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6篇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6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6篇

篇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也是学界公认的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述,我们可以领会到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理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而编造出来的幻想,是掩蔽显示关系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从批判鲍威尔、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教育来代替革命实践的幻想出发,由此批判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整个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包括:一:社会存在是一切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基础和来源。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史,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变革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过程的反映.也是完全独立的。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中。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一定的意识形态一定与当时的工业关系和交往关系有必然的联系.思辨的唯心主义者热衷于脱离现实生活来讨论精神或宗教自身的发展.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四:意识形态具有滞后性。它落后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应。五: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总是歪曲人类史。我们需要真正的认识历史,就需要看到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即社会存在。所以我们必须确立历史辩证法的观念。六:意识形态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终结。而破解这种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处理是革命实践。无产阶级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只有革命实践活动才能摧毁意识形态的基础,并且扬弃意识形态的本身。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理论批判是重要的,这种批判必须立足于现实。因此,无产阶级是一种阶级意识,即共产主义意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是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刻性的

 变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无疑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出发点的。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发现,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类社会以及历史做出科学合理地说明,他在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了某种“哥白尼式的转折”,从而为我们认识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的实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两次转变。这种转变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哲学领域革命变革实现的过程。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这个过程转变完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的第二部合作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主要以论战形式出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并且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意识形态在当时社会现状主要用来表达被颠倒了的虚假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思辨哲学神秘化,揭示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颠倒性,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其中《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曾经指出能够根据许多特征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同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全部著作相区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很多观点是第一次被确立或论述。比如说第一次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并产生了社会结构学说,揭示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特点。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并且完成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承认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德意志意识形态》最根本的特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讲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后指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要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把国家问题还原为市民社会,完成对市民社会的革命批判,否则将会被经济

 唯物主义吞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科学解剖的突破。《德意志意识形态》让人们了解社会全部结构和历史过程,详细讲解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部观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分析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关系的揭示也是第一次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论证。总体上说,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形成, 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本特质已经具备, 这是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篇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姓名朱松华

 院系经济学院

 学号00925064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认为在最初的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在原初的家庭和部落中每个成员都分担着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每个人都是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和集体的生存和发展的。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熟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成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单一的个人再也无法承担多重的生产生活职能迫使个人必须承担某一具体的劳动分工。这一方面利于个人的专长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利于集体总效益的增长。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识到了劳动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提及劳动分工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时马克思却论证到劳动分工使个人成为了劳动的奴隶、成了被异化的工具。马克思的大致解释是这样的在正常状态下在个人与劳动之间个人是主体、劳动是客体客体的劳动应该只是主体的个人获得一定物质资料的手段。在个人和劳动之间劳动应该为个人所驾驭个人应该自由的支配劳动。但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状态下的劳动与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即在真实的生活实景中个人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个人必须迫使自己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从事大量的劳动。而在很多情形下即使个人付出了极大地辛劳却仍然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劳动成为了支配个人的强大动力个人沦为了社会生产系统中物化的一生产工具。本应为人支配、为人服务的劳动此时却支配着人、让人成为了它的奴隶。

 由上述内容可知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的奴役使人成为了异化的工具。对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 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劳动分工促使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工业的逐渐分离这极大地利于货物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推促着生产力迅猛的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生产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却并未改变。所以在劳动分工促进生产迅猛发展的形态下只有少部分的生产资料私有者才真正享受到了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巨大实惠最明显的莫过于他们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长。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满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恰是无产者的这部分劳动力成为了资本家一切利润的来源。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

 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这种劳资关系促成了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链条中被异化的生产工具。归结起来就是劳动分工促成的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推促着绝大多数的无产者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被异化的工具。而在这之间蕴含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个矛盾的激化将会造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劳动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随之呈现。

 从马克思的劳动观理解其劳动分工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一些根本看法是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一观点的关键。为此以下笔者归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两点看法并试图从这两点看法中理解劳动分工使人异化这个观点。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的人指个人只把劳动当做生活的一小部分个人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身的其他特性、例如高尚的精神追求等。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带着这种观点马克思把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一段时间内的创造出的价值用于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一段时间内创造出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剩余价值本应为劳动者所合法拥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却被资本家通过虚假的雇佣关系而无偿占有。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不变成本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家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对可变成本的利用。所以按照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本应归劳动者所有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窃取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而资本家出于他们唯利是图的本性他们极力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劳动者成为了被异化的工具。

 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而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上述关于劳动的两点看法其实也是存在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并由此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使人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将消灭劳动分工等观点进行再思考。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

 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

 正如丹尼尔·贝尔在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 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对立说歪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景。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笔者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篇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体会: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最新)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带着培养哲学思维,提升哲学素养的目的,我通读了这部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点首先是要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这里,唯物史观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

 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可见,历史是人的历史,考察历史必须先考察人,而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为起点,确立这样的基础与前提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物质资

 料的生产)的出发点。他们指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与原来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要。人类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物质需

 要和交往需要与生命的生产交织在一起。人类为了生存,“能够生活”,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一“第一个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人们产生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生命的生产可以说内涵了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再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产生的。这也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具有精神属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们的任何思想意识现象不可能是凭空从人脑中就能够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思想意识,它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罢了。“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己需要的意识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可感知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之为“纯粹的畜群意识”或者“绵羊意识”。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就必然同时伴随着精神意识现象。

 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伴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始终。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作为前提或起点。

篇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论人与社会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转载)

 2011 年11 月 04 日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论人与社会的本质http://wenku.baidu.com/view/64ce98d149649b6648d747 49.html?from=related&amp;hasrec=1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 1845-1846 年间。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该书虽然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获益匪浅感受到了它重要的启迪意义。

 分析书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对于其历史出发点的看法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的指出了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的观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

 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理解了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引起了我对人的本质的一些思考首先“感性的活动”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得以存在的方式马克思首先注意到人的第一个存在对象是自然因此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同样自然只是在以人为存在对象时它才从它的最高产物因而也是最新对象那里获得了“人的自然”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互为对象性而人与自然同一性的生动不已的关系却在于主体的人的对象化和客体的自然的“人化”。所以没有主体的人的对象活动没有自然界的“人化”或

 者说没有“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没有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自己的存在。同时马克思注意到人的这种“生产生活”是在“需要”和“满足”这一链条、开放、互生的关系中持续不断地展开的。这一展开一方面使作为人的存在的对象的自然日益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也使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日益成为“人的自然存在物”的人。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这种生产实践的不断展开是人类整个历史持续不断的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必须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一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又由这种满足和生产活动引发新的需要。“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就是这样以自然为对象存在在“感性的活动”作用下循着“需要”与“满足”关系的不断运动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只不过是人的“感性的活动”在时间中的一种展开。

 第二“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全部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结构是人的现实的生存境遇或人的生命活动的现实。《形态》中马克思这样概括自己的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我们认为马克思对自己历史观的这一概括最明白不过地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整体揭示以及对这一整体境遇中人的各种生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描述。马克思还进一步地指证了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1)意识形态是世俗基础本身分裂的结果。(2)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意识形态具有思辨目的论和抽象普遍的形式。(4)意识形态总是歪曲颠倒现实的关系。正是意识形态的这些特点它实际地透露了现实世界中人的不同生存状态。所以马克思又指出对意识形态必须进行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从理论上说不揭示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秘密就不能去除意识形态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境况的歪曲和对自身的掩蔽。从实践方面说既然意识形态是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分裂是从内部对立的人的生存状态中产生的那么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意味着实际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意味着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对立而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其目标指向的是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

 最后“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是人倾向于未来的最佳生存状态。《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这样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人的生活进展“异化”现象终究会得到“扬弃”而“偶然的个人”和“虚幻的集体”也将最终为“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所替代。这是“感性活动”的主体的价值取向也是历史运动本身的逻辑必然。共产主义就是对这种价值的认定和逻辑必然的揭示其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在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关系中可能得到的解放。通过对《形态》整个思想的阐释我们看到当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并循着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时当马克思把“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作为“人类解放”的一种终极可能和最佳生存样态时当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全新世界和关系的获得不是一个理论或伦理问题它的现实性在于处在非人的生存境遇的人对既在世界和关系的实践地扬弃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实际地道出了人的存在的秘密。无怪乎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这样评价道“人们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对待共产主义的学说及其论据但从存在的历史的意义看来确定不疑的是一种对有世界意义的东西的基本体验在共产主义中自行道出来了。”海德格尔的这一评价无疑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马克思作为一位当代哲学家他对人的存在的澄明是在新的存在论哲学基地上通过去除理性形而上学洞穿意识形态的虚幻着意于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返回“存在本身”而通达“存在之真理”的。因而任何站在近代哲学视域中去读解马克思都只可能造成对马克思学说真实意义的“遗忘”。

 理解了上述问题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应当是人但这种人不是任意想象的、抽象化的人而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特别指明了“现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人。联系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若从“现实的人”出发就会把今天的十几亿中国人正在想什么、正在干什么、正在追求什么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就会真正懂得江泽民同志反复强

 调的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必须“了解国情、分析国情、把握国情”的深刻道理所在。

 其次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头足倒置用范畴和意识来演绎现实人的存在和生活。实际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新生活的创造者总是不断地把生活实践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新的生活实践会不顾原来的思想意识而按照自身的逻辑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突破原有的观念依据社会生活的新经验不断地发展理论...

篇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有感 ----理论的力量 选择这本书, 是因为对德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一开始, 吸引人的, 应该是德国人那紧绷着, 严谨的不透风的性格。

 但是众所周知, 德国自从二战之前, 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 而二战之后,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 却在短极短时间里迅速崛起, 我想, 这与德国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

 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 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 人就在思考, 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

 书中指出, 人类历史是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但是, 有生命个人的存在和这种存在能持续下去, 始终是以为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为基础的。

 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

 恩、 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 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 哲学、 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

 动力。

 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 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 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著作中, 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 后来由于天赋( 例如体力)、 需要、 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

 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 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

 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 生产力、 社会状况和意识), 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 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 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 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 因而产生了所有制。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

 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 也就是说,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压迫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 而是某种异己的、 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

 并且,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

 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 哲学、 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

 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 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

 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因此, 道德、 宗教、 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 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

 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 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 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但是, 马克思与恩格斯却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没有他们, 就没有现在的中国。

 因此, 这其中的很多理论, 值得处于现在这种状况的中国存在重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学习这些知识, 不是只是无聊来打发时间, 而希望我们可以学以致用, 中国还在长大, 而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 应该担负起责任, 引领着祖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由此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经济开始腾飞。

 然而, 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一系列日 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民主法制的不健全...其中, 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无疑是最令国人担忧的问题。

 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

 因此,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 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

 相反, 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 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当然, 这种差距不能过大, 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 , 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 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 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 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篇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读后感

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最终版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有感

  学 院:

 学 号:

 071001639 姓 名: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有感

  管理学院 郑永强 071001639

  【内容提要】

 :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 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 写于 1845 年秋至 1846 年 5 月左右。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 马克思自己在1859 年发表的《&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 中作过概括的说明:

 “当 1845 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

 )

 也住在布鲁塞尔时, 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 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 因此,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 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 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

 :

 劳动分工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 的初步印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 恩格斯作于 1845-1846 年。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为《形态》 )

 是马、 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

 在这部巨著中,马、 恩对费尔巴哈、 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 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 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第一章“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中, 在论述第一个问题, 即“A, 一般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 的经典表述。

 二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 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

 在这里, 马克思、 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 生产关系(交往形式)

 、 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市民社会)

 及社会革命、 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分析《形态》 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 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 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

 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 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说, 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 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 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 其原因, 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

 由此, 马、 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

 第二,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 社会现象是复杂的,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 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 决定了 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 决定了 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 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作为一种历史观, 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这一内容, 马、 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

 马、 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 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 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 这不仅说明了 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 而且还揭示了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 发展的动力。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是划

 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

 在上述表述中, 马、 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 哲学、 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 恩还明确指出, 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 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 马、 恩向我们指出了 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 发展的动力, 不能从范畴、 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 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 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 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 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 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 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

 这里,马、 恩科学地解决了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在上述表述中,马、 恩明确指出, 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 而这一切, 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

 同时, 马、 恩还指出, 生产方式规定了 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 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 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 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 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 , 即生产方式。

 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 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 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 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 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

 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 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 才有自身的发展。

 马、 恩明确指出, 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 的现实基础, 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 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 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作为唯物史观, 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 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

 在这里, 马、 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

 因此, 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

 另一方面, 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 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 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 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 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 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很显然,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 之个人阐述

  在阅读过之后, 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部著作的含义, 于是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

 在对比阅读了之后, 我有了 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对这部著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 分工、 市民社会、 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有些观点对于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 在此我主要说一下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 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 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 这是我们从上中学起就学习过的。

 而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的。

 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 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 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 这样做就更容易了 。

 因此, 按照我们的观点,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

 所以说, 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

 所以, 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要使其社会制度等等符合当时的国家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 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 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

 四 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 资本家剥削的工具, 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

 他们就是被异化了 的工具, 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

 承认这个事实, 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 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 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

 例如, 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 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 在现代社会中, 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

 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 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

 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 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 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 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 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

 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 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

 正如丹尼尔· 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一书中论述的这样, 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 在现代社会中, 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 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由此也就可知, 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 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 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

 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 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 全能化的个

 人倾向弱些; 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 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

 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 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 政治体制、 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 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 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

 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 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

 由此, 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 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 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 他们的确成为了 异化的工具。

 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 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 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

 事实上也证明了,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 、 有了 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 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

 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 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 绝对化了 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 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2 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

 为了 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不妨假设...

相关文章:

Top