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静脉局部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静脉 麻醉 局部 手术 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局部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肢体受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处理,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肢体受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用静脉局部麻醉见效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静脉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四肢手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b)-0119-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 in extremity surgery

LIAO Sheng-gen QIAN Jun LI Kun LI Wen-hui PEI Qin ZHANG Xiao-li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People′s Hospital of Xiny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Xinyu 33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 in extremity surger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extremity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Regular anesthesia was provided in control group,while 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 was adopted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anesthesia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ime of anaesthetization and responding time of anesthetic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P<0.05).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aesthetization was 93.3% in observation group,whil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aesthetization was 76.7% i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xtremity injury,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 quickly takes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ravenous regional anesthesia;Nerve block;Extremity surgery;Effect

四肢骨折受伤患者,其创伤部位会感到强烈疼痛。如何为患者缓解伤口疼痛,减少疼痛造成的继发性伤害,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课题之一。麻醉处理,是缓解患者伤口疼痛的主要方法[1-3]。相对传统麻醉而言,静脉局部麻醉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显效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本文观察静脉局部麻醉在肢体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到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肢体受伤患者60例,手腕骨折6例,手臂骨折8例,手掌骨折18例,Colles骨折28例。将60例肢体受伤患者按入院序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47岁,平均为33.4岁,平均体重59.7 kg;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49岁,平均为34.6岁,平均体重60.3 kg。两组患者的体重、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在实施手术之前,给患者注射100 mg的镇静剂苯巴比妥,对患者的心率指数、血压指数进行监控[4-6]。

1.2.1 对照组 采用利多卡因通过神经阻滞方式进行局部麻醉处理。上肢麻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200~300 mg浓度为1%利多卡因注射于患者臂丛处;下肢麻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200~300 mg浓度为1%利多卡因注射于患者硬膜外。麻醉药剂见效后,将单头的止血带安到患者受伤的肢体上。

1.2.2 观察组 为患者受伤的肢体带上双头止血带,在驱血完成后,将200 mm Hg的气体填充到双头止血带中,从患者受伤肢体的静脉处注入利多卡因麻醉剂。上肢麻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200~250 mg浓度为0.5%利多卡因为患者进行注射;下肢麻醉:采用200~250 mg浓度为0.25%利多卡因为患者进行注射。完成注射后,为患者进行消毒[7-9]。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记下患者感到患部疼痛、VAS≥4分的具体时间。放出远端肢体止血带中的气体,将气体充入近端肢体止血带,待受术患者又一次感到患部疼痛时,排出近端肢体止血带内的气体,同时将气体充入远端肢体佩带的止血带中,这样的交换操作需要一直持续到手术完成时为止。在手术结束后,把止血带中的气体排出。麻醉药剂在患者体内的浓度逐渐变淡,记录患者的反映情况。登记手术完成到麻醉结束这段期间,患者感到受术部位疼痛的具体时间及是否出现心脏异常律动、眩晕等情况。

1.3 效果评价标准

使用药物后,按照患者的表情及疼痛感变化来评定麻醉及止痛效果。显效:疼痛感消退且神情舒缓;有效:表情稍显局促,疼痛感显著缓解,且疼痛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效:神情痛苦,疼痛感强烈,疼痛无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的比较

60例患者的骨折手术均在30~90 min结束,麻醉操作用时间为2~10 min,手术完成后,患者均无不适反应及并发症。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的比较(min,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麻醉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麻醉总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当前,疼痛感已经被临床医学领域列为人体的基本体征之一,与血压指数、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并称为五大生命体征。如何帮助患者控制疼痛感,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是当前外科手术专家共同研究的课题[10]。静脉局部麻醉是指通过人体的静脉血管输入镇痛麻醉药物,让药物在人体中流动,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使人体麻醉的效果。临床医学界经过多年验证指出,静脉局部麻醉可直接对人体的肌肉与神经产生作用,使神经的反射功能暂时休止,同时令肌肉迅速进入放松状态,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效果。静脉局部麻醉显效速度快,可以迅速帮助患者控制生命体征,让患者的心跳、血压等指数趋于平稳,让患者可以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在世界临床医学界中,关于静脉局部麻醉的麻醉机制主要存在两种主流观点:Miles教授认为,静脉局部麻醉药物主要是对人体的神经末端产生影响,通过静脉注射方式,使利多卡因或其他麻醉药物直接对神经产生麻醉效果,降低乙酸胆碱的生成速率[11]。Shanx教授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得出,静脉局部麻醉不但会对神经末段产生效果,同时还能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主干部分,从而达到优于常规麻醉的良好效果[12]。为了进一步确认静脉局部麻醉的效果,本院外科医生对这种麻醉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前,护理人员要提前预备好手术器具和药物,然后让患者平躺在手术床上[13-14],同时护士应为患者开通两条静脉输液通道,以便手术中给患者滴注药剂。虽然静脉局部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但由于技术限制,静脉局部麻醉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静脉局部麻醉可能会使患者安置止血带的肢体感到不适或令患者因麻醉剂中毒,甚至患上静脉炎[15-16]。在为患者进行麻醉时,应根据实施手术需要时长来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如果手术在1.5 h内可以完成,医生就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法为患者进行麻醉。为了防止患者因静脉局部麻醉而中毒,医生进行麻醉操作时要控制好麻醉时间和药剂分量;在注射麻醉剂时,应缓慢推动活塞。本研究中60例四肢骨伤患者在接受静脉局部麻醉后均无不良反应,也未出现并发症。

综上所述,静脉局部麻醉不但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确切,还能为患者节约就医费用,优点十分显著,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技术层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开松,徐启勇,戴丽.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5,11(3):311-312.

[2] 张玉然,张玉琴.舒芬太尼预防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103-104.

[3] 任瑞颖,张景萍.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25-126.

[4] 孙志华,刘展梅,郭曲练.纤支镜清醒插管时3种诱导方式对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 20(5):760-762.

[5] 陈辉,许丽双,杨庆.喉上神经阻滞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0):1029-1031.

[6] 林雷,陈春,冯雪刚,等.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用于纤维镜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6):67-69.

[7] 陈炜,孙建良,黄冰,等.纤维支气管镜在脑立体定向手术全麻插管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1):708-710.

[8] 蒋晋安,王武涛,张婷.纤支镜引导经鼻插管麻醉在OSAHS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3,41(3):272-273.

[9] 刘克勤.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困难气道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4):395-397.

[10] 王东昕,金洪永,姜新,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瑞芬太尼用于成人清醒插管的效果[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678-1680.

[11] 何晓帆,张倩,金玄玉.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持续静脉注射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1(7):427-428.

[12] 彭沛华,陈燕,曾毅.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插管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428-2429.

[13] 滕永杰,李军,上官王宁,等.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用于纤维支气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4):36-38.

[14] 李卫,吴瑞智.局部静脉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03,24(1):48-49.

[15] 朱蔚琳,何并文,张学刚,等.不同横突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在肩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 23(7):597-598.

[16] 江莹,孟庆涛,夏中元.肌间沟和腋路臂丛联合神经阻滞术应用于复杂上肢手术50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0, 12(10):1665-1666.

(收稿日期:2014-07-09 本文编辑:李亚聪)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