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非文本资料解读能力的训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解读 文本 培养 训练

摘要:非文本资料的解读已经成为学科交叉的一种研究手段,成为了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要进行非文本资料的收集就应该切合实际选择选题,让学生自主收集,而且在非文本资料的解读训练当中,老师要注意把非文本资料与其周围的环境、民俗或历史源流联系起来解读,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目的,也实现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非文本资料;解读;创新能力;培养;历史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5—0211—0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项内容,即四个“L”:Learning to know(学会认知) 、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合作) 、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实际上这四项内容也就是说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有一句格言:“我听过,我忘记;我看过,我记得;我做过,我学会(I hear,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参与课程研究,这样就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史学研究离不开历史文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文字资料相当较少甚至缺失,单纯靠文献史料进行研究是困难重重,为此,就要具备大历史的观念,借鉴民族学、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我们常说的“田野调查”方式所获得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一些非文本资料,成为了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以解决在民族地区文献不足之遗憾。可惜目前在历史专业的本科教学过程当中,对此问题的关注仍很少,为此,笔者就自己所承担的《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的教学体会来谈谈非文本资料的解读训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非文本资料解读能力的必要性

对于非文本资料而言,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相对于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所依据的文献材料来说,在文献材料之外的那些口碑材料或是回忆材料甚至民间的各种实物资料,都能成为我们开展研究的材料。所以,文本之外的研究都可称为非文本研究,相应地,有关文本以外的资料解读都可称之为非文本解读。

作为历史本科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国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从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学问。它以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为各种文化学术活动提供丰富而信实的资料,在搜集、鉴别史料方面,为史学研究建立坚实可靠的资料基础。所以,我们要在历史文献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当中,把课程的内容进行拓展,突破原来的历史文献识读的界限,用大历史的视野进行文献识读,并且走进社会的深处,扩展课程资源。这也就是说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均可纳入历史文献学研究的范畴。同时,加强对非文本资料解读能力的训练,以便改变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方式,提高专业能力。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历史文献缺失的情况,我们不能局限于文献的解读,还应该把视野扩展到社会调查所获得的非文本资料的解读上。

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注意把民族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当中,为适应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现实需求,把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在文献识读方面的不同方法与手段融会贯通,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内利用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文本文献,在课堂外利用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解读非文本资料的能力,两者相结合,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非文本资料的收集

开展社会调查,通过让学生把文献记载与社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相互印证,从中体会并掌握“二重证据法”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这将极大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笔者在所任教的大学里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训练,主要方法是把学生分成小组,事先准备一些研究性主题,并结合学生小组的兴趣爱好,由各小组自选进行分组,带着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待其完成社会调查后,把所收集到的文献材料与非文本资料结合起来,撰写成调查报告,并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在学生做完汇报后,进行点评。在此,对于非文本资料的收集方法,笔者不过多铺开,而是针对如何选择调查选题谈一些体会。

社会调查的选题需要精心选择。在课程教学时间和调查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在学校所在的城区作为调查地点。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接受了较多的史学专业课程训练,如《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民族史志》、《中国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独立开展社会调查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为此,我们注意与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结合起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作为调查主题。

比如,我们所在的学校地处南宁西郊,许多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仍保存着较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西乡塘区的陈东、陈西村就保存着大量的清代青砖民居建筑,还有独特的地方民间戏种——傩戏。为此,我们选择了以南宁市西乡塘区陈东、陈西村、下楞村、扬美村、可利村林屋坡作为调查点,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调查是以族谱、民间信仰、节庆为重点对象,让学生学会从所获得的文献材料与非文本资料当中去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去了解自宋代以来北方移民在南宁的生存繁衍状况。

又如,南宁市良庆区瓦缸窑村则是一个清代由广东移民建立的村子,该村中秋节的香火龙舞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盛行。“香火龙舞”自清代从广东佛山的制陶古镇石湾镇传入良庆镇缸瓦窑村。相传500年前,良庆镇缸瓦窑村制陶业很兴旺,陶瓷产品很畅销,点火烧窑是最令人振奋和值得庆祝的事情,于是村民们模仿一排排瓷窑点火时的壮观景象,用竹蔑、树丫编扎成龙的骨架,缠上仙人掌、老虎檬,龙头龙身插满点燃的线香,称之为装龙。龙装成之后,全身火星点点,十分醒目。另用一个大柚子插满点燃的线香在前面逗引龙头,香火龙头跟着龙珠,穿街过巷,踩着鼓点,左右腾挪、上下翻飞,在夜空中划出光影。如今,香火龙舞已被南宁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此,我们也特地把瓦缸窑村列为调查地点,试图从中获得古代移民史的材料。

另外,随着这些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活动重新兴盛起来。比如南宁市宾阳县昆仑关关帝庙会、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庙会、南宁市宾阳县芦圩炮龙节等等成为了南宁的文化名片。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庙会活动实际上反映了汉文化南传过程中与壮文化实现了交融的事实。为此,我们也把它们列为调查对象,让学生从中获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性认识,并增加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

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同学们都明确增强了对非文本资料收集和解读的能力,初步学会了把访谈所获得的非文本资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收效显著。

三、非文本资料的解读能力训练

对于非文本资料的解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把非文本资料与其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解读。只有将这些资料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其信息才能有效捕捉。比如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所祭祀的神灵当中,只有三界公冯克利、龙母娘娘为两广本地神灵,其它的如北方道教的真武大帝、伏波将军马援、海神妈祖娘娘都是外来神灵。为什么东南沿海的妈祖娘娘会安家于此地?学生在求解过程当中发现,这与清朝雍正九年蒲庙开圩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蒲庙地处邕江畔,商业发达,吸引了大量南来北往的商人,特别是广东商人更是云集此地,因此把他们所信奉的妈祖娘娘信仰也带到蒲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二日定为开圩纪念日。五圣宫正门前的对联:“联赫濯之声灵,陟降共随天左右;萃神通于简阅,帡幪亘萌粤东西。” ①这些在地方志当中所缺失的文字材料都有力证明了天后宫与广东商帮的天然联系。

其次,要把非文本资料与民俗或历史源流联系起来解读。民俗或历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读懂其真实寓意,既可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比如昆仑关位于南宁市北约50公里处的昆仑山上,据史载,古关建于汉代,顶峰海拔306米,四周群山环拱,层峦叠嶂,关口正卡在原南宁至柳州的南北通道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役,其中以北宋狄青“上元三鼓夺昆仑”打败侬智高之役和1939年的昆仑关战役最为有名。据史书记载,宋皇祐元年,侬智高起义,朝廷派大将狄青率兵南下,宋皇祐五年(1053年)元宵节与侬智高在昆仑关一带血战,狄青趁侬智高部下将士畅饮放松警惕,连夜挥军突袭,夺取昆仑关,打败侬智高,收复邕州。战后,昆仑关楼上设立一个庙宇,供奉着狄青、孙沔、余靖,纪念狄青平南功绩。到了清代,改奉关羽神像,弘扬忠义诚信。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昆仑关的关公磨刀节,关前自发聚集数千百姓前来祭拜关云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果我们再把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关发生的昆仑关战役相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民众是借关公祭礼来表达对英雄的景仰与缅怀。

总之,在课程教学当中,除了传统的文本资料研读外,我们还应该拓展文献来源,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收集各种非文本资料,以补充史料之不足,并且不断训练,提高解读能力,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注释:

①笔者2007年7月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五圣宫调查所抄。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及教学思考[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2).

[2]王少久.论历史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

[3]吴善亮.研究小课题,走进大社会[J].地理教育,2004,(1).

[4]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J].学术界,2000,(4).(责任编辑/ 王建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