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 课中

【摘要】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与优势,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立科学的评价观,加强多学科联系与渗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课;学科渗透

未来国与国间的较量,除了经济与科技的较量外,还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素质的较量。江泽民说过:“一个民族的新一代,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立足的前提是要有能够担此重任的青年一代,但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前的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的现状令人堪忧,我国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初中生有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比例占15%左右,高中生占20%左右,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而借助何种途径,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对此有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将心理学的知识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学科教育要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特点,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使学生能积极接受学科教学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中学政治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政治教师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等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校正、心理训练等,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主体自我调节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心理机能,进行愉快地学习,从而达到发展其个性,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的目的[1]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是生物、环境以及教育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霍尔曾说过“一、二个遗传,胜过受一大堆的教育”。的确,在个体的发展中,我们无法忽视生物因素,因为它为个体的发展奠定了生物基础,但它只是必要而非决定条件,它是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要让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以环境与教育为依托,脱离这两者,个体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狼孩、猪孩”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他们”身上具备人类的遗传基因,但脱离人类环境,社会教育的缺失,使得“他们”没有实现人类的社会化,而走向了动物的“社会化”,即便最后回归人类社会,“他们”也很难融入与适应。

今天青年一代所处的社会已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中的任何一个时代,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更新,我们被暴露在各式各样的信息中,人们从对信息的闭锁无知发展到了今天仅仅依赖一个小小的网络就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世界的动向与趋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无可比拟的优越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由于青少年涉世未深,他们很难对这些刺激信息做出准确地鉴别,很容易受一些消极不良因素的感染。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教育专家分析指出:心理上的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而不良社会环境的熏染、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

三、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优势

1、我国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有统计数据表明,按照美国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计算,我国所有师范大学均取一个系来培养本科心理专业的教师,至少要50年时间才能满足对我国对心理教师的需求。此外,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有限,仅靠几个短短的课时,无法非常清晰全面的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能单靠少数的专职教师,所有的教师必须全体参与,通过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各学科的隐性和显性资源,“寓心理于学科,寓学科于心理”。

2、思想政治课的目标、特点使其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佳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一优势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最佳场所,同时它有着充足的课时,以《哲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的内容,灌输正确的社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德行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3、中学生年龄及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中学生处在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生理的变化引起了心理及行为的巨大波动,青少年渴望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希望能够独立、他们思想单纯,敢说敢做,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增强,使得他们对别人的评价、看法十分敏感,但思维的片面性却使得他们容易冲动、偏激;他们热情,注重感情,但情感的波动性极大,激情通常占据主要地位;他们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目标,但缺乏意志力的支撑。未来的世界是年轻人的时代,今天的青少年将是“明天”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措施

1、以教师的良好素质影响学生

教师是“年”为单位,每天都在面对学生,因此老师对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示范作用,学生对教师形成的好感会使得他们爱屋及乌。因此老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学会与学生换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学习有关心理学的知识,能够从心理学的视角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有效的分析、诊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与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形成乐观开朗坚强的性格,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良好的课堂情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上,创设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能使学生减少焦虑紧张、精神放松。轻松的心理状态,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合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善于学。

3、建立科学的评价观

对学生的考查评价不能只依据单一的知识技能标准,要打破仅用分数的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习结果,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

4、教师要在学科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据调查发现,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完整意义上的心理教育观念,使得任课教师把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截然分开,片面的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单纯的归因为学生的品行问题,因为教师持有的这种理念决定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更多的是单一的说教与惩罚。从而使得学生因心理困扰而引起的情绪行为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而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的学科理念决定了他们会采取怎样的教学行动。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政治课老师只有具备了学科渗透的理念,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挖掘与整合素材,在整合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贴切生活,选择身边的人和事,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课堂,最有说服力,最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震撼,最能起到榜样模范作用。

总之,作为政治课老师,我们自身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有意识、有目地的在政治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真正的寓政治教育于心理健康课。

【参考文献】

[1] 刘言.中学政治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

[2]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4] 蒙红城.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0(18).

[5] 徐卫庆.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

【作者简介】

才玛措(1986-)女,藏族,青海乐都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