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治党 同向 建党 发力 思想

[摘要]

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苏共亡党提供的深刻教训。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要让思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强大的武器,让制度在从严治党中发挥坚强保障作用,要着重构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7)06-0098-0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都决定了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1]。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基础,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保障,二者刚柔并济,同向发力,共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进程。

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不同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地方在于其“大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来自于其思想武装,来自于思想的力量,这是我们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根本视角。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思想来谈论其成功,就会陷入暴力主义,似乎共产主义的胜利、共产党人的成功夺取政权与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是凭借阶级斗争的暴力,这是根本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其透彻把握了人类历史前进的规律与方向,在此基础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其具有最為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根本上是来自于思想的力量。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历史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背负着二千多年专制历史的沉重包袱,置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因为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武装,才有了中共的诞生,中共是靠思想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艰辛历程,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取得成功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奋斗,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功,创造中国奇迹,靠的是思想的武装与制度的力量结合而产生的组织的力量。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的硬性约束是管党治党的有力保障。

我们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全球视野下讨论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全球关怀与全人类关怀是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毛泽东早在1956年就提出:“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更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2]P241-242毛泽东甚至还说,如果不能超过美国,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毛泽东是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与责任讲这番话的,这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天下情怀,这也是毛泽东的全球视野。通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天下情怀,天下担当,设计中国的每一步发展方案,都以全球背景与全球视野为观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与实践误区:一是在思想建设方面,有过教条主义的错误,也有基于思想不解放而导致的思想僵化。有错误的“思想万能主义”,因而疏于思想成果的制度化。在思想建设与思想教育的入脑入心上存在不足,形式化格式化的东西较多,效果欠佳。“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正是这样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3]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制度万能主义”的认识误区,醉心于建制度立规矩,制度之间互相打架,制度科学性不足,制度操作性不强,导致“僵尸制度”。还有就是制度立意有问题,偏重惩治,轻视教育与引导。制度建立求急求快,程序简化,论证不严。制度一旦建立则万事大吉,而不管是否可以执行,执行力如何。一阵风过去,制度又被束之高阁。三是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互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因为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体制机制,要么就是思想建党着力不够,要么就是制度治党存在短板。要么片面重视思想,要么片面重视制度。或者是思想的成果不能及时制度化,或者就是制度建设不能与思想建设同步。或者局限于思想层面抓思想建设,局限于制度层面抓制度建设,不能认识到在思想与制度以外的制约因素,如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利益机制与评价机制,还有党内民主建设的情况也制约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成效。

二、苏共亡党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方面的深刻教训

苏共亡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大事件,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视角分析苏共亡党的教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从严治党大有裨益。

从制度治党的视角来看:在苏联,党内的制度并没有确立起真正的权威,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留给列宁的时间很短,列宁时期创立并身体力行的党内民主制度没有固化下来。经过斯大林时期肃反扩大化的影响,法制受到极大破坏,党内对于制度的敬畏也很难确立起来,民众也没有确立起法治的理念与意识。赫鲁晓夫想纠正以前的错误,但他急躁冒进,强迫命令变成了最易行的手段,制度有时反而成了障碍。勃涅日列夫时期既没有远见也没有耐心去推进党内的制度建设,腐败盛行是不争的事实。加上苏联共产党对于俄国长期的专制历史留下的沉重包袱没有足够的省思,俄国深厚的专制传统是俄国现代化转型十分艰难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综合起来看,一是党内制度的指导思想有问题,苏共习惯于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制度有明显的临时性,缺乏系统性,权威性自然也不足。苏共迷信权力斗争,制度如何与国法衔接,制度如何实现科学与配套方面着力不多。在此指导思想下,党规的执行力自然有限。二是制度没有确立起足够的权威,稻草人现象与牛栏关猫现象并存。在苏联,党内规章制度形式上很完备,表面上也重视程序性。但制度科学性不足,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缺乏操作性。或者刚性不足,把制度工具化,选择性操作。党章强调民主,但对于党内民主,领导人没有信念,党员没有敬畏。党员权利只是被完备地表述在党章的条文里面,严峻的现实是党员权利从来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没有抓好“关键少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防范特权的制度表面上看似完备,也有庞大人力物力从事党内监督,但党内特权实际上制度化了,腐败最终直接摧毁了这个党。如前后追查了数万人刑事责任的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大案,当最后涉及到权力核心的时候,也不得不无果而终。勃涅日列夫执政后期,其本人及其家人也深陷腐败。领导干部甚至党的最高领导人不能带头执行党规,影响很坏。

苏共亡党,制度问题是表象,深层原因在于思想问题,主要是理想信念丧失,也就是“总开关”有问题。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P539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力量,才有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且在短期内取得巨大成就。但斯大林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就已经开始了,其后的领导人则算不上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苏联的貌似强大也增强了其领导人的盲目自信,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就放松了,反而不断教条化。从苏共20大赫鲁晓夫不能正确评价斯大林开始,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虽然苏共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但是因为指导思想有问题,教育方式生硬,形式主义盛行。根本原因是教育背对实际,与苏联社会现实反差巨大,久而久之,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本来对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定力,一旦面临困局,“来自上层的革命”就成为必然了,“这些偏爱迅速向资本主义转轨的人(例如鲍里斯·叶利钦本人),从来就够不上这一称号,尽管他们中有人担任过多年的共产党高级领导。”[5]P9思想失守、信仰丧失是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苏共的腐败是导致其灭亡的直接力量。

苏共亡党从反面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辅相成的极端重要性。苏共有思想,但思想僵化,思想反过来束缚人。有制度,但制度没有权威,党员对制度没有敬畏,制度也没有执行力。在苏共的党建实践中实际上也存在着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是从根本上制约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的。因为党内民主及其引领的社会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成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结合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本上也是同向的共生关系。

[JP2]苏共亡党,殷鉴不远。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大党老黨,苏共一朝崩溃,再次说明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的真理。当一个老党大党失去精神内核支撑的时候,就会变得外强中干,实际上不堪一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无论在体制、制度上,还是所走的道路和今天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共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中国共产党要砥砺前行,长期保持执政地位,最应当从苏共亡党的历史悲剧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JP]

三、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然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让思想理论成为共产党人最强大的武器。加强党的思想武装,首先是抓思想教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加强党性教育,坚持人民价值取向,不忘初心。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与作风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教育,德规相依方能有所作为。“法律法规再健全,体系再完备,最终还要靠人来执行。党员干部一旦在德上出问题,必然纲纪松驰、法令不行。”[6]加强警示教育,正反结合,不断警醒。其次,党的思想建设要抓住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加强政治建设,才能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理想信念具有基础性,“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坚定理想信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制度治党的前提。理想信念问题不解决,制度终究只是外在的东西,制度治理难以入脑入心,难见实效。合格的党员既要守住纪律底线,还要守住思想道德高线。第三,永远保持思想解放的精神状态,实现思想的不断与时俱进。思想建设的过程,理论武装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实现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解放思想前提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让制度治党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保障。加强制度治党,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制度要持足够的敬畏。选人用人的问题解决好以后,还是制度靠得住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也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对于制度建设要保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扎牢制度的笼子,需要思想先导,需要规范的程序,决非一日之功。制度在执行中还要不断接受检验并不断完善,不断改革,也是持之以恒的功夫。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可以保障江河之水不溃决,但仅靠制度不能保证海晏河清。制度建设要从党的历史中吸取经验,要从苏共亡党中汲取教训,也要持拿来主义的态度,从西方政党建设中借鉴有益经验为我所用。其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权力只能靠权力来约束,权力只能靠制度来制约。权力天生具有滥用的本性与倾向,社会主义的权力与资本主义的权力皆如是。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之中。不能把制度建设看成单纯技术性的工作,制度必有思想内涵。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坚持思想教育先行,增强执行制度自觉性,确保制度治党的有效性。第三,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对制度的严肃性与执行力要有充分的敬畏。“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制度治党,重在执行力。全体党员要确立制度意识,确立党章党规意识。“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8]P413清醒而坚定的党章党规意识,是制度治党之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也是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价值愿景的前提。制度的前提在于可行。制度的执行要坚持思想先行,广泛共识与认同基础上的制度执行是最有成效的执行。制度的合程序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是制度执行力的前提。要如完善国法体系一样完善党的制度体系,甚至要让制度体系比国法体系更完善,党的制度体系完善程度与执行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国法的执行力。制度的根本在于必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规条条平等,才不会成为“稻草人”。党规人人平等,才能避免破窗效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党内起作用。党规的执行力体现执政党治理能力,体现执政党之力量。“要狠抓制度执行,扎牢制度篱笆,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9]P127制度不能包罗一切,在制度的执行中总会遇到超出制度以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具备良好的思想与政治素质,则能够处理任何制度没有包罗的复杂情况。

建立健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决定党的建设的成效,决定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在党的自身建设中,人与体制机制的作用都很重要,但说到底还是人起决定作用,这并不否定体制机制也影响与制约着人的行为。毛泽东明确指出了制度与人的关系,“应当承认社主义制度很年轻因而不完善,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它要人们运用,运用的结果因各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不同而不同。”[10]P42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首先得选对人,把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式与程序选出来,这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十分重要。选正确的人,在好的制度下干正确的好事。建立二者同向发力的体制机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统筹谋划、一并部署、共同落实,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抓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的水平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对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求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其次,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结合点。党要管党,应当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应当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洁党风的“净化器”。党内政治生活既有历时性,也有即时性,是培养和教育党员的一所伟大的学校,党内政治生活最能够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融合在一起,也最应当让二者互相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第三,改革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让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应当进一步完善党建绩效考评机制,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成效一并纳入考核。要想在建设过程中避免单打一,考评体制机制的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一定要发挥考评机制的指挥棒的作用。党建考核既注重思想的制度化,也注重考察制度的思想内涵,还要考察制度的自洽性与可操作性,還要考察制度的执行力。要强化监督,要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1]。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让组织监督鞭长能及;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让下级监督想为能为;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让同级监督能够到位;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让监督成为日常回归本来;创造条件让党外监督愿行可行能行。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执政党需要监督,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让人民监督,中国共产党应当创造一切条件让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了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大国责任,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为了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更高的要求。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互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N].2017-10-28.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Z].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2-11-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0-26.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吴冷西.回忆(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