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顺——读《养生主》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养生

养生不仅可以长寿,而且可以活得健康快乐,所以人人都需要养生。需求是拉动生产的原动力,所以千百年来被名家高士生产出来的养生方法,可以说是恒河沙数,数不胜数。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温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人们的养生欲望更强烈,养生方法也成几何基数增长。人们恐惧地谈论信息爆炸,养生信息爆炸已使养生者无所适从。最近到书店转转,各类保健养生图书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任何东西多了都会成灾,养生方法一多就乱,一乱就出现矛盾。近日读庄子的《养生主》,看来看去,看出一个字: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炼,这个字浓缩了以往所有的养生方法。

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但他本人一生穷困潦倒,仅作过一个时期的蒙城漆园小吏。这并不能抹黑他的哲学的生气和魅力,以及对中国养生哲学的贡献。庄子的哲学著作常以故事、寓言的形式出现,生动活泼,《养生主》讲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但庖丁解牛怎么和养生联系上?又怎么看出一个“顺”字?

顺,是一切事物发展运动的最佳形式。庖丁解牛为什么一把刀使用了19年,还“若新发于硎”,像刚磨过的一样锋利呢?解牛也算重体力活,庖丁为什么还那么“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庄子认为庖丁解牛时能够做到“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把刀插入牛骨节间的空隙处,顺着牛身体的自然构造进行宰割,刀锋不碰到牛的骨头,不但省力,而且刀锋始终锋利如初。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不是这样,像一般莽汉那样使蛮劲硬砍猛劈,一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虽然可以评劳模,但永远不会有这种轻歌曼舞般的效果。大自然经过亿万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处于平衡状态,一切都很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顺,不但和外界顺,自身各系统的运行也顺。但是,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大自然的这种和谐,也破坏了自身的和谐,出现了不顺。养生就是使自己的身心和外界(天)相“顺”,及自己的内部的身和心相“顺”。所以那个百战百败的养生家梁惠王(他活了80多岁)听到这里,赞叹道:“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中国哲学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讲得也是这个意思。性是什么?养生把性和命连在一起,称性命,可见性的重要。人有共性,也有个性,养生既要顺着(率)共性,也要顺着(率)个性,这就是养生之“道”。现代科学研究揭示,性既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又和后天修养有关。先天不足的人不必悲观,只要后天坚持不懈地调养和修炼,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这种变化也是顺势而为,不能硬来。

顺,不但是老百姓的理想,也受到历代帝王枭雄地宠幸。据统计,中国历代以“顺”字为年号的朝廷不下十几个。其中重要的有唐代安史之乱中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自称皇帝,建年号“大顺”,元代最后一个皇帝也称“顺帝”,李自成打进北京也想从此顺,建立大顺政权,等等。虽然都想顺,但都没有顺成,很快成为历史上的“逆”而被推翻。只有清初顺治帝福临算是“顺乎天而应乎人”,顺了275年。为什么那些政权都没有“顺”下去呢?历史学家说,因为他们不了解当时的形势和民情,没有制定出一套“顺乎民意”的方针政策,就是说首先是他们的主观的方针政策和当时的客观的实际情况不顺,所以他们的政权也不会顺。“顺”,不是任何帝王枭雄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玩偶,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庖丁对牛的生理结构非常熟悉,经过多年解牛,在他眼里已经没有一条完整的牛,所以他的刀刃才会在牛骨缝中游刃有余,从不碰到骨头,才会那么顺。

“顺”,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能任意而为。这就是“无为”的含义。任何不顾自己身体情况,任意乱来,破坏身体固有的平衡,就会出现身体的“不顺”。这时就需要中医去“调”顺。

同时,顺也指出人的主观努力方向,并不是消极无为。“顺”是会意字,左边为川,为水;右边为页,页原意为头。下雨时水从头上往下流,就是顺,这是顺的原始内涵。随着人们认识的扩展,顺增加了许多人文色彩,引申意义越来越多。如名不正,言不顺,已经引申为合理。由于人们对它认识地深入,顺的思想应用受到重视。36计中的将计就计就是在军事上的应用。将计就是顺着敌方的计策,就计就是顺弯就势地设计己方的计策,可以减少损失。太极拳里的四两拨千斤,逻辑中的归谬法,讲的都是顺的应用。

因此顺并不是主观消极地顺应客观,而是在对顺的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庖丁在回答梁惠王时说到自己主观努力经过,他说,“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他达到目前这个水准,经过三个阶段:即见牛就是牛(全牛)阶段;见牛不是牛(非全牛)阶段和见牛还是牛(神知全牛)阶段。这符合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这也是学习养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主观努力达到“顺”的三个阶段。只有达到第三个阶段,养生才会进入自由王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曾采访过许多老寿星,他们生活看似随意自由,并没有刻意追求养生。深入采访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他们的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基本相符,也就是说是“顺”的,不拧劲。虽然他们可能是不自觉做到这一点。

庖丁解牛达到这个“神知”境界,经过不懈地努力。道家说“无为者,天道也;有为者,人道也。”天道顺而无为,人道顺而有为,经过19年才达到入神入化的程度。他不仅对牛的生理结构、刀的特点及自己能力有清楚的认识,而且,可以想象也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养生也是如此,首先要认识天道。养生的天道就是你自己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你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还有你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能力。然后,根据养生知识去努力尽人道,顺着“肯綮”,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如果已经“缘督”而为了,还没有长寿,那么,这就是“天道”不可违,自己的认识要顺过来。养生者在临终前表现的那么从容不迫,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编辑/廖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