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领导干部 能力 高校 时代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高校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责无旁贷。大数据时代要求领导干部养成新的工作素养,具备新的实践方式,掌握新的研究范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然而,在新的时空境遇下,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意识形态甄别能力不强、意识形态导向能力不足、意识形态把控能力不够等。对此,文章认为应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科学研究等途径,着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甄别能力、意识形态导向能力、意识形态把控能力,使其具备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切实担负起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7)04-0131-07

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105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明确要求党委书记、校长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要求高校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成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识形态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对高校各级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高校领导干部)是在高校中承担计划组织、指挥、管理和协调等领导职能的人,在高校组织结构中居于领导和核心位置。做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当前高校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具备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当前新形势对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有关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成果中,大多数涉及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研究成果较少。为此,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强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日趋复杂,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

(一)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基本要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数据爆发式增长,人们生活在大数据的环境中,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信息爆发式增长、数据信息多渠道流通、数据信息持续累积等特征,带来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等新的变革,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工作,是指政党通过自己意识形态的构建、传播和在实践中的实现来贯彻自己的目标与宗旨的一切活动”[3]。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是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领导干部在高校中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传播和在实践中的实现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宗旨的一切活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显然,这一工作能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即指高校领导干部针对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

(二)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对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方式更隐蔽。大数据环境为各种信息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跨越疆界的平台,“西化”“分化”势力加紧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渗透。例如,有的“国际组织”“民间团体”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利用网络论坛宣扬人类“普世价值”,持双重标准对别国政治体制、价值信仰妄加批判。二是意识形态在高校争夺的场域更集中,网络已然成为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全部网址中78%为英文网址,70%的网址都出身于美国”[4]62。可见,各种敌对势力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势差加紧了意识形态的渗透。三是意识形态在高校争夺的对象更明确。大学生和高校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跃,网络化依赖程度高,实践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成为敌对势力争夺的主要对象。正因为此,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5]104。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高校领导干部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领路人,肩负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的双重职责,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认清高校的历史使命,始终把握住“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的复杂形势,捍卫主流意识形态,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三)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存在的不足

同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相比,当前,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形态甄别能力不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西方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得以涌入国内。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剧了这些思想文化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分化。西方敌对势力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其目的是争夺中国的青年和下一代,以实现他们所谓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目标。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高校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好莱坞文化等流行文化渗透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学术交流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等。如何甄别隐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丑恶嘴脸”,是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短板。尤其是由敌对勢力主导的各类慕课平台,对中国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的甄别能力构成了极大挑战。大学生在慕课平台上潜移默化地接受西方价值观念,而高校领导干部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复杂形势缺乏足够的警惕,甄别能力不强,导致各种敌对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大数据环境,悄无声息地渗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颠覆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