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结构调整的内容\战略取向及其举措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结构调整 取向 举措 战略 内容

摘要:“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国内外市场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唯一选择。彻底厘清结构调整的内容、战略取向,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结构调整措施,加快结构调整,占领产业高端,实现优化升级,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结构调整 战略取向 新兴产业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这也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取向和重要遵循。坚持这样的发展取向,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保持竞争力和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四个注重”重要要求,结构调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现阶段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

首先,现阶段的结构调整带有全局性。经济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功能、地位和性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世纪后半叶,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此也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剧烈调整与变化。曾经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象征的钢铁、汽车、纺织、橡胶、造船等产业,在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和“新经济”的推动之下,经常被视为是传统产业。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且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会极大地推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由此可见,产业的升级和良性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现阶段的结构调整带有战略性。从地区结构上看,进入“十二五”时期,区域间非均衡的发展将让步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从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到追求东、中、西部的共同发展成为新的趋势,这一点从国家设立的遍布东、中、西部的10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布局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抢占新世纪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大举措。近几年来,天津市提出“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用较短时间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初步奠定了现代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雄厚基础。上海则在浦东开发过程中处理好浦东增量调整和上海结构调整的关系,使浦东成为上海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而上海的产业调整又成为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重要依托。

第三,现阶段的结构调整带有导向性。要针对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工业结构偏重、服务业比重偏低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动员、引导全社会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特别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依托,以政策为保障,以人才为支撑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格局。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察,则需引导企业从原先所擅长的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非价格竞争因素为主,并学会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现阶段的结构调整带有紧迫性。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趋缓,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不断加大,全球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我国将处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期,人口红利效应递减,劳动力成本明显处在上升期,消费结构也在显著变化之中。同时,现代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正衍生出一系列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也对信息产业形成极大的依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更加紧密,并以服务为中心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后工业化的这一重要特征,反衬出我们这方面的不足,使得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紧迫。

第五,现阶段的结构调整带有动态性。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结构调整是动态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做出调整,才不致被时代所抛弃。在这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前者如我国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中所表现出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后者则有一些矿产、资源枯竭型的地区以及处于美国“锈带”地区的城市。总之,只有与时俱进地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勃勃生机。

二、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所谓结构,就是各要素在某一事物内部相互结合的有规则的组织体系。按照这一定义,经济结构就是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要素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经济结构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一旦确定,其经济结构就应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不能与之背道而驰。特别是主要的支柱产业更应与战略目标相一致,而且在支柱产业本身及其与其它产业的关系上必须是结构合理和对整体经济结构具有导向作用的。如果是将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那么就要在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旅游和外贸等产业上具有较强的吸引、集聚能力和幅射、扩散能力。合理的经济结构可以让人流、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更加顺畅,从而构成一个循环运动、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整体,各种要素的能量得以充分地释放。

人们一般将结构问题划分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基础结构、科技结构、劳动力结构、地区结构、组织管理结构等。还有出于不同角度而将产业结构进一步细化为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基础产业与非基础产业结构,新兴产业、相对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主导产业与辅助性产业等。还有的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划分。方法不同,但都是力求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审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

所有制结构主要考察的是经济中的所有制构成情况、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等。由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这个客观规律的作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而非简单地维持或巩固某种所有制关系和格局。它的调整就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和有利于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产业结构是生产力结构中最为

重要的部分,它体现的是各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依照一定的分工形式所形成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一个城市的功能、地位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产业结构如何。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支付条件下,居民为满足生活消费需求而从市场获取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在近几年内需不旺的情况下,研究消费结构并据此有针对性地调整供给结构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基础结构是指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条件、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宽带网络以及防灾能力等。它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保障,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五通一平”到“九通一平”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是一例。

科技结构对于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内生性经济增长的原理来说,科技结构决定着未来的发展潜力和产业结构能否实现高级化目标,也就对能否成功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构成科技结构的几个因素看,都既对企业、又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

劳动力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分布比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特别是在面临“刘易斯拐点”的情况下,掌握着较高知识、技能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受此影响,投资结构上也由过去单一的注重对物的投入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即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对于高级人才而言,则可以自然地成为吸引资金和项目的焦点,其所在的单位或部门也会较快地发展。

组织管理结构是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等级管理格局或层级结构,管理职能由上而下逐级传导,成为有机的整体。管理一般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在管理组织结构上则有直线型、职能型、混合型和矩阵型等。

除上述外,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还使得区域布局结构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显现出来。从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城市设立开发区,从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到全国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通过区域布局由非均衡发展走向统筹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和成功经验。

三、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

首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胡总书记“四个着力”、“四个注重”重要要求的关键举措。在世界产业格局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与变化之际,发挥天津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国防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能确保天津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如技术风险、相关体制创新、产业化应用等问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是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年来积极的、较大幅度的整合、重组,目前一些传统产业在我市工业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如手表、自行车、工业用缝纫机、修造船、钢铁、电子等行业,在工业总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技术装备落后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后劲。要切实把改造、提高传统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这种改造和提升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低碳城市建设为目标,以节能降耗、节能环保、效益显著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坚决淘汰技术落后和超过市场容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坚决关停技术水平低、耗能高、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要通过政策导向,提高新建项目的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提高技术起点,降低资源消耗,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

第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微笑指数”表明,在整个价值链中,前期的研究、设计、开发、品牌创造,以及后期的营销、供应链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咨询等环节都是附加价值高、盈利能力强的产业,而这些服务业的价值只有在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则肩负着构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的职责。在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巨大、“人口红利”效应递减的情况下,要保持发展的后劲,就必须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技术的开发、生产、商业化和产业化下功夫。要切实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后发优势。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抓紧完善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进步体系和创新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和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和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平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机制。要重视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壮大企业研发团队。目前我国每万名就业者中科技人员为18.2人,同期日本为110.3人。美国96.4人,俄罗斯64.5人。只有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格局,才能彻底摆脱经济发展中的“高碳锁定”困局,走上绿色、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人均GDP水平逐年提高。这个阶段服务业的发展进入加速期,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对于以建设成为经济中心为目标的城市来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城市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也将决定城市中心地位的高低。从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服务业发展的转折点一般是在人均GDP 4,000美元——8,000美元之间,而其加速的区间一般在5,000美元左右。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的程度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是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服务业发展缓慢、与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

形成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仍把眼光主要放在传统服务业领域,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企业通过外包方式形成大量专业生产性服务部门的步伐较慢,也就难以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服务业组织结构和相关人才。在企业改革和重组的过程中,通过行政手段做大企业规模的做法,也与国际通行的跨国业务外包模式相悖。在企业经营模式上应顺应潮流,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形成社会化的生产经营网络。要大力发展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服务、移动通信信息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和改造金融、电信、商业、中介、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融入更多的现代化手段。

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围绕天津现代制造业集群,通过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研发服务、建设专业园区、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信息咨询、技术咨询、管理服务、工程设计、公共关系、人才市场等途径,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和产业链,并通过“外溢效应”为环渤海地区提供服务。要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人才。在经典的经济理论中,生产要素只包含普通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而在舒尔茨和贝克尔之后,人力资本成为新的、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在以消费的主观性、即时性和不可储存性为特征的服务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要在大、中专学校中开设更加贴近服务业的课程,同时加大对服务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尽快提高服务水平。

第五,统筹区域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一个紧迫课题。近年来,地区间、不同城市群间的发展差距呈逐步扩大态势,而且当前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发展政策与规章不健全,尚不能适应统筹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独有的城乡行政性分隔体制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工业化进程、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较快;与此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消费能力不足。而从大城市群来看,由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间的同构化竞争远远大于互补,各自要为完成各自的经济发展和税收指标而努力,统筹协调发展还较难实现。因此,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格局,借国家在东、中、西部设立十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努力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四、推进结构调整的举措

1 扩内需,促消费。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要尽快摆脱对投资和外需的过度依赖,让内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投资率持续上升,而同期的消费率持续下降:1978年消费率为62.1%,1990年62.5%,2000年为62.3,2005年51.8%,2000年48.7%。我国的消费率低于各国平均水平下限约20个百分点,比最低水平国家还低10个百分点。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分别达到86%、74.4%和78.9%。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71.1%,中低收入国家为72.8%。过低的消费率,将无法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过多地依赖投资的增长,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国内消费的增长率、居民消费率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导向作用。

2 提收入,促公平。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国际上看,转型国家在发展中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与人民收入同时快速增长的过程。以俄罗斯为例,其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同期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因素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200%。八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外,俄罗斯制定的补贴、救济项目有几百项之多。上世纪60年代处于经济起飞期的日本,实行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1967年就提前完成翻番目标,开始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既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更有利于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还要正视分配不公的问题,加大反垄断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增加公共服务,有效应对通胀,改善经济预期,增加消费信心。

3 深加工,促增值。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人口红利”的模式,已成为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要大力倡导通过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企业更多地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通过科技进步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特别要鼓励那些将先进技术和企业现有优势结合起来的项目,“铺天盖地”地发展中小型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和用先进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相结合,形成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主体和一批“顶天立地”的新型企业。

4 优环境,促非公。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要为楼宇经济、文化动漫、体育产业等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消除门槛障碍。要针对非公企业行业准入面临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坚持公平普惠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决打破行业“隐型垄断”。按照公开、平等、规范的原则修订行业准入制度,建立登记备案制度,扩大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等新兴领域。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服务业企业应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允许民间资本参股经营。要在竞争性的公共服务业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国有资本要有序退出,鼓励社会资本广泛进入。

5 转职能,促发展。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着较为直接、甚至是十分关键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和个人越来越成为经济活动中独立的主体,政府职能则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包括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创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提高政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具备现代化政务管理能力;大力推进社会公正,增进社会福利;加强法制化政府建设,强化对市场秩序的监管,等等。从具体管企业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之后,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平竞争方面的任务更重了,可做的事情也更多了。哪个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到位,哪个地方的发展环境就会更加理想,这已为各地发展的实践所反复证实。

责任编辑:姚开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