, 并参加了《百科全书》 的编写工作。

 长期艰难的流浪生活, 对卢梭的思想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1 6岁便开始了 流浪

 17491761176217701778

 《爱弥儿》 简介《爱弥儿》 写于1 757年, 1 762年第一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

 该书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 共分五卷。

 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 内容和方法。

 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 中, 描绘出“自然教育”的蓝图。

 《爱弥儿》 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 愚昧、 丑恶的进行了 揭露和批判, 其中所宣扬的自然神论以及性善论等等触怒了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 他们开始对卢梭进行疯狂的迫害。

 1 762年6月, 教会和巴黎高等法院下令逮捕卢梭并焚毁《爱弥儿》 , 卢梭连夜逃往日内瓦。

 但日内瓦政府也焚毁了他的著作, 并下令逮捕他。

 因此, 卢梭被迫逃往各地。《爱弥儿》 的问世, 如同向当时的法国封建专制社会投下了 一枚重磅炸弹。

 瑞士卢梭纪念碑

 《爱弥儿》 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变坏了。

 ”人类由于上帝的恩赐, 生而秉赋自由、 理性和良心。

 自由、 理性和良心构成了 人的善良的天性。“让我们定下这样一条莫可置辩的规律, 即自然的冲动总是好的。

 ”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 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

 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

 也就是说, 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 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卢梭提出了 自然教育原则:教育要“遵循自然”。

 ———“……”

 二、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自然人”自然人是“自由的”、业都有所准备的人”。“自然人”是身心调和发达、 体脑两健、 良心畅旺、 能力强盛的新人。他说:

 “从我的门下出去, 我承认, 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士, 也不是憎侣; 他首先是人, 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 他就知道怎样做人。

 ”“自食其力”、 “对任何职

 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的,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 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 

 12221231215415

 12软弱无能, 但柔韧, 善于活动, 能够接受锻炼。

 心理方面, “他没有任何心情, 没有任何思想, 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 他甚至觉察不到他本身的存在”。

 也就是说, 既无感情, 又无思考, 甚至感觉也极微弱。身体的保健和养护, 使身体健康发展。“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

 ”反对捆扎和束缚儿童, 认为这样会剥夺儿童的活动自由, 阻碍其血液循环, 影响其性格与气质。

 在具体的养护方面, 合乎自然:(1 )

 用母乳喂养孩子, 并由父母亲亲自养育孩子,反对将孩子交给保姆抚养。(2)

 儿童食物的口味应清淡, 应多食素食。(3)

 衣着应该宽松, 以便于四肢自由活动; 被褥要轻软, 使婴儿容易转动; 衣服不宜过暖, 锻炼其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

 不要给婴儿戴帽、 穿鞋、 穿袜, 以培养其抵抗能力。(4)

 对于儿童的睡眠, 应要求有足够的时间, 能随着环境以及时间需要的改变而改变。(5)

 健康的环境:

 乡 村呼吸新鲜的空气, 获得新生。

 2、 儿童期:

 从2岁到1 2岁。孩子在这个时期理智还处于睡眠状态, 他们“不能接受观念, 而只能接受形象”。

 “必须锻炼他的身体、 他的器官、 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 但是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 能闲多久就闲多久。

 ”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其获得丰富的感觉经验。

 认为感觉是智慧的工具, 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 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尽量给儿童以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亲自去接触和研究周围一切事物。

 他说, 对于儿童来说, “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 。

 在如何发展感觉, 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 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卢梭指出, 人们并不是平均地使用感觉官能的。

 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

 触觉 , “它遍布于我们身体的整个表面” 。

 能够使人们及时地、 不断地获得各种经验。

 物体的以通过触觉获得。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

 卢梭主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 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深夜把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 让他根据拍手的回声判断屋子的大小。

 还可以用游戏训练孩子辨认事物的能力。视觉与触觉相比, 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它延伸的范围较广, 接触物体很快, 能使心灵迅速作出判断。

 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游戏、 写生、 制图等, 发展视觉。还要重视听觉官能的教育, 主要是训练判断发声物体的大小和远近, 它的振动是猛烈还是轻微等。

 它主要靠学说话、 唱歌、 听音乐来练习。, 都可

 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

 他说:

 “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 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

 爱弥儿长到1 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 。他认为, 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 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

 如果读书,那么可读的书只有《鲁滨逊漂流记》 。

 在卢梭看来, 鲁滨逊孤单单独处荒岛, 不仅保全了生命, 而且凭借个人力量生活得相当舒适, 十分自由。

 这正符合他培养积极活动, 能独立判断, 从事劳动生产, 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理想。

 这段年龄是没有道德观念的, 不要教他道德观念, 也不要强迫他接受道德规则,应结合具体事物进行教育。

 主张用示范的教育方法, 教师和父母善良的言行能够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儿童的过失, 卢梭反对道德说教,他依据自然教育理论提出“自然后果”的道德教育原则。

 就是让儿童从自己错误行为的不良后果中获得经验, 认识到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卢梭在《爱弥儿》 第二章的末尾, 描绘了这种教育所得的成果:

 1 0~1 2岁的孩子, “长得又健又壮”, “蹦蹦跳跳, 活活泼泼”, 他“没有什么劳心的焦虑, 没有什么痛苦的远忧, 实实在在地过着现实的生活, 充分地享受着那似将溢出他身体的生命”。

 卢梭重视儿童的感觉教育, 主张“从经验中去学习”。

 是与他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相联系的。

 但是他认为1 2岁以前的儿童处于“理智睡眠期”, 不能接受智育和道德教育是片面的, 形而上学的。

 3、 少年期:

 从1 2岁至1 5岁身体已变得强壮有力, 感官也发展良好, 并且有了 强烈的好奇心 。智育与劳动教育。

 培养学习兴趣和做学问的方法。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有益的、 必需、 正确的又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的, 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

 卢梭反对学习那些无补于实际的古代经典, 要求重点学习对生活有实际用处的物理、化学、 天文、 地理、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知识。以儿童经验为基础, 反对经院主义的脱离实际、 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认为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观察, 主张广泛地使用实物教学好进行科学实验, 经常带领儿童到大自然去, 到社会生活中去, 指导儿童观察和研究各种事物,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和判断。

 卢梭认为, 自由人不仅必须具备聪慧的头脑, 还要有灵巧的双手, 能够用自己头脑和双手进行劳动, 营谋生活。

 因此, 这个时期必须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 劳动是社会的基础, 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尽的社会义务。

 他严厉斥责游手好闲、 不劳而获的人是强盗、 流氓、 骗子, 强调一个自由人必须掌握农业和手工劳动的知识。卢梭认为最适合的是木工, 这种劳动不仅有用、 干净, 而且需要智慧, 可使儿童的双手和头脑同时得到锻炼和发展。

 4、 青年期, 从1 5岁到成年“暴风雨和热情的时期”, 这个时期爱弥儿应该回到城市。

 必须施以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而其核心是博爱。

 卢梭认为, 人生的目的无非是爱人类, 使一切人达到幸福的境地。

 他说, “要教育你的学生爱一切的人, 甚至爱那些轻视人民的人”。培养善良的爱人的和思想, 不能靠说教, 而要通过观察了解社会, 了解因为经过苦难的生活的人, 自然产生同情、 爱怜不幸者的思想感情。的培养, 主要是通过学习历史、 伟人传记, 从中学习区分善恶。

 而善良的练习来培养。

  。则是通过行为的

 • 宗教教育方面, 卢梭主张一方面要人们时刻都不能对上帝的存在抱有丝毫的怀疑,在他看来, “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

 ”另一方面, 他反对宗教迷信, 主张对上帝的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

 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教育, 爱弥儿到了 20岁已成为身体健壮, 心智发达, 感情丰富,善于劳动, 博爱人类的自然人。

 虽然卢梭教育思想有其局限性。

 如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 兴趣及个人生活经验的价值; 脱离社会的影响培养“自然人”。但是他提出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和自由, 要非常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 教育的一切措施, 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 能力、 兴趣。

 这种观点在教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 犹如哥白尼在天文学上所起的作用。人将卢梭誉为是教育上“哥白尼”。因此, 有卢梭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

 对巴西多、 裴斯泰洛齐、 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爱弥儿》 被认为是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的又一部杰出的教育著作。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因为阅读《爱弥儿》 , 以至打破了 他多年不变的作息时间。

 这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美谈。

 参考文献•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郭法齐外国教育史教程•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精品课程•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 李淑华外国教育简史

篇四:卢梭自然教育思想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1 卷,第 1 期,2020 年 1 月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Vol.21,No.1,Jan.2020郑琦.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0-25.DOI:10.16698 /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20.01.004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郑 琦(西北大学 哲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自然教育”理论是该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主张教育应该 “归于自然”,释放儿童天性,使其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成长。这一理论是对 18 世纪教会束缚人的思想、畸形教育行为的猛烈抨击。它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通过梳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系统成果,能够对当代教育有所思考,从而在人人都能够获得良好教育的预设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成为一个能够抵抗社会威胁及自我保护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新人”。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当代教育中图分类号:B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 (2020)01-0020-06Rousseau’s idea of natur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ZHENG Qi(School ofPhilosophy,Northwestern University,Xi’an 710000,Shaanxi,China)Abstract:Rousseau was a great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The theory of “natural education”is themost important part of his thoughts,which advocates that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nature”,to releasechildren"s nature,and to make them grow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aws of development.This theory was afierce attack on the deformed education of the church in the 18th century,which restricted people"sthoughts and behaviors.It not onl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but also had a pro-found reference to the modern society.A systematic study of Rousseau"s thoughts on natural education canenlighten contemporary education,so as to realize the natural,comprehensiv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real social life under the presupposition that everyone can get a good education.Thus,everyone can grow into a self-protected “new person”in a reason kingdom of the bourgeoisie.Key words:Rousseau;natu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contemporary education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问题很早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无不谈论着教育并用毕生精力践行着教育理念。那么,“教育” 是什么?在 《汉语词典》上对其的解释是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

  收稿日期:2019-03-14;修回日期:2019-04-10

 作者简介:郑琦 (1995—),女,陕西白水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E-mail:1820514287@qq.com万方数据

 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用道理说服人,使人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去做事情”,实际上就是用某种思想、行为去规范被教育者,从而使其成为符合某种特定要求的个体。一个个体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家庭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失去这些特定的条件,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称之为个体,仅仅是只留下本能欲望的类人形生物,这些特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教育。因生存环境的不同,教育的形式和目标也就不同,对教育问题的探究也是众说纷纭。我们主要从 18 世纪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 “自然教育” 思想出发,以求得对当代教育的一些启示。卢梭的 “自然教育” 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经典教育著作 《爱弥儿》一书。“该书以倡导尊重儿童天性的现代教育观而成为 ‘儿童的福音’,卢梭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解放儿童的旗手。”[1]6在这部著作中,卢梭以其 “自然教育” 思想为基点,虚构了一个叫做 “爱弥儿” 的儿童形象,以小说形式介绍了从爱弥儿出生到成人各个阶段的教育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堂生动又经典的教育课程。

 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卢梭著作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哲学、教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痕迹,他的自然教育理念是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给当时的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自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有其深刻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纵观全局,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思想家大多都诞生于苦难环境之中。如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等。卢梭曾在回忆自己的身世时写到 “我没有高贵的门第和出身,但我却得到了另一种我所特有的东西;我以不幸著称于世”[1]6 。卢梭的一生颠沛流离,他走过许多地方,做过很多底层职业,经受了种种痛苦。其中,儿童时期在日内瓦的生活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之后便处于不断地漂泊中。卢梭长期生活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权达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被禁锢的、压抑的状态。

 “统治者利用天主教会和僧侣阶级,加强宗教神学的精神统治”,使得生活在 “文明枷锁”下的法国人民死气沉沉。对人类思想的统治通过对儿童灭绝天性、残害心智的教育来实现。当时,法国的学校都处于天主教会的控制下,学校的课程也是以宗教神学为核心,用各种传统的礼法和苛刻的教条把儿童塑造成一个合格的三等公民。随着工业及各地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达到顶峰的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反抗,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思想运动在当时的法国逐渐兴起。卢梭作为这场运动的先驱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强烈的批判,尤其是对当时的教育表示极大的不满, “他叹息大自然所慷慨赋予的一切,竟成了残忍税吏的掠夺对象”[1]6 ,主张人应该归于自然,顺从自己的天性,按照自然法则来教育儿童。第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产生于其自身的哲学理论之中。卢梭的自然哲学贯穿其教育思想的始终,在卢梭的自然哲学中,他提到了人的本质问题,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在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中,卢梭指出人最幸福、自由、快乐的时候就是原始的、自然状态下的悠闲自得。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人类文明开始发展,看似进步实际上却是抛弃自然人的快乐状态,堕落到物质利益的枷锁中。他在 《社会契约论》开篇就曾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类文明已经产生,现代人的自然自由已经不能失而复得,因此我们所能期盼的只能是一种 “理想王国” 的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如何实现呢?卢梭在 《爱弥儿》中给出了回复,通过教育让人遵循自然的法则发展成为所谓的自然人。

 “卢梭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主张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自然教育’。”[2] 在他的自然教育思想中,无不体现着自然哲学的影子。第三,唯物主义感觉论对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认识论上,卢梭是一个感觉论者。他通过对认识工具和认识能力的考察,确认感觉比理性可靠,感觉经验是认识真理之路。”[3] 在卢梭看来,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人的感觉才能更为直接地接触外界事物、认识真理,获得对物质世界中最为正确的、自然的认识,这种自然感觉论直接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卢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并不注重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发展,旨在通过对儿童感觉能力的不断训练,使其感觉能力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从而能够通过感觉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得到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第四,卢梭的性善论哲学是其自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立论点。卢梭在 《爱弥儿》 开篇就写道1 2 第 1 期

 郑 琦: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万方数据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4]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刚出生婴儿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邪恶,而正是因为人们自誉为文明、进步的社会侵蚀了人的天性,尤其是私有制所呈现出来的人的地位、财富的不平等使人变得自私自利,这种社会与天性的对立贯穿于 《爱弥儿》 全书。基于这种观点,卢梭提出 “回归自然、恢复天性” 的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者应该采取各种措施让孩子避开社会环境的影响,让孩子的天性得以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远离邪恶的自然人。

 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卢梭在其自然教育思想中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认为儿童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积极的因素。其原因在于,“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5] 。而这些所有在出生时的无力,唯有通过教育来实现。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这些都是我们以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基础性条件。在卢梭看来,我们每个人必然要从 3 个方面接受教育以实现培育自身的目的:“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6] 这里的 “自然的教育” 指的是人的身体和心灵,它们是不为人所控制的、内在的发展;“人的教育”指的是通过别人的教导或者前人的经验所获得的,完全由个体所控制的发展;“事物的教育” 指的是在客观环境影响下,还可以控制其中的某些方面获得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既相互区别,又统一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并影响着我们的最终状态。就像沿着不同的方向永远也到不了相同的终点,互相冲突的教育也必将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在混乱中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所以,唯有自然、个体、事物三者的教育倾向于同样目的,才会使我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相互协调的教育才是良好的,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卢梭的心目中,人应该处在一种自然状态。“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本性,而是一种不受束缚的、原始的状态。这种 “自然” 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天性,其他所有的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都要依附于人的天性之中。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使儿童能够不受束缚,服从自然的原则,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发展,或者说,卢梭将其他所有对儿童产生束缚的、规范儿童心灵和思想的事物从儿童身边拿走。他认为, “自然” 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个体。按照自然法则教育儿童,使其能够跟随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 “自然人”。

 “自然人” 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个体。他批判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封建专制制度,认为人的思想、行为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与束缚。因此,他厌恶把人培养成服从天主权威的奴隶制封建教育,认为传统的封建教育摧毁了儿童天性,使其成为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卢梭渴望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呼吸到资本主义自由的新鲜空气。因而,他希望能够通过自然教育的方式,使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自由地、不受束缚地成长,成为一个适应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 “新人”。另外,“自然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适应各种环境的真正个体。卢梭所希望达到的 “自然人”不是脱离社会关系的人,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真实存在的人。他对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下分层次的教育表示强烈谴责,人们变成只适应一种身份和地位的个体,如奴隶、贵族、教士等。而真正的人应该是拥有独立人格、生活技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个体,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他永远处在自己的位置,保持自己的个性。所以, “自然人” 便是这种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永远保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的个体。卢梭在 《爱弥儿》中写道:“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活的;他是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公民只不过是一个分数的单位,是依赖于分母的,它的价值在于他同总体,即同社会的关系。”[7] 自然人和公民的这种区分,并不意味着卢梭所希望的“自然人”就是离群索居的、脱离社会的、像动物一般生活的人,而是一个摆脱了封建束缚、按其天性发展、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个体。另外,如何使得儿童能够按其天性发展呢?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8]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要 “把孩子看做孩子”,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让教育适应于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则。基于这种情况,卢梭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2 2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20 年第 21 卷 万方数据

 4 个阶段:0 ~2 岁的婴儿期、2 ~12 岁的儿童期、12 ~15 岁的少年期、15 ~20 岁的青春期,并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0 ~2 岁的婴儿期。这个阶段的教育主要针对不会说话、没有行动能力的、2 岁以前的婴儿。“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 和 听 别 人 说 话 以 前, 他 就 已 经 受 到 教 育了”[9] ,当婴儿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他就已经同这个世界接轨,受到这个世界的影响。卢梭认为,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他曾明确地表示 “我不愿意要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一无是处的学生”[10] ,因为强健的体魄是幸福生活的来源,是智慧生活的基础。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身体的养护以及锻炼使婴儿解除身体的束缚,获得自然的发展。卢梭不赞同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襁褓束缚,因为他们的任何活动都受到阻碍,浑身都散发着痛苦的求救声;反...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