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邓小平“两制”*关系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关系 两制 邓小平

[摘要]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全球共存不可能于短期内得以解决的现实状况下,科学把握“兩制”关系尤为重要。邓小平“两制”关系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历史替代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信。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即使是在苏东社会主义建设遭遇空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也要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其次是借鉴利用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觉。社会主义中国要振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直面改革开放的挑战,将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以求得自身的发展进步。再次是矛盾斗争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醒。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中国可以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但绝不能搞全盘吸收的自由化,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两制”关系思想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科学把握“两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制”关系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022-06

邓小平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挫折教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系统地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科学蓝图,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了新水平,到了新高度。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球两制”鼎立的格局将长期存在,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正确论断,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科学认识“两制”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竞百舸而争流、历千帆而勇进。

一、历史替代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信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在于,在正确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实质及其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批判和颠覆了资产阶级学者所谓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正义”与合理性。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预测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同时,也存在着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局限。他们低估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过早地宣告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对此,恩格斯晚年在目睹资本主义长期稳定的发展后,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周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仍具有较大扩展空间,对此,每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应清醒保持的认识。他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就如风急浪涌的大海一样,既有高歌猛进的高潮,也有遭受挫折的低谷,总是在蜿蜒小道上坚韧前行。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做到的,是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自信。

邓小平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在苏东社会主义建设遭遇空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无比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建设实践过程中发生过失误,有些方面甚至还很不完善,但社会主义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上仍彰显出比资本主义更为优越的发展势头。邓小平在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建成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孕育、发展、成熟的漫长时期。社会主义在苏东国家虽然出现严重曲折,但人民从中得到了锻炼、吸取了教训、储蓄了力量.将推动社会主义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前进。因此,纵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曲折,也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

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在其制度调节范围内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不仅末日未到,还将在历史河流中存在一段甚至更长的时期。马克思早已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决定了全球“两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存在着、竞争着。共产党人既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更要躬身投入到建立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指出,最具说服力的雄辩,不是空谈美好,最终要落脚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邓小平设想:“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够更好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已经步入新时代,只要全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方向不懈怠,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借鉴利用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觉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为社会现实。但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的沙俄如何挣脱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而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摆在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意识到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弥补本国生产力发展的不足。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若“不利用资本主义的遗产,就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起来”。他将那些认为可以不向资本主义学习同样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天真想法说成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事实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国家要获得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快的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学习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决不能故步自封、思想僵化,孤立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中国难得的、搭乘世界发展便车的机会,强调“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中国要振兴,必须勇于打破闭关自守的牢笼,挣脱思想僵化的锁链,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直面改革开放的挑战,将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以求得自身的发展进步。他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实事求是地辩证对待,吸收、借鉴和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经验和方法,增强自身实力,最终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满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物质优势。在此问题认识上我们曾经出现过偏差,出现对西方资产主义一概拒斥的“左”倾错误。江泽民总结:“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伴随经济全球化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邓小平非常注重借助外资以弥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还非常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注入新的推动力,将我国民族复兴大业推上新水平。在实施改变国运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是否有必要学习和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争论,其实质还是“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姓“资”、姓“社”这一根本问题认识不清造成的。评判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应着重放在是否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的需要等方面。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开创性的事业,就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一往无前。“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列宁也未能冲破计划经济理论的桎梏,实现这一理论飞跃。在论述计划和市场作为体制范畴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制度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时,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论断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才能给经济发展注入鲜活动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

邓小平关于学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方式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思想对当今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社会主义不能为单纯追求其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而人为脱离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更不能标榜自己是与先前人类发展道路截然不同的独特文明,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理论与实践自觉,在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已经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发展新状况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期建成。

三、矛盾斗争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保持自醒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虽然诸多外在表现形式已发生较大改变,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主动在制度内进行自我调整,但其经济制度的基础仍是私有制,没有消除其社会的资本主义属性,阶级性质必然不会改变,仍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必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恩格斯晚年曾经这样概括:“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列宁更是将俄国资产阶级的掠夺和奴役看成是资本主义本性驱使的必然。十月革命后,列宁告诫全党:“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极复杂的任务:在流血的战线上获胜之后,还要在不流血的战线上获得胜利。这场战争更加困难。这条战线是最艰巨的战线。……他们想把和平的经济建设变成对苏维埃政权的和平瓦解。”这是阶级斗争在国际关系上的继续。“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社会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革命性批判的前提下确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当社会主义以一种有别于过去所有出现过的社会形态亮相世界,就一定会引起资产阶级的恐慌,迫使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聚力量进行扼杀。因此,两种制度之间对立和斗争是与生俱来的,是两者最本质的关系。事实得到印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就有欧洲的“神圣同盟”力图驱逐共产主义“幽灵”;巴黎公社革命在坚持72天后最终被国内外的反动力量联合绞杀;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就出现了国内白匪叛乱和14个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力量的干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认识到只凭武力难以征服社会主义制度,利用战争的途径也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开始逐步转变对社会主义的演变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公开战争,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文化转基因的“和平演变”,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模式来悄无声息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制度体系,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苏东剧变的外部推动力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抓住苏联及东歐国家因思想领域的长期僵化带给改革发展的困难,以接近、接触谋求转变,以经济、军事强大硬实力为后盾,以美元援助为手段强化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渗透,最终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吸纳到西方经济、政治体系阵营中去。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可以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求发展,除了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资本、技术和产品,也为西方价值观的输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应对“西化”“分化”的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邓小平指出,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这是最大的风险。他进一步指出,西方国家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就是要社会主义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我们颠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绝对对立的传统观念,但绝不能模糊这两种制度之间的根本界限。“两制”的对立和斗争不会因中国开放融入世界而偃旗息鼓,它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直到“东风压倒西方”,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应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警惕、勇于亮剑。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后,在世纪之交一度盛行的“两制趋同论”就是模糊“两制”根本区别的论调之一,其危害的实质是在模糊界限的基础上最终倒向资本主义。

中国要进行对外开放以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可以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但绝不能搞全盘吸收的自由化,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学习资本主义的目的是最终要超越资本主义,“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在实践中要时刻注意,对资本主义的东西要吸收和批判兼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邓小平一再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同样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走改革开放的新路,在此问题上要保持自省。党的十九大报告也着重强调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时刻注意“两制”关系的对抗性,在此关系层面上保持自醒。

“一球两制”的格局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还要继续作出回答的重大课题。邓小平科学分析“两制”共存的关系为我们新时代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继续保持自信、自觉和自醒,不断开辟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进入新时代,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沿着康庄大道胜利前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